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会议指出,财政预算公开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日前,财政部向各地财政机关发出《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各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范围等作出了统一的要求:要求各地依法、及时、主动公开财政预算信息,做好财政预算信息的主动公开工作、依申请公开工作和其他相关基础工作;要求规范各级财政机关向同级人大送审的财政预算决算报表以及部门预算报表的格式和内容,同时主动公开财政预算和决算报表以及预算执行和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等。《通知》的发布意味着政府酝酿已久、群众盼望已久的“阳光预算”制度将有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公布了《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各级政府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价格和收费等信息公开。此举无疑对进一步密切党干群关系、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规范行政行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殊达 《政府法制》2011,(20):11-11
预算细化到一张办公纸 首先,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基本不可能,因为香港政府的财政预算公开透明举世皆知,政府及各部门的财政预算是完全毫无保留地向公众展示,并接受公众查询和质询。其一个部门在网上公开的财政预算情况、支出情况竟然能多达数百页,细化到了"一张公务用纸"、"一张桌椅的维修",你想滥用公款吃喝,门儿都没有。  相似文献   

5.
每年两会期间,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均会聚集首都北京,为祖国的发展大计建言献策。其中对政府财政预算报告的审议也是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然而,早在几年前,就有人大代表提出“看不懂政府财政预算报告”。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核心内容,如何能让财政预算报告“阳光透明”,如何让人大代表乃至平常百姓能够了解到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花到什么地方去了等更多公开的政府信息,既是保障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重要内容,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6.
当前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法治研究》2016,(3):88-94
制定严密统一的国家反腐败法,是实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的必要条件。当前,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有利于提高反腐败法律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强化反腐败的国家顶层设计,树立清晰的反腐败目标,彰显鲜明的国家反腐败决心,进一步震慑潜在腐败分子。推进反腐败立法亟需破解一些现实难题。当前有必要进行前期制度梳理,完善反腐败“制度清单”。科学的反腐败立法应当涵括健全完善的公务员管理制度;符合中国国情的财产申报制度;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政务公开相关制度;财政预算公开透明相关制度;金融监管系列制度。  相似文献   

7.
为公开部门预算列出时间表,争取3年内实现向社会公开全部部门预算,这让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中央政府带头之下,不久的将来,全国各级政府都能够公开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8.
《政府法制》2010,(20):8-8
首先,中国在制度上缺乏对政府收支信息公开的强制性规定。现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仅仅规定了"财政预算报告公开"的义务。这就给了各级政府部门很大的灵活性,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就低不就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审判》2010,(5):14-17
随着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推进,各级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宗旨,努力探索创新各项改革新举措,全面推进司法公开改革。虽然他们的侧重点不同、方式不同。但其追求公正与效率的目标不变。法院的大门正逐步敞开,司基公开在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和更深的层面发展。公开已经从一个法律制度真正成为一项项生动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政府10个部门于日前将财政预算公开到网上,广大群众可登录省政府门户网站,按单位目录进入相关部门的主页去查询。  相似文献   

11.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2,(11):7-7
国办划定今年政府信息公开八大领域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并下发通知要求贯彻落实。工作安排划定“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等八个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涵盖12方面内容,并要求各牵头部门于2012年10月底前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将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情况适时进行督查。  相似文献   

12.
最近,广州市首次在网上公开年度财政支出“账本”,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其网站一度因为不到半天访问者超过4万而瘫痪。与此同时,上海却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其财政预算。这也由此引发了公众对于财政公开的强烈呼吁:政府何时才能走向阳光财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完善政务公开监督考核方法,促进了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使政务公开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建立内外监督体系全力推进阳光政务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并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的协调和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也都在公开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的基础上,深化事前、事中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方面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逐步…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国务院所属部门认真规范公务接待行为,要将公务接待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15.
机关运行保障涉及财政预算、公物管理、政府采购等一系列制度。推进机关运行保障立法有利于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现机关运行保障法治化;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实现机关运行保障的现代化;有利于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现机关运行保障规范化;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有财产法律规则的澄清。机关运行保障应当坚持依法行政、精简效能、厉行节约、公开透明等基本原则,妥善设定立法调整范围,明确机关运行保障工作的管理体制,重点规范机关运行保障中行政公物的设置与利用,完善机关运行保障社会化供给的相关制度安排,确立机关运行保障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永远都不能丢弃。但是,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意识淡薄,成本观念缺乏,导致许多如水电能源浪费、三公消费浪费、错误决策浪费、庆典祭祀浪费及会议评比浪费等浪费现象的发生。究其原因在于观念错位和规范缺失。因此,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现代行政观念;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并完善财政预算体制、绩效考核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强力推进政务公开等,应成为遏制地方政府奢侈浪费现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信息点击     
《法治与社会》2015,(3):34-35
西乡人大:五项措施强化预算监督近年来,西乡县人大常委会强化对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多措并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建立制度,以制度规范预算监督。《监督法》颁布后,该县人大常委会在总结过去对财政预算工作监督的基础上,拟定了《西乡县预算审查监督办法》,经广泛征求意见后提交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该办法中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编制、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审批、非税收入监督、听取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工作报告等作了具体规定。后又根据财政综合改革的推进和财政管理的需要,增加了人大常委会审查  相似文献   

18.
推行政务公开,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把政务公开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围绕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不断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完善政务公开的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抓落实,使政务公开工作保持着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大量事实也说明,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还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健全监督保障措施,努力提高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政务公开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本刊这期特别报道了6个省、市政务公开工作的经验,供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19.
据《法制日报》近日报道,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司法公开,畅通民意沟通渠道,拓展公开范围,创新公开方式,完善公开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行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所)务公开,司法进一步走向公开透明。司法公开的范围、手段和效果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笔者认为,司法公开的全面推进和生动实践。彰显了我国司法界司法风气的开明和开放。  相似文献   

20.
论法治反腐     
法治反腐,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限制和规范公权力行使的范围、方式、手段、条件与程序,为公权力执掌者创设公开、透明和保障公正、公平的运作机制,以达成使公权力执掌者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从而逐步减少和消除腐败的目标。在法治反腐中,程序反腐是最重要的,具有最大的优势,加强程序法制是反腐的上上策。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修改《行政诉讼法》扩大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审核和公开制度、启动人大的质询监督制度以及加强和规范平面媒体和网络对腐败现象、腐败官员、腐败行为的监督是当前反腐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