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3月21日,法国新一代战略核潜艇“可畏”号在法国西北部军港瑟堡下水。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下水仪式上表示,法国将继续奉行核威慑政策。“可畏”号预计将于2010年正式服役,成为法国核威慑的主要打击武器之一。此次下水的“可畏”号是法国建造的第四艘也是最后一艘“凯旋”级战略核潜艇。“凯旋”级研发项目开始于冷战后期,首舰于1997年服役。该级核潜艇上的主战装备是16枚M45潜射战略导弹,  相似文献   

2.
3月11日,在巴黎法兰西军事学院举行的“21世纪的法国、欧洲防务和北约”专题研讨会上,法国总统萨科齐主张法国回归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称此举符合法国国家利益,也有利于加强法国以及欧洲在北约内部的影响力。法国高调“回归”北约,“戴高乐主义”旗帜降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李梅 《党课》2009,(5):80-84
3月17日,法国国民议会(议会下院)经过表决,通过了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决定。此前3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21世纪的法国、欧洲防务和北约”研讨会上明确宣布,法国回归北约“时机已经来到”。在当今世界格局和安全形势处于深刻变化的时候,法国的这一决定,无疑会对欧洲及世界局势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法国:抵制美国“文化入侵”荆萱“文化入侵”来势凶猛法国号称欧洲电影业“最可靠的碉堡”,但是,法国的电影市场却被美国好莱坞电影不断蚕食:70年代,美国影片在法国电影市场上的占有率为37%,到了80年代,已占57%,如今这一比例已上升到58.7%以上。美...  相似文献   

5.
和苗 《党建文汇》2009,(10):19-19
随着法国世纪大案“清泉门”的开庭,现任总统萨科齐和前任总理德维尔潘之间的新仇旧恨又增添了一笔。“萨、德仇恨秘史”、“萨、德两人的决斗”,这些带有戏剧性色彩的标题充斥着法国各大报刊的重要版面。但法国民众对“世纪大案”和两人的恩怨表现冷淡,因为这些以个人野心和私怨编结而成的“政坛黑幕”已让他们感到失望。  相似文献   

6.
借鉴     
《先锋队》2013,(12):9-5
非公务开私车成法国惯例 法国所谓的“公务车”,字面上解释就是“工作用车”,政府部门、各类机构、私营公司、各国使馆用车及警车、救护车等都属于这一范畴。法国的惯例是,公务车仅在工作时用,非因公务,人们一般不用公车。正因如此,警察和军人执勤时穿制服开公车,  相似文献   

7.
新华 《党建文汇》2006,(5):43-43
去年10月份爆发的巴黎骚乱还令人心有余悸,近日法国总理的一纸新劳工法令又让整个法国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这不由让人想起了38年前,法国爆发的震撼全欧洲的“五月风暴”。  相似文献   

8.
每逢年底,法国媒体总会公布一个“法国哪里生活最舒适”的排名。令人费解的是,无论是“浪漫花都”巴黎,还是“蓝色海岸”上的尼斯,都不受这些排名的“待见”.而西部诺曼底和南部普鲁旺斯的农村地区却经常“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9.
奠边府,一座边远的山间小城,因为60年前的5月7日,越南取得了大败法军的奠边府大捷,它成了越南人心目中永久的圣地。法国人心目中的“东南亚凡尔登”1945年8月,在盟军和中苏军队的毁灭性打击下,继德国法西斯后,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曾经在“印度支那”轻易打败和取代了法国殖民者的日本军队随即退出了历史舞台。尽管经过“八月革命”的艰苦斗争,新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已经诞生,但曾经统治印度支那近半个世纪的法国不甘放弃,决心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0.
一、敌意的“他者”:民族主义的政治想象 对民族主义的实质,埃里·凯杜里指出:“民族主义是一种综合性学说,这种学说导致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政治形式。但是,它远非一种普遍现象,而是在最近150年间的欧洲思想的一种产物。”①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各地乡间庄严地宣誓放弃各省之间的分歧,迅速去支援在争取自由事业中可能处于危难之中的巴黎或法国其他城市的兄弟。1792年,当国民议会几乎全体一致地决定对奥地利宣战时,当国民议会庄严宣布“祖国在危急中”时,整个法国只有一个呼声:抗战。谁要反对抗战,就被看作对祖国不忠、  相似文献   

