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源于人口流动的流动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根据近期在厦门市举行的全国流动儿童教育与健康状况抽样调查资料,从就学结构、教育费用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描述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借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成绩和教育费用负担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改善流动儿童教育环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邓竟红 《世纪桥》2011,(21):119-120
由于边缘化的社会地位、频繁的地域流动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就读城市小学农民工子女产生了焦虑、孤僻、敏感、封闭等不良心理反应以及厌学、逃学等越轨行为,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他们必须加强心理疏导、关爱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平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3.
孟令熙  肖强 《世纪桥》2007,(1):121-121,124
社区援助是大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经受锻炼、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跨世纪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流动儿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社区援助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在分析流动儿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援助流动儿童的可行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学校适应状况问卷》对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等5个区县的3500名8岁至14岁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考察流动儿童对学校的态度、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业适应和常规适应这五个方面的表现来研究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及其表现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们持有农村户口,却又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劳动。这一群体的数量从90年代初开始迅速增长,并引发了诸如民工荒、农民工工资拖欠、对农民工社会歧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适龄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问题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规模的“民工潮”涌人城市.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流动人口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绝大多数.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进城务工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的问题.只能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于是,一个新的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产生了。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远离父母.法定监护的缺失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以致出现了如厌学逃学、学习成绩欠佳、  相似文献   

7.
贾云 《党史文苑》2010,(7):61-62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需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给予特别的关爱和帮助。学校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结合教育和福利两种制度解决儿童和青少年问题的专业。学校社会工作能科学、有效地提供留守儿童需要的服务,帮助他们健康发展。在农村中小学推行学校社会工作制度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流动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认为农村流动女性在生殖健康、在与城市社会融合过程中、在生存状态和心理感受等方面与农村流动男性相比更处于劣势,她们是农村流动人口这个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更弱势群体,而公共政策选择中性别意识的缺乏是造成这个更弱势群体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为此,政府应从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的层次,制订综合性的农村女性流动引导和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应当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积极寻求解决途径,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好、管理好。  相似文献   

10.
冯宇  马思放  阳婧  唐凤 《世纪桥》2009,(15):103-104
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担忧。这些问题的成因可以从家庭、监护人、学校、社会四方面进行分析,并相应地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层面探讨教育对策,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13):123-123
全国妇联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5年间增加242万,达到6102万,近205.7万的留守儿童处于独居状态。流动儿童规模更比5年前激增逾4成达3581万,北京每10个儿童中就有3个是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12.
留守、流动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留守流动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家庭教育,而出现学业失教、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的问题。这一特  相似文献   

13.
在追求商业利润的影响下,媒体为迎合大众口味而制造的娱乐刺激和低级趣味,使人们置身于商业广告、暴力、色情等众多负面因素的包围之中。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大众传媒商业化的发展趋势中首当其冲。减轻大众传媒暴力对儿童社会化的负面影响,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传媒中的暴力镜头对儿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密切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生理或心理的不良习惯与行为。为更正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疏缓他们的心理压力,有必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本文提出了六项情感教育策略,营造良好情感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开展实践活动培育学生高尚情感、在班级生活中强化学生集体意识、有效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以爱心滋养学生情感和运用"共享式"教学模式。学校精心营造的情感环境与教师的真情奉献将帮助留守儿童培养起健全的心理品质与正确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6102万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安全、亲情缺失等多个问题,如何减少留守儿童,既是一个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又是一个经济问题。近日,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102.55万,比2005年增加了约242万;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比2005年增加了41.37%。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东南沿海劳动力在省内、省际、国际之间的流动,形成了三种区域特征明显的留守儿童。三种类型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时间、空间距离、经济条件等都有较大的差别,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相似文献   

17.
化隆回族自治县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94个孤残儿童其乐融融地聚集在化隆县特殊教育学校这个大家庭里。94个孤残儿童是不幸的,他们从小失去了双亲,他们不像健康儿童一样活奔乱跳,有的患耳聋,听不到声音;有的孩子肢体残疾,靠双拐行走。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只有在和谐良好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有序高效地学习和生活。关心青少年学生要从青少年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快乐、健康、文明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因此,我校从家庭影响、学校影响、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在436名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的建设中,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他们特殊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发展都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笔者提出了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增设心理课程;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支持与儿童心理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支持是个体所能利用的一种重要的外部资源,它是个体生存与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对个体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社会支持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以及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特点和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对策。一、社会支持的基本内涵20世纪60年代,社会学家开始关注社会支持问题。研究者发现社会隔离或社会结合的紧密程度与个体身心健康水平有关,人际互动、社会网络和社会环境对社会成员的挫折感和剥夺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到70年代,精神病学领域引入社会支持的概念,并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做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