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的鼎盛时期,监狱思想和监狱制度已基本成熟。在“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的法律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依法治狱、以礼治狱、宽仁治狱、以威治狱的监狱思想,并指导着监狱立法和监狱执法,形成了严密的思想和制度体系,使唐代的监狱制度走在了世界监狱史的前列,并对后世及东亚诸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悯囚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行刑和狱政管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儒家德治思想为指导的恤刑悯囚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监狱司法实践,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悯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悯囚文化尤其是许多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对当前的监狱改革和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两汉时期是承周秦之制度、启唐明之规模的重要历史时期。以汉律为代表的汉朝法律制度,在封建法制史上不仅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而且标志着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最后确立。两汉狱政思想继承了西周“明德慎罚”思想的核心,融入了改造了的儒家内容,体现在宽缓治狱、恤刑悯囚,等级治囚、优礼长吏,秋冬治狱、春夏缓刑等方面,指导着汉代监狱立法及治狱实践,并对后世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儒家法律传统是中国古代社会农耕生产方式、宗法家庭组织、君主专制政体三合一基本特征的历史产物。先秦儒家法律传统以“礼治”、“德治”、“人治”等思想为其基本内容。西汉以后又不断充实完善,成为支配古代法律实践的正统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续晓梅 《河北法学》2011,29(2):25-32
"狱"字是中国法制史研究中常用到的一个字,在现代汉语中,"狱"字的含义常常被界定为监狱,从而使古文献中的"狱"字被误读。作者通过分析古文字"狱"的结构,"狱"字的历史演变,中国早期监狱的名称,并结合古代文献的记载,最后得出结论:"狱"字本义为诉讼而非监狱。在探究"狱"字本义的同时,作者通过研究中国早期的监狱制度,认为教育为本是我国监狱设置的早期理念。  相似文献   

6.
一个反映中国4000余年中国监狱史料,融知识性、资料性、历史性于一体的中国监狱史料展厅,近日在上海市长阳路147号“上海监狱陈列馆”内落成。“展厅”分为中国古代监狱、中国近代监狱和非司法系统监狱3个部分。中国古代监狱部分,扼要地介绍了上起夏、商、周,下至元、明、清历代各监狱的狱名及别名。展出了夏桀囚禁成汤的夏台,殷纣王禁姬昌(周文王) 里的模型和照片;陈列了被旧监狱奉为狱神的皋陶、萧何的画像,汉、宋、明代的衙役、狱卒的服饰;复制了宋代的囚车,展现了明代山西洪洞监狱内的虎头牢、狱神庙、灌沙墙、死囚…  相似文献   

7.
从传统德治到社会主义的德法兼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本文以德治为线索,考察传统德治及其要义,并认为传统德治是一种人治,进而论述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是一种新型的德治,是与法治相结合的德法兼治。 一、传统德治及其要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德治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西周早期的周公。周公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主张反映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德治思想。孔孟沿着这一思路,提出了系统…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狱史上有“皋陶造狱”之传说,“狱”作何解,与今天的“狱”字有何联系,是中国监狱史上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涉及中国古代法律语言中关于“狱”字的正确解释的问题。实际上,从多方推定,“皋陶造狱”与典无据;“皋陶造狱”是汉代人的推断;“狱”的本义与引申义存在着源与流的演变关系,这种流变关系,吻合了“皋陶造狱”说法,从而为汉代人“皋陶造狱”之说找到了注脚和基石。  相似文献   

9.
道德的权力和以道德约束权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这是中国古代儒家“德法兼用”、“德主法(刑)辅”思想的简明概括。现在我们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又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这固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不妨借鉴先秦儒家“德治”的某些合理因素。其中一个重要思想是:德治的主要锋芒,是要求执政者“为政以  相似文献   

10.
道德的权力和以道德约束权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这是中国古代儒家“德法兼用”、“德主法(刑)辅”思想的简明概括。现在我们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又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这固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不妨借鉴先秦儒家“德治”的某些合理因素。其中一个重要思想是:德治的主要锋芒,是要求执政者“为政以德”,以道德约束统治者的权力,规范掌权者的行为。本文拟就儒家的德治思想试作新探,并由此论及道德也可以成为一种权力,即社会权力,在一定范围与程度上,可以起到约束国家…  相似文献   

11.
12.
行政中层是一个行政组织中处于中间位置的行政层次,由于行政职能过多、过细以及行政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形式主义,导致行政领导不能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行政事务上,而行政中层可以利用在组织内所处的承上启下的位置,通过掌控行政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产生“中层行政”现象.“中层行政”现象启示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和精简政府职能,减少形式主义,改进行政方式和行政文化.同时,注重提高行政领导的专业化水平,保证行政领导权责相符,强化对行政中层的监督,避免负面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服务行政概念以行政对公民的"生存照顾"为基础,而现代服务行政的内涵已大大扩展,传统行政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受到挑战.树立现代服务行政理念,建构服务行政法体系,已经成为我国行政法治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在人性尊严理念、人权保障诉求和行政民主化潮流的支撑下,应建立健全以民主价值为核心的服务行政法律体系,包括服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框架,妥善解决我国服务行政的现实课题并辨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1999年行政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1999年行政法学研究概况 1999年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继续健康发展。学者们在基础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研究、中外比较研究、行政实务改革等方面都作出突出贡献。本年度出版的行政法学著作主要有: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行政法学》(修订、政法大学出版社)、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  相似文献   

15.
2001年行政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概况 本年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召开的主要学术研讨会及立法研究会有:1.2001年3月2日,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研究司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学研究>编辑部在北京召开了"政府规制改革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讨会";2.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公法研究中心、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大学法治与人权研究中心举办的"全国信息公开研讨会"于4月15日至17日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召开.  相似文献   

16.
一、2004年行政法学研究概况 本年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召开的主要学术研讨会有:1.3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在京召开了"修宪后我国行政法学的发展机遇和现实课题"研讨会;2.6月25日-27日,于湘潭大学召开行政诉讼专业委员会首届理论研讨会,会议中心议题是"行政诉讼法的修改";3.7月27日,国家赔偿法修改问题研讨会在天津召开;4.8月23-24日,"行政法学研究会年会"在重庆召开,主题是"04修宪后的中国行政法",会议围绕着国家赔偿法的修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与行政补偿以及公共利益的界定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胡锦光  刘飞宇 《法学家》2003,5(1):31-35
本年度召开的具有影响的研讨会主要有:(1)1月29日,"行业协会管理权之司法审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2月21日,"WTO与行政法研讨会"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3)5月,"政府信息公开与行政程序法研讨会"在天津召开;(4)5月6日,"走向21世纪的中国行政法与中国行政法学专题研讨会"在北京……  相似文献   

18.
一、2000年行政法学研究概况 2000年,我国的行政法学随着我国行政改革的深入、行政法治的进一步发展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2003年行政法学研究概况 本年度开展了多种形式学术活动,学术研讨会主要有:1.2002年11月23日-24日,第五届东亚行政法学术研讨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会议主题是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和民营化、规制缓和.  相似文献   

20.
公共危机管理与行政指导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考察了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行政指导措施,阐述了公共危机管理中采用具有特殊功效的行政指导措施是符合行政理性的选择,并指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采用行政指导措施的法理基础是行政应急性原则,故须树立现代行政法治观念,有效规范行政指导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