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国有资产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即国家以各种形式进行的投资及其收益、拨款、接受的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和财产权利。狭义的国有资产仅指经营性国有资产,即以营利为目的而使用的资产,其实质是国家作为投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各种所有者权益。二、国资管理的基本任务。一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二是增强服务功能,帮助国企扭亏脱困。三是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确保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有的行政型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在市场化的改革中渐趋失灵,而正在试点的中介型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由于外界环境和自身改革的不成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构建新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型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增值及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有资产监管的提出目前,从“国有资产”这一名词的使用情况看,可以将“国有资产”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国有财产或国家财产.狭义的国有资产,它仅指投入经济领域从事生产经济活动的国有财产,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讲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本文使用的是狭义的国有资产概念.  相似文献   

3.
《北京支部生活》2010,(10):65-65
国家制定的一套国有资产管理法规,目的就是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此,负有管理、经营、使用国有资产职责的部门和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应当依照法规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切实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有关条规中提及的三种情形,即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在签订履行合同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  相似文献   

4.
产权即财产权利,是人们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经济权利关系,包括对财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具有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收入分配功能。农村产权是相对城市产权而言,特指农民的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5.
产权     
《新长征》1994,(2)
产权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产权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财产所有权,即由法律加以维护和强化的最高占有权,这是产权最基本的含义;二是财产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和处置权,即对某种财产的实际占有权。在财产出现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  相似文献   

6.
如何看待产权交易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是全国人民的“共有”财产,正因为如此,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倍受国人关注。目前,理论界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有的甚至把正常的产权转让当作国有资产流失,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正确认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有利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1国有资产流失的实质与渠道国有资产流失的实质是国有资产价值量的耗损与缩减。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经营亏损性流失。如由于国有企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南通市委党校教授季建林撰文说,执政成本主要是指在一定时期执政所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之总和以及各种政治资源的流失与耗费。执政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执政成本包含政治成本、经济成本、意识形态成本等;狭义的执政成本是指执政的经济成本,即执政过程中支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文章从狭义执政成本的角度分析了执政成本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政府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最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治上层建筑。现代意义上的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理解。广义的政府是指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各种国家政权机关的总和,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狭义的政府仅指国  相似文献   

9.
就词义而言,“侵占”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侵占是指非法占有别人的财产。我国宪法第12条:“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其中使用了“侵占”一词。刑法第271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也是用了“侵占”一词,但是这三者乃至其他众多场合所说的侵占均是广义的,泛指以种种手  相似文献   

10.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不直接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而用于行政、事业和公益服务方面的资产,它主要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国家行政任务和开展业务活动所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财产权利视角下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财产权利是居民对财产的选择权,他可以选择占有财产或不占有财产,可以选择授予或不授予他人对财产的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力。它是居民最基本的一项人权,国家权力不得侵害。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政策入手,分析我国居民财产权利的现状,指出国家权力对居民财产权不应该干涉太多,而应当切实保护居民财产权利。创造国有民享的经济权利,扩大居民地权。从而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2.
政风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风是指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作风,狭义的政风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广大公务员的作风,即他们在履行行政职责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一贯性的态度、言行,通常表现为政府及公务员的精神面貌,或政府机关的风气、氛围。本文主要从狭义上就政风建设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楠  李店标 《求实》2006,(Z3):80-81
一、知情权是什么知情权(right to know)又称“知的权利”、“知悉权”、“了解权”。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情权包括公民知悉、获取官方或非官方信息的自由和权利,“有关主体获知与他有关的情报信息的权利。”狭义的知情权仅指公法领域的知情权即行政知情权,只针对国家机关所掌握的信息而言,其中以对行政机关信息的知情权为核心部分,“在民主社会里,知情权是一项基本权利,公众应当知晓政府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本文所探讨的知情权采狭义说即公民依法享有了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产生、掌握的各种信息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一、国有资产跷失的几种表现形式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财产,以及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认定的企业其他国有财产,都是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益,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正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但由于未堵塞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国有资产及其权益屡屡受到侵犯。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有下列几种表现形式:1,在发生应当进行国有资产评估的情形时,不按规定进行评估,或者在评估中故意压低资产评估价值,忽视了资产评估应当遵循的科学性、真实性、可行性原则,只按帐面价值确定国有资产价值量,或把…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05,(2):41-41
陈芳等在2004年12月21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指出:在近年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进程中,一些人认为最有效、最快捷的发财致富方式,就是把“公家的财产”变成自己口袋里的钞票。”“自办一个企业不如收购一个企业,外部收购不如和管理层一起收购。”从已查处的案件不难发现.在分食“最后晚餐”的欲念下,一些国企经营者侵吞国有资产,“化公为私”花样翻新。如:恶意减损、隐匿国有资产、非法转移国有资产、巧立名目,私分国有资产、暗箱操作,攫取国家给予改制企业职工的优惠。  相似文献   

16.
徐宏 《唯实》2000,(11):39-4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 ,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 ,建立与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这就从总体上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改革的核心 ,是建立权责明确、高效运转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 ,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笔者围绕这些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机制 ,谈几点初步的设想。1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 ,对国有资产实行分级管…  相似文献   

17.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主要是指赋予农民更多不动产的财产权利,并且是部分财产权能。从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以及调动农村生产要素积极性等方面来看,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需要具备以下前提条件,即对不动产进行清晰的权能界定、完备的产权交易市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产权     
“财产权利”的简称。产权,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财产所有权,即由法律加以维护和强化的最高占有权,这是产权最基本的含义;二是财产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和处置权,即对某种财产的实际占用权。在财产出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情况下,会有这样一种关系,即人们对资产没有所有权,却拥有一定时间和一定程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22日,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马凤鸣涉嫌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资产一案在桐柏公开审理。经过一整天的庭审,桐柏县人民法院当庭以贪污罪、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数罪并罚判处马凤鸣有期徒刑18年,并处罚金、没收财产及追缴违法所得145万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党的政治报告中提出降低政府成本,这是第一次。它体现了降低政府成本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降低政府成本,对于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一、政府成本的概念及其特点政府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政府成本是政府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的费用和开支;广义的政府成本包括立法、司法、政府机关,及其他机关在管理国家事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费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