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中国首先提出并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今年已经发表50周年了。5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纪念这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之际,回顾其诞生的时代背景,评价其在历史上占据的地位,总结二战后国际关系实践的深刻经验教训,展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方面的重大作用,是很有意义的。一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  相似文献   

2.
信息速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深刻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性贡献和重大现实意义,强调中国将继续做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率,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3.
<正>4月22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60年前的万隆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为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发挥了重大历史性作用。新形势下,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他还就弘扬万隆精神提出3点倡议。  相似文献   

4.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评析石志夫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解决中印两国关系问题的指导原则。经过40多年中国对外关系实践和国际关系的实践检验,五项原则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汇》2001,(5):F003-F00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的提出,始于1953年12月至1954年4月中国与印度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的谈判中。当时,周恩来总理第一次提出了这五项原则.印度方面表示赞同。在此基础上,双方缔结了《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相似文献   

6.
正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在当天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习近平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  相似文献   

7.
林木 《党史博览》2012,(12):2+5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两国关于西藏地方与印度之间关系问题谈判的印度代表时,第一次提出了这五项原则,后写进了中印双方达成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序言中。1954年6月25日至29日,周恩来应邀先后对印度、缅甸进行正式访问,在与印度、缅甸发表的联合公报中,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与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的提出 日内瓦会议前后,中国政府在同西方国家逐步改善关系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同亚洲邻国的关系上,争取在新型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这种新型平等关系,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14日至15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世界五大洲12个国家的100多位政界人士和资深学者,共同探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印度和缅甸在1954年共同倡导的,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10.
叶辉 《唯实》2014,(10):16-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彰显了"三个自信"的底气,是新形势下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既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机遇、旗帜导向,也是共同使命、责任担当。立足"三个统一",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保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主要针对中国周边国家及其他亚非拉国家,但很快就明确这一原则也适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进而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更应该建立在五项原则基础之上,使和平共处原则内涵日益丰富。但是,"一边倒"的冷战体制背景很快又促使了中共认识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的国家外交纲领性政策。60年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并努力实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了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思想,进一步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适用范围推广到国内外乃至全球问题的解决,实现了这一原则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从建国之日起就确立了和平外交政策.但是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共的和平外交政策先后经历了从建国初的"一边倒"向1950年代中期乖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转变."一边倒"政策有其历史的积极意义,但也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端;从"一边倒"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选择,但"一边倒"冷战体制下的和平共处原则难免会在实践中暴露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高度,深刻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为在新形势下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砥砺崇高的党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就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深入分析了当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5,(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当前世界大势和我国改革发展大局的基础上,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谋划和重大部署,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行动指南。一、坚守共同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灵魂是价值观,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  相似文献   

18.
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各族职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自治区总工会在新形势下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新任务,也是在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9.
每月聚焦     
要闻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9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20.
<正>周恩来总理倡导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简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他在外交上的辉煌伟绩。这些原则是对旧国际秩序的彻底否定,开启了国际关系的新纪元。周总理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创者和忠实实践者,在中外国际关系史上树立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