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礼春 《侨园》2009,(4):32-34
我在卢旺达期间,结识了一个叫卡娅斯的当地姑娘.十月的一天,卡娅斯邀请我参加她姐姐卡西斯的婚礼,我正想了解当地人的风俗,便一口答应了.我们约好星期天早上,卡娅斯在我住处的大门口接我.   ……  相似文献   

2.
惠世武 《各界》2008,(9):88-90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我们国家经历了一场大灾难.在抗震救灾中,人民解放军冲到最危险的第一线.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之歌,令我心潮澎湃.也让想起曾经交往过的三位军人,我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汲取了正直、善良、诚实、勇敢的人生力量.他们的高尚品德和人生智慧时刻激励着我,感召着我,使我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3.
剪报情思     
宜修 《侨园》2012,(6):35
今年回国过年,临返美前收拾行李时,爹爹一直守在我的身边.我知道他多想像以往一样,能帮我紧紧行李带、过过秤……但他,已经力不从心了.我不敢多想,免得酸楚的泪不争气.我劝爹爹去忙他自己的事儿,尽管我知道:和他这样近距离的相伴,已经只剩下几个小时了. 爹爹仿佛想到什么,从书柜里拿来了一只大信封.里面抽出来的,全是国外中文报上发表过的我的陋文.那是我从报纸上剪下后,寄给他的.爹爹语气平缓地告诉我:"你发表过的文章,我收到的,一篇不落地全收在这只大信封里."爹爹没有往下说,我更是答应着看了一眼,便赶紧别过了头.  相似文献   

4.
童年回忆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沈阳人.沈阳解放那年,我九岁. 记得沈阳解放的前一天,也就是1948年11月1日夜,密集的枪炮声响了一晚上.第二天清晨,我背着父母偷偷跑到正阳街上.只见一群群散乱的国民党大兵东跑西窜,不知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5.
谁是侵略者     
真是矛盾无所不在:我要依靠无花的石榴小树给我造成南窗阳台一片浓荫,可是近期却遭到了两重干扰.人定胜天的说法要看条件,我和它们相斗,结果尚未可乐观.第一种干扰来自一些看不见其动态,只能看见榴叶上大小不同的一些白斑的虫群.它们未必是存心和我作对,不过为了生存却咬坏了我的榴叶.我不能袖手旁观,只得用手把看到的白斑弄掉.手指一捏,白斑中挤出的浓液将手指染上灰墨色,不疼不痒.这种虫子不怕我的杀虫剂,似乎也不怕我无情的手指,因为第二天叶上又出现了许多白色虫包.我那除恶务尽的努力,竟然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6.
我从哥伦比亚大学传媒系毕业后,老爸与老妈费了一番周折,帮我跨进了大名鼎鼎的维亚康姆电视集团.我荣幸地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一角得到了一个席位.我很兴奋:刚一起步,便与CBS的高层领导同处一室,看来我可能前程无量了.  相似文献   

7.
大概也是一种缘吧,我这一生竟与桥命运相系.在我每天的上班路上,总要经过两三座桥,而每次上桥下桥,我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近感.毕竟,从18岁到52岁,我亲身参与了62座桥的建设.小时候,我一遍遍听奶奶讲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心里总想,  相似文献   

8.
那一年的阳春三月,适逢张慕飞老先生八十寿辰,我专程到上海向他庆贺. 晚上,为了招待我这个家乡人,张老先生特意开了一瓶白酒,要我尝尝,我以为是"茅台"或"五粮液",待张老先生拿到我跟前时,我才看清是一瓶普通的高梁酒.  相似文献   

9.
朱东润先生一直相信自己能活到100岁.住院之前,仍顽强勤奋,笔耕不辍. 1987年的一天,我到他家,见楼梯旁贴有一张小纸头,大意是:请来访者不要请他写字.我想,早就应该有这么一个告示了:他正忙于修改回忆录<八十年>,而向他索求墨迹的人太多,招架不了.说到这告示,他问:"我给你写过字吧?"我回答,写过一幅.随后就很放肆地加上一句实话:"只可惜那幅没反映您的书法艺术成就."并无求他再写一幅的意思,只是随便说说.不料,他竟说,等天气好时,我给你再写一幅.如此另眼看待,很出乎我意外.  相似文献   

10.
今年年初的一天,我去给袁一林老人送书,偶然间我看到在书架上有一本残旧的教科书《教育青桂初级读物》,引起我的兴趣,经过主人允许,我简单翻阅了一下.这是一本手写问答式的读物,作者署名是袁瑞基,拟一九三八年一月廿一日,我一问方知,袁一林老人的原名叫袁瑞基.  相似文献   

