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颠覆性评价,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冲突、信仰缺失。究其原因,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内容迎合了大学生的求新心理,传播渠道符合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历史认识的复杂性增添了大学生正确进行历史评价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欠佳是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重要因素。对此,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树立唯物史观指导历史评价的基本原则,揭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实质,利用各种平台进行党史国史教育建立正面防线,增加社会实践环节培养爱国爱党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2.
舒涛 《世纪桥》2024,(1):42-44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当今社会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由以往我们所熟知的传统历史虚无主义转变成为具有“软性”特点的历史虚无主义。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和颠覆历史,冲击主流价值观,破坏舆论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应认清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新的表现形式及本质,增强辨识能力,防范其危害;强化理论学习,坚持唯物史观,筑牢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防线;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再沉渣泛起,在思想上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影响与危害。青年大学生群体作为该思潮重点传播的对象与争取的群体,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袭。目前学术界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特点方面的著述较多,归纳历史虚无主义宏观危害性的成果也颇丰。但是学术界对与其相关的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研究成果相对不足,且多集中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上。以新的观察视角切入,从微观层面和受众角度拓展历史虚无主义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失为相关研究的一种新需要、新趋势,并且可以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露骨、显性、直接的历史虚无主义,由于其明目张胆、明火执仗地丑化领袖、否定革命、曲解历史,极易被人看穿识破,一经批驳便成"过街老鼠"。但是,必须看到,作为一种思潮的历史虚无主义并没有绝迹,也没有消停,而是变换了策略,变换了手法。这其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它在眼下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思想界、理论界、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领域还很活跃。其突出特点是比以往历史虚无主义乔装打扮得更为隐蔽、更为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虚无主义并非一个学术流派或一种学术观点,而是带有强烈政治倾向和政治意图的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所谓"学术研究"的主题,是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他们虚无历史的根本目的,是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了什么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方法是打着"理性反思""重新评价""还原真相""范式转换"等幌子,以主观代替客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不断地变换表现形式表达诉求,对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前,要以历史唯物主义指引历史学的科学品格,深化高校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完善历史学科建设,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善用网络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构筑起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性认知,有效预防与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7.
刘颖 《中共党史研究》2017,(12):119-121
2017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研讨会。来自中央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央党史研究室处级以上干部70余人出席会议,有16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与会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8.
李殿仁 《求是》2015,(3):48-50
<正>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也是其根脉所系、魂魄所在。尊重历史、牢记历史、以史资政,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沉渣泛起,甚至一度有蔓延之势。这股思潮不仅在理论上十分荒谬,而且在现实中危害极大。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我们的历史根基。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表现及传播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历史虚无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些年的大学生生活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丑化中国共产党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造成了部分大学生政治立场的混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疑。因此,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刻不容缓。大学生们应该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消除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为西方世界“和平演变”的武器.其破坏性早已被苏联东欧国家的剧变所证实。它承认支流.否定主流.孤立分析历史进程中的某一事件进而否定整个历史进程的特征.更是让许多专家学者直指其实质就是历史唯心主义。自赫鲁晓夫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萌芽到形成一股思潮.矛头直指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标志性的代表人物和重要事件.力图通过否定斯大林、否定列宁、否定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等来彻底摧毁苏联的历史功绩.制造俄罗斯历史的断裂带。  相似文献   

11.
朱佳木 《前线》2016,(6):4-7
正重视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和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抵制、批判,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开展同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就要认真学习和切实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究竟是一种什么思潮,是学术思潮还是政治思潮?我们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究竟是属于什么性质的斗争,是学术性的争论还是  相似文献   

12.
许海 《前线》2017,(1):65-66
<正>近年来,一些诋毁历史英雄人物,否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的言论甚嚣尘上。如针对长征胜利80周年,有人便以讹传讹,不仅怀疑"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还妄称蒋介石为红军长征"放水",污蔑红军"强拉百姓入伍",等等。诸如此类的错误言论,在思想领域造成了混乱。在此,有必要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深入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源流与实质历史虚无主义动辄以怀疑、否定的面目示人的特点,有其思想史上的渊源。远在古希腊,哲学  相似文献   

13.
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异常活跃、值得高度警惕的错误社会思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论调的批判,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包涵坚持唯物史观,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史观本质;坚持整体性历史观,反对割裂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坚持人民史观,反对英雄史观;坚持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批判和抵制"全盘西化";坚持挖掘历史价值,反对"历史虚无论"等五个方面。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有理有力地批判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多元思想文化的反向冲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隐蔽性和欺骗性、部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虚化等原因,致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滋生并传播,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校师生的政治认同,扭曲了高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削弱了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对此,高校应打造校园思想文化高地,构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网络阵地,推进高校教师加强"四史"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建设,从而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蚀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网络、微信、微博、杂志、影视中泛滥,并呈现新特征从世纪之交到现在,在思想多元化和改革开放扩大的背景下,以学术面貌为外衣,全面歪曲否定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为主要表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于新媒体,在我国流毒甚广。至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仍然是2016年度危害巨大的错误思潮,在网络、微信、微博、杂志、影视中泛滥,并呈现新特征。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15,(10)
<正>最近,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其抛出的三条主线之外,在手法与论调上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就是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重新界定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内涵、来龙去脉,并提出"马克思主义也是历史虚无主义"、"资本主义终结历史论"、"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历史发展规律不过是基督教的历史图式"等论调,把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历史认识体系,作为教条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来批判。对于历史虚无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歪曲和攻击,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驳斥,含糊不得。  相似文献   

17.
林书红 《理论导报》2014,(12):14-15
正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新媒体平台扩散、流行且呈泛滥之态势,是国际国内各种思潮交互作用的反映,其特点及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价值取向更趋明显。借助新媒体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与传统方式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虽然传播的路径不同,但是隐藏在其华丽外表下的险恶用心与价值取向却是相同的,目的都是否定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是适应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18.
正长征中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奠定及其原因,似乎是个早有定论的问题,然而,在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危害严重的现实背景下,重提这一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的毛泽东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直是思想政治领域的热点问题,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这一思潮越来越深地影响着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群体,呈现出"渗透加速,谣言开路;歪曲历史,诋毁英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特指一种主要借否定和歪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思潮。这种思潮近年来呈现出新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根源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在我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追根溯源来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从社会根源讲,它具有复杂的国际和国内背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谓"告别革命"论发表以来,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学术理论界具有很大影响的政治思潮。学术理论界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其进行了长期的批评。最近,某杂志发表了三篇文章,试图重新阐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内涵、来龙去脉和表现,重新界定历史虚无主义。这些文章的核心观点,颠覆了人们以往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体系当作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来批判。这就使我们纳闷:该杂志要把矛头指向哪里?是指向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