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光 《瞭望》1987,(11)
在当前世界局势中,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多极化是同两极化相对而言的。世界多极化,就是在美苏两极以外,出现了更多的独立自主的力量,使两极体系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多极化的发展 美苏两极体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战后,它们在世界上划分了势力范围。在紧张的冷战对峙中,它们相继组成了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在世界上形  相似文献   

2.
华盛顿专电 美国国务卿贝克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9月23日在美国西部怀俄明州的杰克逊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谈后宣布,布什总统和戈尔巴乔夫主席将于1990年春末或夏初在美国举行两人的第一次最高级会晤。 这次被此间新闻界称之为“次最高级会谈”的美苏会谈,是从谢瓦尔德纳泽21日在华盛顿会晤布什总统开始的。而美苏五个专家工作小组——军控、人权、双边关系、地区冲突和跨国问题小组早在18日就  相似文献   

3.
彭迪  钱行 《瞭望》1987,(51)
华盛顿专电 美苏首脑在华盛顿的会晤虽已时过多日,但对这次会晤的成果和意义,各国专家学者还在议论纷纷,各有各的评价。争论的问题之一是,从这次首脑会晤看,美苏两国的政策究竟有什么变化。 据记者在华盛顿所见所闻,美国,特别是苏联,在作法上和过去比较显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南亚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以美苏为背景的冲突和对立全面趋缓,本地区固有的矛盾相对表面化、政局普遍动荡,经济发展因海湾危机而产生新的困难。 (一)南亚在美苏战略中的地位和美苏对南亚的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5,(38)
《瞭望新闻周刊》:“9·11”四年来,美国在中东似乎有很多目标,比如说理想的目标——民主改造,建立民主社会。利益目标——石油。还有地缘政治目标。从这几年来看,它的这些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李绍先:传统来讲,美国在中东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地缘政治目标,一个是石油。过去是要在地缘政治上遏制苏联,中东是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场。美苏过去经常在中东问题上对抗,冷战结柬以后,情况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对抗与争夺一直是美苏关系中的主题。进入八十年代后半期以来,美苏虽然仍在继续对话,几度出现过缓和的迹象,甚至在某些问题上接近达成裁军协议,但对抗与争夺的实质非但未有任何变化,反而越发加强,更为明显。当前,美苏出于长期、有效地发  相似文献   

7.
万光 《瞭望》1988,(42)
当今世界出现的发展变化,引起世界人们议论纷纭。 引人注目的几个趋势 一、国际对话与缓和的趋势。美苏关系进入新的缓和时期,其广度和深度都已经超过了美苏间以往的缓和时期。美苏建立了从最高级到外长直至更低官员间多层次的、频繁的、定期的对话机制。它们在裁减核军备上迈出第一步,签订了中导协议。它们在政治解决地区冲突问题上,促进有关方面在阿富汗、南部  相似文献   

8.
地拉那专电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阿利雅4月17日在阿党九届十中全会上宣布阿尔巴尼亚准备同美国和苏联恢复外交关系。他说:“考虑到形势的发展变化,(阿)同美苏复交的问题已提上日程。”“如果美苏真的如它们所说的那样改变对阿的立场,我们没有理由不欢迎。”一些观察家认为,这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里根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揭开了美苏争夺空间军事优势的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序幕。本文详细介绍了美苏新的军备竞赛的内容,指出,美苏这一正处于质的升级过程中的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美苏关于中程核武器谈判中的“零点方案”并不陌生。但正当美苏围绕着这一方案不断进行对话、力求达成协议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近又推出了关于短程核武器的“零点方案”,大幅度改变了其原先的强硬立场,使目前的美苏中程核武器谈判有可能出现新的进展。 苏联在短程核武器问题上立场的变化有一个过程。去年10月美苏首脑冰岛会晤后,美国首先提出在消除欧洲中程核武器的同时必须考虑短程核武器问题的主张,以消除苏联在这一领域拥有的“ 9:1的  相似文献   

11.
华盛顿专电 美国国务卿贝克2月7日至10日访问莫斯科,为今年6月在华盛顿举行的美苏最高级会晤作准备。 访问期间,贝克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就国际局势、东西方关系和双边合作等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单独和大组会谈。贝克还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就广泛的问题交换了意见。贝克和谢瓦尔德纳泽发表了《美苏联合声明》和《美苏关于化学武器联合声明》。双方决定,贝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开始在西欧部署新导弹之后,苏美在日内瓦举行的中程核武器谈判和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先后搁浅。两个超级大国在激烈展开宣传战的同时,加紧部署新导弹,使美苏争夺欧洲核优势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美苏争夺核优势,重点先是放在核武器的数量上,后来核武器不断更新,重点移到提高质量上。由于双方拥有的核武器数量已达到“超杀伤”的饱和状态,武器的精确度、机动性、多弹头分导技术和弹头微型化等方面已经空前改善,因而目前争夺的重点不是一般的核优势,而是转到争夺第一次核  相似文献   

