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化是当前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文化包含着"人化"和"化人"的含义,即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将自然界"人化";然后再用其经验和成果来哺育和教化人,提升人自己.通常我们将文化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大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二是中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生活.相当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范畴,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道德等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即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可以分为: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理性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和社会习俗文化等四个主要部分.三是小文化,这是专指文学艺术之类的文化,它是精神文化中的一部分."三个代表"中所讲的文化,主要是指中文化.  相似文献   

2.
王岳川 《前线》2017,(1):36-39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谋求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世界格局出现了全新走势,国际间可见的国力"硬实力"竞争正逐渐被更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因此我们要在世界视阈下重建文化自信,从而消减文化自卑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在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进程中,使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世界化,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  相似文献   

3.
钱振华 《前线》2016,(11):44-49
文化作为人类进化的载体,是人们生活的世界,是寓实践和创新于一体的客观社会化过程,文化的本质也恰恰体现于该实践过程中。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文化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人类进化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从发展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以区域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正是文化的生产力功能使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呈现出跃进的阶梯。为此,世界各国皆重视文化力建设,并适时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形成了具有相应特色和内生力的文化强国战略,已发挥出相当的文化力。  相似文献   

4.
王存刚 《学习论坛》2007,23(12):73-75
研究社会主义需要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这是由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属性即历史性和世界性所决定的。所谓历史眼光,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放到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审视和研究;所谓世界眼光,就是要超越单个国家、地区,而从全球层次上、世界体系层次上观察和研究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理解的社会文明是从哲学历史观角度对社会文明的定义,是指整个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的与精神的、经济的与文化的、政治的与其他的一切积极成果和财富的总和,是社会全面进步的总体状况和水平。其中政治成果和财富的总和就是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在政治法律理念、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组织、政治法律行为上的综合体现,大体上可分为政治法律意识文明、政治法律制度文明、政治法律行为文明。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两者之间有交叉,但不可将政治文明概念完全混同为制度文明。在阶…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同时指出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何谓政治文明 ?依法治国与政治文明具有怎样的关系 ?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1 .政治文明的内涵“文明”含义有二 :一曰文化 ;二曰人类社会的进步成果 ,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 ,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 ;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 ,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社会精神生活的进…  相似文献   

7.
建设学习型、知识型社会的口号喊了多年,而国人却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人们厌倦和逃避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如哲学、诗歌等),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却备受青睐。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重塑文化魅力,构建文化化的文明社会和文化含量高的文明生活,是当代中国学术界的神圣职责。文化化之"化"的涵义主要包含创造性进化、文明型变化、身份性强化、目的性转化和赋予性升华五个方面。创造是人的天性,人类社会是在创造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的发展目标是精神文化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即在坚实物质基础上的"文明型变化"。要建设文化化社会,衡量人的社会地位的标准应该是精神文化的优劣与高低,即文化的"身份性强化"。在社会生活中,"人是目的"具体体现为文化是目的,即"目的性转化"——使人的生活目的从侧重物质指向转化为精神文化指向。人类赋予现实物质世界及其活动以精神的意蕴和价值,即"赋予性升华",正是人的"意义赋予能力"使简单的日常生活变成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化的诗意生活。文化化社会的典型标志体现在:文化成为社会阶层划分最主要的准则;精神文化是该社会的主导性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张帅 《理论建设》2012,(2):106-107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文明是人类文化不断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1]生态文明以自然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属人的,有了人类才有了文化。文化在我国语言系统中是古已有之的词汇。其他各民族语言系统中也多有与文化对应的词汇。就概念分析而言,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泛指人类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之总和,统称文明。狭义文化特指人类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之总和,包括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两大类。文化对客观存在具有依存性、相对独立性。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旨在增强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10.
正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6人类的历史,是从野蛮蒙昧一步步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它们有着各自的特长。虽然今天不同的地区发达程度不同,文明历史的长短不一,国家亦有大小之分,但是文明之光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出,对人类的进步产生着影响,并且成为奠定我们今天发达世界的基石。要实现人类和平发展的终极理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承认文化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余谋昌 《新视野》2003,(4):64-67
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它包括人类文化的制度层次、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一系列变化。建设生态文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享发展理念实践视域的思考并不仅仅置于中国之中,而是以深邃的世界历史眼光,推进其在空间之维中跃迁和延伸,力求构建发展成果世界性共享的价值理念.从历史逻辑上,这种价值理念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从理论逻辑上,这种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逻辑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拓展的体现;从实践逻辑上,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这种价值理念付诸现实的实际举措.共享发展观的世界性表达具有价值普适性指向,是中国在推进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创举,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鲁国超 《实践》2003,(11):45-46
保山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在保山市这一行政区域内,人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及内涵的总称,其意义在于它是保山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最高成果,以及这些成果的表现形式、符号,延续、遗留下的痕迹.具体的讲,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保山境内的各少数民族较为完整的文化特色;②中原文化在保山境内与各少数民族文化长期碰撞、融合、演绎的历史及其成果;③在人类文明史上,保山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外部世界对保山的影响形成的历史现象、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6)
<正>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文明则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到一个较高阶段后所呈现出来的特有品质。从适用的范围而言,文化的内涵单纯具体,它包括所有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文明积淀和成果。而文明相对文化来说,内涵丰富抽象,它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理性精神的体现。文化和文明都代表着一种社会软实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系着社会向理性、健康、和谐方向运转。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也是激发民族和地区积极向  相似文献   

15.
书林漫步     
《理论与当代》2014,(7):53-53
《文明之光》 人类的历史,是从野蛮蒙昧一步步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它们有着各自的特长。虽然今天不同的地区发达程度不同,文明历史的长短不一,国家亦有大小之分,但是文明之光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出,对人类的进步产生着影响,并且成为奠定我们今天发达世界的基石。要实现人类和平发展的终极理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并且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6.
宗波 《红旗文稿》2012,(24):22-24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时间积淀留存下来的具有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是具有代表性和民族性的历史文化成果。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文化遗产的存在昭示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特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精神源泉和动力。一个国家或民族如若丧失了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化渊源及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按生态规律运行的人类生存方式.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范畴,生态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化现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合理继承与超越,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的坚持与发展,具体表现为崇俭抑奢、需求引导供给的物质生态文化,以人为本、自由发展的制度生态文化,天人合一、尊崇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政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力量,执政党精神是构成国家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任何一个执政党要想在解决人类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的矛盾中发挥作用、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中担当使命和责任,都必须以一定的精神文化作为自己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支撑,按照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去改造世界,影响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优良革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其走过的94年的辉煌历程中,既有浴血奋斗的历史,也有艰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文学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是一定区域的人们进行文化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中有着强大影响力的精神力量.集中反映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构成学生富于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广义上的校园文化.即一切由历届师生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校园生活方式、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正如文化人类学鼻祖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所说.文化包含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发展总是立足于世界历史舞台,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引领时代和世界发展潮流,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社会主义发展又总是立足于民族舞台,继承各民族优秀历史思想文化资源,破解民族发展难题,形成民族化的社会主义,呈现出鲜明的民族个性特色。我们只有在世界性与民族性双重向度的统一下,从纵向"历史"与横向"世界"两个层面的结合中,才能展现社会主义发展的完整图景,凸显其内在逻辑和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