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苏 《工会博览》2006,(14):10-10
案情回放谢某系北京某空调安装公司职工,双方签有劳动合同,期限为2002年6月18日至2003年6月18日。合同到期后双方未续签劳动合同,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2003年7月29日,谢某在工作中发生事故,后经北京市丰台区劳动和社会保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实习期间受伤不适用工伤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回放张某系天津某大学在校学生。2010年6月,张某经学校推荐到某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实习,具体从事住宅楼装修的辅助性工作,实习期为半年。同年8月,张某在装修过程中不慎受伤,双方就赔偿事宜发生争议。协商未果后,张某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后者,做出了不予认定工  相似文献   

3.
1999年陈某驾车交通肇事致程某重伤,在保护了现场,并将程某送往医院救治无效死亡后逃逸;2001年陈某自动投案并取保候审,此后,未经批准又擅自长期外出未归,直至2012年在通缉后被抓获归案。对此案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陈某的行为不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另一种观点认为:陈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这直接影响到对陈某的定罪量刑。对此,笔者认为,陈某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相似文献   

4.
2002年7月,15岁的小程以学徒的形式被付某带往2000多公里外的广东省去弹棉花。同年9月21日,小程在付某处失踪,虽经付某与小程的父母多年多方寻找,仍然音讯全无。经小程的父亲程某申请,2007年12月法院适用特别程序依法作出了宣告小程死亡的判决。2008年1月,程某夫妇又把付某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死亡补偿费、误工费、交通费共计人民币15.6万元。  相似文献   

5.
薛中文 《法制博览》2013,(8):192-193,155
自从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实习越来越普遍,难免会出现人身伤害事故或者出现其他劳动纠纷,出现纠纷后如何定位双方的法律关系影响到双方的权益甚巨。本文拟对此作一梳理和探讨,希望对此类法律纠纷的处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案情回放胡某于2005年11月进入沈阳某机械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工作,双方并签订有劳动合同。2010年12月20日,胡某与公司又签订了期限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2011年2月5日,公司向胡某发出辞退处理意见:因胡某与同宿舍员工熊某发生口角后,胡某先动手引发肢体冲突,险些酿成流血事件,影响非常恶劣,造成了员工间紧张气氛,对员工关系和工作氛围造成  相似文献   

7.
案情回放舒先生2003年与北京某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工作岗位为财务经理,约定岗位工资3000元/月。2006年6月合同到期后,双方均没有提出续订劳动合同,但是一直保持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案情回放李某于2010年4月20日入职A公司任会计一职,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头口约定试用期为6个月,工资标准每月2500元,并以现金方式支付。2010年8月15日,李某口头提出辞职,并于8月18日停止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敏 《工会博览》2005,(15):38-39
劳动争议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要内容,解决争议的重要方式。其任务是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劳动争议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促使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矛盾。劳动争议调解具有及时、便捷、经济、安全等特点,在协调劳动  相似文献   

10.
案情回放傅某于2004年9月到某单位下辖的杂志社从事编辑、记者的工作,月工资标准为3000元,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5年3月7日,傅某填写了编辑部职工聘任登记表,在登记表中未填写聘任的终止期限。  相似文献   

11.
案情回放2007年9月20日龚女士入职紫薇公司任销售经理,与公司口头约定月工资为4000元,但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09年12月16日双方因差旅费报销、销售回款等问题发生争议,并共同到当地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12.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支持下,依据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劝说争议双方当事人,通过民主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从而消除争议的一种方法和活动。它在化解矛盾、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案情回放甲某于2006年8月到乙公司工程部从事电工工作。2008年1月1日双方签订期限至2008年12月31日止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9年1月1日,双方订立期限至2009年12月31日止的固定期限劳动  相似文献   

14.
佚名 《工会博览》2005,(11):17-17
赵先生应聘到一家机械公司工作,并与该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没有续签合同,赵先生也离开了该公司。但由于双方的一些债务问题,公司没有为其转移档案。1年多以后,赵先生突然找到公司,以“档案关系没有转移,和公司仍保持事实劳动关系”为由,要求为其补发基本生活费和补缴各项社会保险费。  相似文献   

15.
案情回放张某原系A公司员工。1996年9月,与A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3年12月,A公司以分公司资产与他人合资成立了B公司,张某也随之到B公司工作,但二者未签订劳动合同。2004年6月23日,张某向A公司提出解除双方之间劳动合同,同  相似文献   

16.
案情回放2007年,大学毕业的王某考取导游证后,到A旅行社带团,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旅行社未给王某上任何保险,王某的收入主要是商店的回扣、客人给的小费。不幸的是王某  相似文献   

17.
史策  邱岩 《工会博览》2010,(16):24-24
案情回放 王某于2009年7月入职A公司,双方同日签订期限至2010年7月12日止的劳动合同。约定岗位为质量体系专员,属该公司办公室人员。后A公司根据经营需要要求为王某变更岗位,在双方协商期间,王某认为双方很难达成一致意见,随即停止工作。后A公司以王某旷工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但王某认为其离职原因系A公司给其调换岗位所致,A公司应当向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8.
用理性双赢实践《劳动合同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实施以来,对于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增强了依法用工意识,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覆盖率明显上升,劳动合同短期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19.
案情回放王某于1984年7月到北京市某公司工作。1998年9月30日,双方签订了至2004年10月31日的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后,双方续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8年3月1日,某公司向王某下发了《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0.
案情回放张某于1990年8月到北京市某服装公司工作,1995年10月,双方签订了5年的劳动合同。2000年10月,单位给张某发出了《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但未履行终止劳动合同的其他手续,且继续安排张某在本单位工作,双方未再签订劳动合同。2002年5月,北京市某服装公司因经济不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