11.
《正气》2000,(9)
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是法国政界普遍存在的一种丑恶现象。法国除了加大司法力度、鼓励舆论监督之外,还采取了一项专门针对内阁成员的规定,即这些人一旦受到司法指控,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也无论这名部长最终是否被判定有罪,都必须立即辞去自己所担任的职务,接受司法调查。根据法国“无罪推定”的法律原则,接受审查并不意味着犯罪,但是一名政府高官受到司法调查,往往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容易成为党派之间相互争斗的把柄。因此,法国政界采取了这种维护政府“清廉形象”的措施。法国的反腐高招:辞职再说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伟大     
袁腾飞 《廉政瞭望》2013,(18):70-70
敦刻尔克撤退,英军跑了,法国就完蛋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抵抗了6个礼拜,就被德国人占领了。法国的政府总理,“一战”的凡尔登英雄贝当元帅,授命向德国投降。3/5的法国领土被德国占领,剩下的2/5的残山剩水,以贝当为首,在南部维希小镇,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被称为“维希法国”。法国当时的国防次长兼陆军次长戴高乐为伪政权的国防部长。  相似文献   

13.
李俊峰 《先锋队》2011,(2):51-5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作为欧洲世界的“领头羊”之一,法国的经济、社会、人文也呈现令人可喜的发展景象。不过,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法国社会的权力腐败、黑金政治也进入了“高发期”。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8,(10):120-120
当今世界,住房难问题正困扰着大多数国家的平民百姓,法国也是其中之一。自1999年以来,法国平均房价涨幅已超过45%。但是,法国房地产市场并无“泡沫”,且成功在今年实现“软着陆”。舆论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法国政府实施多年的廉租房制度。  相似文献   

15.
使人感到惊奇的是.在这里发现了类似法国巴黎出土的“勒瓦娄瓦”手镐和近乎缅甸出土的“安雅特”手斧,它们是“天外来客”还是“大洞人”的创造?若是长途跋涉地从法国、缅甸传来又未找到证据,这便成了一个“科学之谜”。  相似文献   

16.
高峰 《党课》2013,(1):83-85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年事已高,因身患“不可逆转”性疾病,已开始出现痴呆现象,但他仍是受法国人爱戴的“好总统”。前段时间,他却因挪用公款、滥用职权,被巴黎法院判处两年监禁,缓期执行。法官认定,  相似文献   

17.
世情     
政坛 法国政坛裙带关系盛行 裙带关系在法国政坛蔓延。政客当选后,首先雇佣妻子、儿女,然后宣布兑现了“解决就业”的竞选承诺。某国会议员一当选就雇佣妻子担任议会助理,而她之前是雕塑家;  相似文献   

18.
<正>法国总统马克龙不久前对非洲四国——加蓬、安哥拉、刚果(布)和刚果(金)展开访问,此行被认为意在重拾法国对非洲的影响力。同时,马克龙在国内矛盾重重、国际局势春寒料峭之际,决定出访非洲,凸显法国似乎正在非洲尝试实现“转型”,即从传统的“上下尊卑”关系,转型至未来的“平起平坐”关系。  相似文献   

19.
赵其波 《党课》2012,(12):13-17
颇受关注的法国大选已落下了帷幕,法国民众用选票表明了自己的喜好。这次,浪漫而奔放的法国人选择的不是个性十足的萨科齐,而是“普通先生”奥朗德。  相似文献   

20.
张兵 《湘潮》2014,(9):38-40
1963年10月21日,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带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亲笔信,以私人身份访华。事前,他曾同我驻瑞士大使说:“此行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戴高乐。”两天后,周恩来会见了这位“特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