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今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实行大江截流。为全面展示三峡工程的全貌,本刊特编发本刊记者崔士鑫的专稿。  相似文献   

2.
早在1993年11月,三峡工程动工前,卢耀如就向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生态环境保护与上游系统性工程的建议》,在这项建议里,他强调"三峡工程的兴建,不仅仅是大坝工程,而库区如何保护地质——生态环境,应当被看作关系三峡工程成败的更艰巨的工程"。三峡工程实施若干  相似文献   

3.
1994年12月14日,李鹏总理在三峡水利枢纽右岸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为葛洲坝集团揭牌,视察比合同工期提前10个月开始浇筑混凝土的纵向围堰外段第8块、第9块的充满盛大节日喜庆气氛的繁忙浇筑现场,为三峡工程建设树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95年11月8日,李鹏总理在三峡工地召开现场办公会,踏上他去年宣布开工时奠基的上纵堰外段的堰顶,亲切接见了集团公司的干部和员工,视察了沸腾的施工现场,发出了为实现1997年长江截流而奋斗的号令。值此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一周年之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加快三峡工程建设步伐,实现1997年长江截流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主体工程开工一年来的实绩 三峡工程分三期施工,一期工程五年,以1997年长江截流为标志宣告一期工程结束;二期工程六年,以2003年第一批机组发电为标志表明二期工程完毕;三期工程六年,以2009年完建为标志宣布三峡工程竣工。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建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经过18个春秋的艰苦奋斗,成功地建设了葛洲坝水利枢纽的5万名葛洲坝产业大军,以主人翁的姿态,于1992年11月12日率先重进三峡坝区,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经过两年的施工准备,为主体工程开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自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以来,三峡工程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1994年12月14日已正式开工。两年多来,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有关部门,为了支援三峡工程建设,相继成立了支援和为三峡工程服务的机构或经济实体,同时也有不少单位和个人注册开办了各种公司。这对促进三峡工程建设、搞活库区经济,  相似文献   

5.
人们说,毛泽东是三峡工程的“总设计师”周恩来是三峡工程的“总工程师”。在三峡工程这一跨世纪的世界巨型水利工程中,周恩来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三峡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最终上马建立了不朽功勋。尤其是在三峡工程的决策过程中,周恩来以一代伟人高度的科学精神和民主风范,为三峡工程的科学决策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一、20年和牵梦京,根治长江水患,这是周恩来科学决策三峡工程的们感基础早在建国之初,周恩来就很关注长江的综合治理。1950年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时,他就准备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1956年成立长江…  相似文献   

6.
在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中,移民算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的秭归县,县城和8个乡集镇都需要易地迁建,6.55万人需要搬迁安置。李鹏总理曾说过,三峡工程的关键在于移民。可见其重要,其艰难。难怪库区不少人都称移民工作为"天下第一难事"呢!近几年来,秭归库区各级人大代表为国分忧,积极投身于移民工作,献计献策,以身作则,其事迹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3,(12):22-22
1958年1月,中共中央南宁会议召开期间,毛泽东在听取了建设三峡工程的不同意见后,提出了“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并委托周恩来亲自抓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建设。 1955年,黄河流域规划已经完成,三门峡工程即将开工。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始组织中、苏专家查勘长江和三峡坝址。1956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成立,主要进行三峡工程的研究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今日文摘     
今日文摘中国三峡工程拓展国际融资渠道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提供的消息称,三峡工程将在今后适当时机向海外发行股票。三峡工程所需资金巨大,在第一批机组发电之前的2003年至2006年,动态资金每年约需120至140亿元。经专家评估,三峡工程需在海外筹...  相似文献   

9.
为了水电城的第二次振兴──宜昌市人事工作记略刘业林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三峡工程建在宜昌。1994年12月14日,随着共和国总理向世界庄严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宜昌作为全国最大的水电城,继葛洲坝工程又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然而,成事在天,谋事在...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93年11月,三峡工程动工前,卢耀如就向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地质一一生态环境保护与上游系统性工程的建议》,在这项建议里,他强调“三峡工程的兴建,不仅仅是大坝工程,而库区如何保护地质一一生态环境,应当被看作关系三峡工程成败的更艰巨的工程”。  相似文献   

