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0,(19):F0003-F0003
洞井镇连续六年荣膺长沙市"十强乡镇",是比亚迪片区城乡一体化的试点所在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地处大长沙新南城建设的重要板块,长株潭一体化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桥头堡”。东连武广新城,西通湘江生态产业经济带.北融红星商圈,南拥湖南环保产业科技园。  相似文献   

2.
东马坊街道办事处是一个人多田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城乡结合型乡镇。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打造应城副中心城市、建设和谐幸福东马坊”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产业为支持、创新为动力、民生为根本,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东马坊呈现出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民生工程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态势。2011年,东马坊城镇化率达61.3%,比“十一五”末增加二点五个百分点,综合经济实力跻人湖北省“百强”乡镇、孝感市“十强”乡镇行列。2012年3月,东马坊又被确定为湖北省经济发达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相似文献   

3.
“以党建促创新型乡镇发展”,这是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在推进创新型乡镇建设中高高举起的大旗。创新型乡镇是北京市科委以“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为纲领,推进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张国华 《前线》2020,(5):55-57
实现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和深入发展,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至为关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交通一体化先行,产业一体化为突破口,城市群一体化作为空间载体,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停留在就“交通”论“交通”,就“产业”论“产业”,就“城镇空间”论“城镇空间”的传统区域发展模式,应将交通、区域产业布局和城镇空间纳入统筹考量。高标准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应注重发挥政府与市场合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济源市思礼镇党委以城乡一体化统揽工作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以人为本建和谐,构建了党建、经济、社会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2008年以来,先后获得“河南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集体”、“河南省安全生产先进乡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突破口,城乡一体化则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应当明确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任务,并把握关键,分清主次,逐步实施,扎实推进。“十二五”时期,太原市推进城镇化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应主要完成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实施产业赶超战略、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城乡接轨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全面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彻底改变城乡人居环境等十个方面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湖北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揽“三农”工作全局.把加快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战略和“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科学规划,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加强指导.循序渐进:扎实推进,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脱贫奔小康试点、全省新农村建设乡镇试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固始县城郊乡发挥毗邻县城的区位优势,抢抓创办新农村建设特区的机遇,走“工农结合、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城”、“郊”特色的新型郊区经济发展模式,被命名为“河南省文明村镇”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综合经济实力居信阳市乡镇第11位。  相似文献   

9.
地方动态     
河北藁城:建立镇村干部一体化管理机制。一是岗位职责一体化。一方面,选派乡镇骨干到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或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负责对农村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监督指导、参谋服务、沟通协调工作,全程参与村政村务的决策和处理。另一方面,选拔一批能力突出的村干部,保持身份不变,安排列乡镇合适岗位工作,适当提高经济待遇。二是工资报酬一体化。在严格核定农村“两委”干部职数的基础上,农村干部基础工资统一标准,由镇财政统一发放,奖励工资实行5000分考核制,年底兑现奖惩。  相似文献   

10.
魏丹  姚天茹 《奋斗》2009,(8):54-55
起步于去年底的哈尔滨南岗知识创新区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开发区核心区”的目标,按照“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市场化”的发展原则,突破点、线、园、带的传统方式,把整个南岗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性、国际化的知识型综合园区统筹规划运作,最大限度地激活和发挥知识经济的牵动作用,使南岗区域真正成为服务“八大经济区”建设、服务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劲引擎。  相似文献   

11.
《福建理论学习》2012,(12):52-52,F0003
今年以来,集美区委、区政府紧抓岛内外一体化、厦漳泉同城化发展的重大机遇,丰富“深化效能建设年”、“工作落实年”等实践载体.持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为加快新城区、新产业、新民生建设.“三新”发展跨大步提供了动力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李鑫 《理论导报》2008,(3):32-33
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业集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产业集聚是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它的发展从多个方面加快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此同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使得该地区内产业集聚的形成和深化成为可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带动湖南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蓬安县“五措并举’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一是组织设置一体化。采取‘村居合建、村企联建、产业链串建、机关与村居结对共建”等方式,先后建立城乡“一体式’:工农“互融式’:三产‘联动式’:城乡“结对式’基层党组织43个,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党建的协调发展。二是党员教管一体化。在县、乡镇、村(社区)设立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向所辖区党员群众提供就业、培训和维权等个性化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中;在党员中大力开展落实党员主体地位试点工作,充分激发党员主体动力。三是产业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李志军 《唯实》2023,(2):64-6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放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只有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盐城市大丰区地处江苏沿海中部,本身蕴含开放的基因,早在2006年就建成了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大丰港,目前建有国家级中韩(盐城)产业园唯一的临港产业配套区、上海江苏省级层面共建的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以及市级常盐工业园、苏盐沿海合作开发园区等一批重大开放载体。近年来,大丰区主动融入市域一体化、省域一体化和长三角一体化,聚焦“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相似文献   

15.
《新湘评论》2009,(6):F0003-F0003
湘潭高新技术产业成立于1992年,2009年3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高新区地处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主轴线、湘潭市城市中心地带,处于国家实施“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承东启西之要冲、  相似文献   

16.
《学习导报》2009,(6):F0003-F0003
湘潭高新技术产业成立于1992年,2009年3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高新区地处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主轴线、湘潭市城市中心地带,处于国家实施“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承东启西之要冲、  相似文献   

17.
邱少敏 《学习月刊》2010,(18):75-76
鄂州市现辖鄂城、华容、梁子湖3个县级行政区和葛店、鄂州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320个建制村,54个城镇社区居委会(城区34个,乡镇20个),规划建设106个农村社区。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吴昊 《新长征》2011,(10):24-26
省委九届十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统筹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围绕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按照“提升两区、建设三带、打造若干重要节点和功能区”的布局.全力推进长吉一体化,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住了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和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青白江区坚定不移地按照省委总体取向和“三化联动”工作要求、成都市委总体战略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定位,以“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为根本方法,实现了生态城市建设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生态携产业齐飞,环保与建设并重,新城共山水一色.  相似文献   

20.
加快成都城乡文化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成都“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成都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共建共享,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成都市应建立适合自己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模式:“环形一螺旋”体系,即以城市和农村两个区域为基点,从图书馆、文化工作站、文化活动、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等各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内容着手,打造一个从城市到农村,再由农村到城市循环发展、相互发展、上升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