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法制博览》2010,(9):24-24
康生重病在身,躺在家中,已自知不久于人世。此人与江青、张春桥,有着颇深的渊源。在“文革”中,康生出任“中央文革”顾问,一直是江青、张春桥的亲密伙伴。  相似文献   

2.
马克昌 《法制博览》2011,(13):64-65
江青究竟犯了多少罪?1980年12月24日上午9时至11时38分,第一审判庭对江青开庭进行法庭辩论。特别法庭庭长江华,副庭长兼第一审判庭审判长曾汉周和17名审判员出庭。审判长曾汉周主持法庭辩论。特别检察厅厅长黄火青、副厅长喻屏和5名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检察员江文起立发言,揭露江青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篡党夺权、推翻无产阶级专政的罪行,经过6次法庭调查,对被告人进行审问,出示和宣读证据、证言,  相似文献   

3.
看点     
《法制博览》2010,(11):1-1
《红都女皇》事件起始于1972年8月,美国妇女代表团访问中国,团员中有纽约州宾翰大学历史系教授维特克,要求会见江青。江青对此很感兴趣,希望维特克写一本关于她的书,把她介绍给美国人民,维特克欣然应允。  相似文献   

4.
“《红都女皇》事件”起始于1972年8月。当时有一个美国妇女代表团访问中国,成员中有一位在纽约州立宾翰顿大学教授中国现代史的副教授,名叫洛克珊·维特克,要求在中国会见江青。江青闻讯后很感兴趣,随即会见了她,并在会见中希望维特克夫人能写一本关于自己的书。以便把自己介绍给美国人民,维特克夫人欣然应允。此后,江青还带着许多助手,先是在北京。后来又到广州,与维特克夫人多次长谈,谈话的时间累计长达60多个小时。  相似文献   

5.
1968年我出差回北京,我的伯父周恩来和伯母邓颖超,突然跟我谈起了“伍豪事件”。那时候“文化大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据说,有一天红卫兵小将翻出了上海20世纪30年代刊有“伍豪启事”的旧报纸,就把这张报纸送到了中央文革小组江青手上。当时江青正想整我伯父而愁找不着“黑材料”呢,一见这张旧报纸如获至宝,便意欲借此事,谋害伯父。  相似文献   

6.
李广义 《法制博览》2010,(13):79-79
针对6期的策划——《〈红都女皇〉事件的来龙去脉》,我却听到了种种不同的声音,最离奇的要算叶永烈的说法了,叶永烈在他的号称为国内外第一本江青全传——《江青传》中说:“一九七二年七月十九日,一架波音客机降落在北京机场,一群在当时中国罕见的穿高跟鞋的女郎,走下舷梯。这是访问中国的第一个美国妇女代表团。内中有一位三十四岁的女士,  相似文献   

7.
叶永烈 《法制博览》2011,(15):52-53
庄则栋的父亲庄肇一,是上海滩首富、犹太巨商哈同的女婿。但庄则栋却不是哈同的外孙。这其中隐藏着一个怎么样的秘密?我结识庄则栋已经10年。那时候,他还没有完全走出历史的阴影,相当低调,几乎不接受采访。他能够在北京家中接受我的采访,最初是因为他的姐姐庄则君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张思之 《法制博览》2011,(17):74-77
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依法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10名主犯进行了公开审判。电视直播时,万人空巷。无数被冤屈、受迫害的人们,都期待着惩办“四人帮”,还历史一个公道。  相似文献   

9.
刘明钢 《法制博览》2011,(15):64-65
这是一桩离奇的冤案。“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之流制造了成千上万的冤假错案,此桩冤案却是发生在粉碎“四人帮”之后;而导致这飞来横祸的竟仅仅是一份延安时期写的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10.
张颖 《法制博览》2010,(11):12-15
这是我国著名外交家章文晋先生夫人张颖的文章,编人了她近年所写的主要作品。其中有些在发表之初,就引起过很大反响。如《“红都女皇”真相》,记述了“文革”期间美国女记者维特克采访江青的全过程,作者是此事的亲历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