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否定“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是一个规律,有助于我们摆脱社会主义竞争或多或少与生产无政府状态相联系的理论阴影,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大胆地发挥社会主义竞争规律的积极作用。拙作《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质疑》(见《学习与探索》1985.6)分析了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是性质迥异的两个规律。近来见到一些经济理论文章和教科书仍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的提法,还发现有的同志认为:把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看成是一个因果联系的规律,是  相似文献   

2.
1942年5月,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已历时五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我国步入改革开放新历史阶段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人会上的祝词》(以下简称《祝词》,两位党的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文艺问题的谈话,“集中体现着我们党的文艺思想、文艺路线、文艺方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独特贡献,将长期对我们的文艺事业发挥指导作用。”①今天我们重温这两篇讲话,感触尤深的是,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紧紧把握改…  相似文献   

3.
陈元方同志《新编地方志记述“文化大革命”的再思考》一文在本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先后被《了望》、《文摘报》《方志研究》、《云南方志》、《陕西地方志》、《南郑县志资料》等报刊转载或摘要,本刊也陆续收到不少读者支持陈文观点的来稿,择要刊发了两篇.鉴于如何历史地记述、评论“文革”,不仅仅是地方志方面的,也是多年来思想理论战线上有一个争议的问题,我们现再将《了望》1992年第36期凌亢同志的文章和李德运同志的来稿予以转载、摘要刊登,作为这一问题探讨的小结.  相似文献   

4.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深入,经济体制改革要深化,这是我们按照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两个基本点的要求在当前要抓紧的两件大事。为此,我们要正确理解两个基本点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学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两本书,知道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基本思想,都是邓小平同志讲得最早、最多、最深刻。而把这两个“坚持”概括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则是赵紫阳同志提出、并经中央一致同意的。  相似文献   

5.
1987年3月,赵紫阳同志就起草十三大报告给邓小平同志写的一封信中说:“看来,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论,有可能把必须避免‘左’右两种倾向这个大问题说清楚,也有可能把我们改革的性质和根据说清楚。”(郑必坚《我们立论的基础》,《人民日报》1987年11月23日)这里提到的一个立论、两个说清楚之一,就是关于初级阶段论与改革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初级阶段论是改革的根据呢? 首先,初级阶段论高度概括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为改革的性质、内容、目的规定了基本出发点。我国的国情是什么呢?一方面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并且已显示出了其优越性。另一方面是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总体落后、多层次和发展不平衡结构,呈现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问题,早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胡耀邦同志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年,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等几位领导同志,又重新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其中,赵紫阳同志在《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坚决贯彻‘两个文明’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上下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势下,在思想理论战线面临着抵制和反对,清除精神污染的任长期务的情况下,重温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这部光辉著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毛泽东同志在《正处》中,精辟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特点、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这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正确对待各个领域的社会矛盾,积极主动地搞好各方面的改革,在理论上进一步同“社会主义异化论”划清界限,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如何认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不断革命的口号,仍是当前理论界瞩目的一个问题。朱桂谦、绍平同志在《马克思的不断革命思想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文(载《湖南师大学报》1985年第一期)中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也是不断革命的过程”,并以此对我们以前发表过的观点提出质疑。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文献几个有关的问题集中阐明我们的看法,并同《新探》的作者商榷。一、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究竟是什么性质在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都  相似文献   

9.
“举报立功”可减刑──与沈泓、李宏科两位同志商榷项成斌《理论探讨》去年第3、5期分别刊登了沈泓同志的文章《反腐促廉新法:行贿者举报不问罪》(以下简称沈文)和李宏科同志的文章《“行贿者举报不问罪”不足取》(以下简称李文),从行贿、受贿两个角度提出了反腐...  相似文献   

10.
孙信成 《党政论坛》2001,(10):28-29
“干部年轻化”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二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过。1979年7月 ,邓小平同志就指出 :“现在摆在老同志面前的任务 ,就是要有意识地选拔年轻人 ,”“我们的人才是有的 ,关键是要解放思想 ,打破框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2、193页)1981年7月2日 ,在省、部、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 ,邓小平同志又说 :“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这个问题太大了………现在 ,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十分迫切了 ,再过三五年 ,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 ,要来一次灾难。”(《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84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  相似文献   

11.
近日拜读了《理论探讨》1993年第1期中高慧军、齐峰的《重谈“左”和右的问题》和《党史文汇》1993年第1期中韦祖松的《“左”的几种政治涵义》。这两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深度,催人思考,给人启迪。但我对这两篇文章中的部分观点有不同看法,故写此文,与高慧军、齐峰及韦祖松同志商榷,并就教于理论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的学术讨论中,对杜林的哲学性质,一些同志总是非此即彼地回答问题。有的同志把杜林的哲学看做是“旧唯物主义的标本”。因而,认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是把杜林作为一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加以揭露和批判的。也有的同志把杜林的哲学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为着领导,必须有预见”,“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202、203页)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增强预见性,是新时期提高领导者素质的重要方面。 一、适应时代要求,高度重视预见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预见。《礼记·中庸》篇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就是在为统治者的重大活动进行预测所作记录的基础上产生的。今天,时代要求我们比以往  相似文献   

14.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里,有十多篇著作精辟论述了在改革和建设中要实行对外开放,反对自我封锁和孤立。这些论述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 小平同志指出:“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邓选》第3卷第202页)。小平同志又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133页).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进行的斗争是在两条战线上展开的,一条战线是纠正“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左”的错误,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倾向;另一条战线是反对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倾向.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斗争中,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在  相似文献   

16.
全过程融合 全员化队伍 全面性教育 全环境激励 太原铁路分局的“全方位思想政治工作法”名闻全路,名闻全国。1993年,中办调研室和本刊编辑部同志赴该分局进行了调查,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全方位法”的调查报告发表在当年的《人民日报》和本刊上。两年过去了,各地企业同志普遍关注的“全方位法”在它的诞生地有什么新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到太原铁路分局进行了跟踪采访。  相似文献   

17.
浅析邓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万军通读《邓小平文选》(以下称《邓选》)第三卷,掩卷沉思,我们强烈地感到《邓选》三卷通篇闪烁着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辉。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话语令人久久难以忘怀。我们说,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8.
“躬自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同志在阅读《南史·韦睿传》时写在天头上的一句批注。《光明日报》9月28日张贻玖同志的文章介绍说,毛泽东同志对此文圈划批注甚多,仅“躬自调查研究”这一句就写过两遍。这六个字先写在“睿巡行围栅”数句之上,“躬自”二字加了旁圈;后来在韦睿“案行山川”一处又一次批上这六个字,“躬自”旁加套圈,“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1984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篇讲话中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小平同志在这里提出了社会主义两个文明要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后来的许多场合他又反复强调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强调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不仅要抓经济上的富裕,而且在精神领域也要“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0.
蒋学模同志在其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亲自执笔的部分里论述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时说:“银行资本也参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政治经济学教材》第3版,第121页)我在《银行资本也参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吗?》一文中,对蒋学模同志的这种看法提出了质疑,我认为“银行资本的两个部分,不管是银行自有资本还是吸收的存款都不参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本刊1987年第3期)刘海民同志在《银行自有资本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