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背景」刚性支出贫困家庭,是指具有本市户籍的城乡居民家庭成员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宝鸡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短期内不可能改变的困难家庭。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导致支出型贫困家庭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因病致贫无力承担、因残致贫导致困难、突发  相似文献   

2.
浦东新区总工会日前推出六项措施切实关心解决劳动模范实际困难。(1)困难补助。凡新区所属企事业单位特困劳模、支内回沪定居浦东的省部级以上特困劳模,每年给予1200元生活补助,其中生活仍困难者,可增发一次性补助。(2)失业补助。凡新区所属企事业单位因破产、转制等原因导致下岗或失业的劳模,所在单位的上级工会应帮助其尽快重新就业,其下  相似文献   

3.
《辽宁人大》2007,(12):26-26
国务院日前再次下发通知,进一步明确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通知明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4.
<正>SDPR-2017-0130024鲁财建[2017]33号省总工会:为切实加强省级困难劳模和职工帮扶专项资金管理,我们研究制定了《山东省省级困难劳模和职工帮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2017年4月14日山东省省级困难劳模和职工帮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省级困难劳模和职工帮扶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帮扶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困难劳模和职工帮扶工作,根据中央和省有关资金管理规定,结合我省实  相似文献   

5.
八闽     
福建因病无法工作可享低保因病短期无法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户口应迁回家庭所在地,由本人提出申请,当地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参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给予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作出上述规定。《通知》还规定,毕业半年以上,经推荐未能就业又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市、县(区)的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讯     
●上海市民政局《关于调整低保家庭中有劳动收入人员基本生活费抵扣标准的通知》(沪民救发[2002]47号)规定:城镇低保家庭中,有实际就业行为,月劳动收入(包括计时制劳动收入等)不低于或等于市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人员,其本人基本生活费抵扣标准调整为340元/月、人。具体要求是:对已享受城镇低保的家庭,可结合低保家庭复审程序,在复审时一并重新计算后相应调整低保金;对新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按以上新规定执行;实行上述规定以后,低保家庭人均收入标准计算仍统一按照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建始县针对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突发性,特殊性困难对象,建立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常住户口,因病、因灾、子女就学或其他不可抗拒性因素等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城乡困难群众家庭可申请享受临时救助.主要包括: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优抚对象和孤儿:城乡低收入家庭,重  相似文献   

8.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居(村)民实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助制度。有关专家学者也称这项制度为我国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即困难对象通过各类工资、奖金、社会保险以及各类劳动等收入后,其家庭仍未达到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相似文献   

9.
因病短期无法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户口应迁回家庭所在地,由本人提出申请,当地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参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给予临时生活困难求助。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作出上述规定。  相似文献   

10.
正1问:疫情防控期间,贫困搬迁户可以享受哪些基本生活保障?答:对孤寡老人、行动不便困难群众采取干部帮扶和志愿者服务措施;对暂时无产业就业帮扶导致生活困难的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在迁入地申请6个月的低保救助,迁入地乡镇(街道)及时受理,及时审批纳入;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搬迁贫困户,当日落实临时救助,按最短时限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相似文献   

11.
<正>陕政办发[2015]76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近年来,我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开展劳模服务工作,为劳模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保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省部级以上劳模困难帮扶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5]5号)精神,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经省  相似文献   

12.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以下内容: (一) 社会救济制度 (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差额补助的制度。保障标准根据当地农村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来确定和调整,并由当地政府公布实施。保障资金由当地各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08,(7):27-27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赣府厅发[2008]31号),要求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临时生活困难,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提高对因临时性、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能力。《通知》确定了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救助范围和救助标准。《通知》指出,临时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城乡低保户中因灾等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讯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皖政办[2004]60号)。《意见》明确.救助对象为农村特困群众年人均收入低于625元.不符合五保条件、无劳动能力、生活常年特别困难的鳏寡孤独家庭,因残.因病、因伤丧失主要劳动力的家庭.以及因灾致使生活常年特别困难的家庭。同时明确,家庭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以及患者家属和遗孤纳入救助范围,全省救  相似文献   

15.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市政府决定对我市最低生活保障(下称低保)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等特困人员实行分类救济。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对下列人员在低保标准的基础上提高20%给予救济,其中同时符合两项以上条件的,不重复计算。(一)低保家庭中在小学、初中、高中或职业中等教育学校读书的学生;(二)低保家庭中无子女的“双老”(男60周岁以上,女55周岁以上)人员;(三)低保家庭中患重大疾病的人员。  相似文献   

16.
<正>省人大代表孟凡维:有不少劳模工作生活条件偏差,特别是离退休劳模,他们家庭成员较多、身体条件较差、工资待遇又较低,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劳模待遇还是偏低的。要更好地树立劳模榜样、维护劳模权益,就要关心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更要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提待遇。"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尽管时隔近两年,但孟凡维代表对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表彰大会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讯     
大连市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大连市政府令第39号),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保障形式分为定额保障、差额保障、临时救济和突发性救济四种。定额保障的家庭均按同一定额标准发放保障金;差额保障的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其无劳动能力家庭成员按月人均收入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发给保障金;有部分劳动能力家庭成员按月人均收入与当地标准一定比例的差额发给保障金;低保对象可获  相似文献   

18.
正1问:哪些老年群众可以纳入低保救助范围?答:对持有当地常住户口,因年龄超过60周岁且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参照特困人员认定6个标准)的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但是整户纳入低保不符合条件的,依申请将老人本人纳入低保范围。  相似文献   

19.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切实保障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现就进一步完善我省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明确农村特困户救助对象范围农村特困户主要是指因病、因残等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难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的农村特困家庭,以及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无劳动能力、生活常年困难的鳏寡孤独家庭。因艾滋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纳入当地特困户救助范围。艾滋病致孤人员、艾滋病导致的单亲家庭按照政策就高的原则,只享受一种救助政策。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按照五保供养政策执行,不重复…  相似文献   

20.
<正>鲁财建[2015]65号各市财政局、总工会,省财政直接管理县(市)财政局、总工会,省产业、大企业工会,省直机关工会:现将《山东省省级困难劳模和职工帮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