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村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农村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的集中体现,是新农村发展中的文化、精神力量。在新农村文化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农村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体现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农村文化凝聚力、以公共文化事业为核心的农村文化保障力、以经营性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农村文化生产力、以区域特色文化创新为核心的农村文化吸引力和以文化传播交流为核心的农村文化影响力。这五大要素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2.
“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与构成要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亮 《理论月刊》2009,(5):145-14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中国经济力量提升相伴而生的是,中国对于世界的整体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由此我国高度重视中国文化软实力问题,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那么,如何真正提升文化软实力,关键的问题在于对其内涵的把握.文化软实力研究性质上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决定了对其量化必然存在着一些理论的困境,为此,建立一种指标体系是一种尝试性的工作,确立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从而在构成要素的逻辑展开中,把握指标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3.
作为社会有机体重要构成的文化软实力虽然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与发展规律,但同时受到社会有机体多种构成要素的影响和作用。随着"世界历史"的深入发展,人类的交往进入"世界交往普遍发展的时代"。文化软实力凸显了现代社会有机体以人为本的根本特性,凸显了多层次社会生产的有机统一,也凸显了社会有机体各个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只有把文化软实力置于它与社会有机体各个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过程中,才能更加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文化软实力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区域农村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的集中体现,是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和精神力量。设计适合中国农村发展趋势且操作性强的农村文化软实力综舍评价指标体系,要在农村文化凝聚力、农村文化保障力、农村文化生产力、农村文化吸引力和农村文化影响力这五个农村文化软实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测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用以评估不同地区农村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情况与发展程度,提高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化软实力指基于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所表现出来的地区文化生产力、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它由地域历史文化、地区文化产业、城市文化品牌、城市精神等要素构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基础良好、区域中心优势突出等优势,但也存在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缺乏创新、文化供给能力不强、现代城市品牌设计缺乏等不足。提升济南文化软实力的路径包括彰显城市风格和特色、优化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丰富济南城市精神、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胡玲敏 《人民论坛》2010,(7):144-145
软实力由文化号召力、人才创造力、政府公信力等要素组成,在区域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各地区要结合本地特点,建立软实力提升的动力机制、协调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加强区域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名片,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构成民族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越来越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阵地,越来越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软实力由文化号召力、人才创造力、政府公信力等要素组成,在区域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各地区要结合本地特点,建立软实力提升的动力机制、协调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加强区域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王均 《传承》2009,(12):166-168
区域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感召力、人力素质、政府公信力及体制活力四个要素。北部湾经济区的软实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应从战略高度出发,不断挖掘文化底蕴、提高人力素质、增强政府公信力、激发体制活力来提升北部湾的区域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德贤  何伟军 《前沿》2012,(13):95-96
文化软实力是文化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等的影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的集合。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文化软实力特别影响区域群体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要对区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保持区域文化的鲜明特色;要弘扬区域文化中符合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要树立全球开放的视野,对区域文化软实力进行丰富发展,以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谭英俊 《桂海论丛》2011,27(3):90-94
从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来考察,"长株潭"政府组织规模还没有达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理想程度。传统的区划经济观念、过高的公务员福利、尚未转变到位的政府职能、稍显滞后的区域合作、非合理性的权力增长以及强大的湖湘文化等都是影响"长株潭"地方政府规模的重要因素。要构建适度的政府组织规模,地方政府要坚持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着力点,通过强化服务理念,合理定位政府角色,科学调整人员结构,严格规范公共权力,并通过构建电子政府、复合行政、生态政府等方式,不断探索政府组织规模优化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语境下,政府权力的正当性基础在于公民为更好地保障自身权利而对政府进行权力授权。我国最近发生的几起群众为维护自身权利和利益向政府下跪的事件,却反映了我国某些地区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关系的某种程度的异化。究其原因,政府权力生发和运行的委托代理机制、权力实际行使者的人性因素、权力本身的特性乃至我国的官本位的文化传统都制造了政府权力异化的空间。矫正政府权力的异化,使公民维护权益不必"下跪",就应针对上述因素作出相应努力。  相似文献   

13.
政府权力清单提出的目的是规制行政权的行使,其本质上仍然是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作为行政权的控制工具。然而政府权力清单的构建,无法协调处理好其所涉及的行政法关系及相应范畴。规制行政权行使的出路在于:对行政权行使进行"软法"上的规制,设立行政法院对行政机关是否违反"软法"进行审查;将政府权力清单定义为具有政府信息公开性、对各项公共权力进行统计的明细单,仅仅是一个"清单"。  相似文献   

14.
Ying Zhou  Sabrina Luk 《当代中国》2016,25(100):628-642
Soft power has become China’s new diplomatic tool to spread its influence in today’s changing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CIs) since 2004 to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a striking example of how the government promotes soft power through cultural means. Through the macro- and micro-level analysis of CIs, this study shows that CIs fail to increase the soft power of China because many countries regard CIs as a propaganda tool and a threat to academic freedom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It shows that China’s soft power is not so attractive in the eyes of receivers. In fact, China’s aggressive cultural initiative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Is have triggered another version of the ‘China threat’.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也要有雄厚的软实力,"软硬失衡"必然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加强软实力建设,必须在弘扬中国先进文化中聚合软实力提升的动力源,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铸就软实力提升的核心力。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廉政建设评价指标筛选科学性的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廉政建设评价指标筛选的科学性不足表现为主客观指标畸轻畸重、贪大求全、投入导向、数据处理标准化和重要指标遗漏。要提高指标筛选的科学性,必须平衡使用主客观指标,坚持结果导向,筛选关键指标,并运用数据挖掘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散杂居少数民族乡村,劳务经济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有20%-30%比例,主要从事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商业、服务行业,如经营清真食品、民族商品、民族药品等。由于受民族传统文化、语言、教育程度、谋生技能等因素影响,难以进入正规的企业就业,产业同质化,规模小,难有大作为。为此,流动散杂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需要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充分发挥劳务经济输出、输入地政府作用,利用"政府与市场"两只手,转变城市少数民族聚集区管理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民族区域联动,走市场联动之路,合理有序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流动少数民族提供良好就业、生活、培训环境,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文化软实力包括制度文化软实力和观念文化软实力两个部分,优越的政治制度本身就是制度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文化软实力特征: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也面临一些困境。只有走出困境,才能更好地展现中国政治制度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从债务规模、偿债能力和财政压力三个方面,通过均值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政府债务进行区域间和区域内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区域分布具有很大差异性。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负债率低、财政压力小,中部地区偿债能力强,西部地区债务规模增速快,东北地区偿债能力堪忧等区域特征。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空间分布特征的经济因素主要是区域经济体量、经济增速和财政赤字率。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的绩效管理,实行区域差异化的债务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鉴修 《桂海论丛》2011,(2):115-119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赢得新形势下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任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赖于卓有成效的对外宣传。文化构成了对外宣传的内容和背景,对外宣传又体现和张扬着文化。文化软实力在对外宣传中发挥效力,扩大影响,对外宣传也因文化软实力而丰富和生动。必须充分认识二者的关系,准确把握文化软实力视域中对外宣传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文明对话与交流中,形成对外宣传新格局,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