13.
王纬 《瞭望》1986,(29)
巴黎专电 法国总统密特朗七月三日至十日相继对美国和苏联进行了正式访问。在对这两国的访问中,都集中讨论了裁军、欧洲安全、东西方关系和中东局势等问题,还分别就法美、法苏间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访问结果再次表明了法国坚持它的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当前美苏正在酝酿第二次首脑会晤;苏联在裁军问题上提出了“新建议”;中东问题陷入僵局;地区性冲突有增无巳;西欧国家普遍反对世界的两极化,要求欧洲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密特朗的美苏之行  相似文献   

14.
美苏之间趋于缓和的形势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产生了影响,但因亚太地区存在多种力量,而美苏在本地区的军事对峙仍继续存在,这种缓和并不能自动转化为亚太地区形势的普遍缓和,尚需有关各国进一步努力和争取。 美苏间出现新的缓和局面,其形成同两国对国家安全问题有了若干相近的新认识分不开。这就是经济安全的意义正在超过军  相似文献   

15.
华地 《瞭望》1987,(20)
最近,国际上对苏联接连提出中导和短导新建议以及美国的积极反应引起普遍关注,其中对苏美的战略意图的分析更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部分西方评论家认为,双方军备控制谈判的根本目的仍是设法限制对方优势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因此即使中导问题能达成协议,也仅仅是美苏争夺在策略上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些人认为,美苏此次接近于达成有史以来第一个削减核武器的协议,其意义不可  相似文献   

16.
万光 《瞭望》1985,(10)
美国和苏联即将于三月十二日在日内瓦开始举行关于太空武器、战略核武器和中程核武器谈判。自美苏两国外长今年一月会谈,商定举行这三项议题的谈判以来,世界各国舆论的反应概括起来是:既欢迎又警惕。 美苏两国恢复中断了一年多的核武器谈判,除了它们各自本身的需要和打算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世界各国公众舆论,包括美苏双方的盟国,都强烈要求国际对话,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裁减军备。  相似文献   

17.
美苏欧洲中程核武器谈判的第一轮已在去年十二月十七日结束。这次谈判,是里根上台后美苏首次举行的核谈判,因此引人瞩目。 争斗是由于苏联在欧洲部署SS-20导弹引起的。SS-20是一种机动导弹,可以打到整个西欧,每枚可以携带三个爆炸力为当年轰炸广岛的原子弹七倍的核弹头。目前,苏联在欧洲已经部署了近一百枚这种导弹。与此相抗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决定从一九八三年起在西欧部署五百七十二枚美制潘兴——Ⅱ式导弹和巡航导弹。这就是这次谈判的起因和焦点。 苏美在谈判前夕,互相提了不少先决条件以制约对方,但是又相继放弃了这些条件,终于坐在谈判桌旁。双方的专家当然没有多少兴趣共赏日内瓦的湖光  相似文献   

18.
哲思 睿语     
《求知》2011,(6):5-1
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 人才由磨炼而成。——蔡锷 苦是甘的代价。——谢觉哉 刀在石上磨,刀越来越快,石越来越薄。——茅盾 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夏衍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唐山地区发生七点八级强烈地震,地面建筑物几乎全部倒坍,人员伤亡十分严重。当时,一位西方记者曾经悲观地说:唐山这座城市已经从地球上抹掉了。 但是,五年后的今天,人们欣喜地看到:唐山正以巨人般地步伐,迅速地从废墟中站立起来了。一个美丽的新唐山的雏型,正在向它的主人——一百万唐山人民——招手!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专电 自从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对外政策的“新思维”以来,美苏在联合国的相互关系如同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态势一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抗不断减少,紧张关系明显缓和,相互妥协和合作日趋发展,这种状况在刚刚结束的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现得比过去两年更加突出。对于超级大国相互关系在联合国内的这种变化,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应是既欢迎又担心,近来担心的情绪似在上升。 在以往漫长的冷战年代里,美苏都把联合国作为它们争霸世界的主要战场之一,常常在表决时玩弄“你赞成、我必反对”的对抗游戏,在安理会内双方轮番使用否决权,发言中互相攻讦更是家常便饭。自1987年第42届联大以来,这种现象减少。1989年第44届联大期间美苏之间气氛平和,妥协多于争论,即便有不同意见和批评,也尽量使用温和言辞,避免刺激对方,甚至有时出现明里暗里互相支持的新局面。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在本届联大关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议题下美苏提出了加强国际和平、安全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