11.
写出了时代的呐喊 1978年夏天,作为贵州绥阳县文化馆一名“三句半”“快板书”“活报剧”的创作员,我随宣传队在离县城100里外的温泉区几个乡镇巡回演出.一天,我刚写完节目单交给领队,就接到通知,说县里要派我到省里参加全省的剧本改稿会.在徒步返回县城的两天时间里,我不得不到旺草小学一位朋友家借宿.我那朋友也是一个文艺爱好者,我们商量顺路去看望另一位农民作者.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1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我与朋友正在看电视,突然,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先生逝世的消息.一位90多岁、才华横溢的老人走了,令我非常感伤.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要写文章纪念我曾与大师两次见面、一次面谈的缘分,直至今秋才如愿,也算是对弗里德曼先生逝世两周年的纪念吧.  相似文献   

13.
唯唯 《侨园》2009,(4):70
初到美国不久,阴差阳错,使我和一位瘫痪的美国老太太邂逅,留下一段难忘记忆.   她叫格劳莉娅,67岁.一头金发,淡蓝色的眼睛,薄薄的嘴唇.两年前,一次上楼梯她突然摔倒.到医院检查,她患的是脊髓多发瘤.手术后第7天,她女儿为她找家庭护理遇见了我,我简直喜出望外.我那时身无分文,有一份管吃管住的工作,怎么能轻易放过.辽宁省最具发展和投资潜力20强之一……  相似文献   

14.
小春 《侨园》2013,(1):68
1978年,当中国大地吹响改革的号角时,全国顿时掀起了一股读书求知的热潮.当时我25岁,在一家水泥厂当了8年工人.我不甘落伍,也加入到了读书求知的行列中.由于我刚进初中就因文革而终止了学业,文化程度低,读理论科学方面的书有些困难,我就把读书的方向定在了文学、历史方面.那时,我是电焊工,上班十分辛苦,劳累天后我抖擞精神,开始捧书本学习.  相似文献   

15.
张扬 《各界》2008,(5):79-81
1963年2月,不满19岁的我写下了短篇小说<第二次握手>.我发现人们很喜欢这篇小说,手稿流传出去往往无法收回.于是一遍又一遍地写,由短篇渐成中篇.我在小说中热情赞美知识分子,宣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冰人 《侨园》2009,(2):18-19
洛杉矶美丽的阳光折射着春的盎然,清晨的温暖让我感到了爱抚大自然的激情.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蒋丽莎女士和蔼亲切的笑容,我的心里又一次涌出敬仰赞叹.……  相似文献   

17.
高峰 《侨园》2011,(12):22-23
女儿侨居国外,我的电脑中存储了许多她的照片,每每翻过,总觉得女儿就在身边.闲暇之时拖动鼠标,与照片上的女儿对话,还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日前,我把她手持小提琴的照片放在了电脑的桌面上,脑海中随即浮现出7年前去日本时的情景.那是2004年的夏天,女儿给我下了道死命令,在7月16日前必须到达日本,原因是女儿要结束高中的学习生活,全力以赴准备高考了.还有一条原因,她所在的部活要做最后一次演出,希望我能做一名忠实的观众.  相似文献   

18.
10月20日,维利·克拉斯辞职了.屈指算来,他自去年10月17日担任北约秘书长,到如今不过一年挂点零.他在布鲁塞尔举行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时,满脸沮丧,一腔哀怨,无可奈何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召开这次记者招待会,为的是极为遗憾地宣布:我决定辞职.我已不再有足够的信  相似文献   

19.
蒂蒂 《侨园》2014,(2):33-33
挥别送我来机场的亲人们,我恋恋不舍上了飞机.与我同行的是28岁的上海女生小红和29岁的杭州男生小刘.小刘是旅行社的导游,通过他我认识了小红,她也去加拿大留学,还与我同在一所学校.所以,上机前,我爸已和她们家通过好几次电话,为的是让这个姐姐在日后的生活中照顾我这个未出过远门的妹妹.  相似文献   

20.
谁来护法?     
我对沧州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在特殊的年份我曾以特殊的身份在那儿勾留过.听说蒋子龙是沧县人,我问他是哪村的,他说窦店,我说我在姜庄子住过,离你们家八里地,我家文秀住窦店.他说我怎么不知道,是哪一年?就是反右以后干部大举下放的1958年,原来那一年他已经参军走了.我是戴上帽子的右派,罪状之一是替某一个后来也成为右派分子的大学生抱过不平,出主意说,你可以写信给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监委申诉,这就是“挑唆”右派分子向毛主席猖狂进攻了.到达沧县城关那一晚上,在狭窄的剧场看了京剧《宋士杰》,听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