11.
《时代潮》2000,(9)
1993年8月,正当全国水电施工企业群雄逐鹿三峡工程之时,中国水电三局、七局、八局的负责人坐到了一起,探讨如何以一种全新的机制实行"强强联合"进军三峡而谋"霸主"之位。这场合谋,使得我国具有7000人的大型水电施工军团——宜昌三峡工程三七八联营总公司诞生了。三七八联总进驻三峡已整整7年了。7年来,他们以投标竞争的方式承担了三峡工程40多亿元的  相似文献   

12.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10日提前5天蓄水至135米后,6月16日再次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双线五级船闸开始试通航,断航67天的长江航运开始恢复,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取得了又一胜利。三峡工程,一个民族的世纪梦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这首气势磅薄的诗词国人皆知,描绘了中华民族建造三峡工程的伟大蓝图。早在1917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相似文献   

13.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我国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功在当代,利及干秋”。它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国际影响,而且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李鹏总理多次强调:“库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三峡工程已正式开工兴建,大规模的移民工作即将开始,我们要团结战斗,开拓进取,努力圆满完成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两年来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情况与经验1993年7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审查批准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标志着三峡工程由论证转入前期施工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世纪梦想,最大限度地解除长江洪水泛滥心腹之患,提供源源不竭的巨大电能,长江蜀道变通途。由于高达2000亿元的惊天投资,可能诱发地震。以及改变生态环境等种种负面效应,几十年来,三峡工程论证和准备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而争议声也不绝于耳。有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组织专家历时3年时三峡工程进行了全面审查论证,并提交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进行投票表决,将三峡工程建设的决定权交给人民。  相似文献   

15.
在上一期里本刊介绍了三峡工程的总体规模,本期将具体介绍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效用及其在长江治理开发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兴建三峡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防洪 三峡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防洪对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而这里又正是长江防洪的重点。 为什么说三峡工程是长江防洪中的关键工程呢。首先是:只有修建三峡工程才能防止荆江地区发生毁灭性灾害。多年来,研究了各种可能方案,包括:加高现有堤防,开辟大分洪道、修建上游支流水库及干流金沙江上的水库等等,但都解决不了上述问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一项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的宏伟工程。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于1993年开始施工准备,1994年12月正式开工。正式开工1年多来,工程建设情况如何?这个问题时刻萦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的心头。  相似文献   

17.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已届周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三峡工程的全体建设者,高举“三个一流”的旗帜,克服困难,开拓前进,使工程的进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仅就一年来工程进程略作回顾,并对1996年至截流前的工程大体安排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的宜昌市的广大人民,水远也不会忘记1992年4月3日,这个令世人瞩目的日子。这一天,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要在万里长江上建起三峡大坝,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移民搬迁。这对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移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动员、组织和服务于移民搬迁,自然成了宜昌市党政领导机关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面对这一任务,宜昌市人大常委会迅速统一认识,作出反应。468名市人大代表在市人代会上一致举手通过了《关于动员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支援三峡工程建设的决议》,号召全市人民担负起支援三峡工程、服务三峡工程的特殊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经过百年魂牵梦萦,40年民主论证,10年全面建设,三峡工程的目标今天正在如期实现。“开发三峡、移民搬迁改造”为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一个创业契机。三峡工程的正式开工,意味着兴发集团的前身——兴山县化工总厂的大部分资产将在工程二期结束时被淹没,举债借贷也要提前启动迁建工程。在争取到国家启动资  相似文献   

20.
三峡工程的历史回顾罗鹤文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和民生主义对三峡工程的设想给了国内外水利专家以启示,纷纷探索三峡工程的可行性。早在1932年10月,中华民国政府建设委员会组织了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并制订了几个方案进行比较,设想在宜昌上游葛洲坝建一座装机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