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贪污贿赂案件证人出庭制度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新民 《犯罪研究》2008,(2):71-74,80
刑事诉讼证人是指除当事人以外了解案件真实情况并依法向司法机关提供证词的刑事诉讼参与人。刑事案件证人出庭是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普遍原则,但从我国近年刑事司法实践来看,贪污贿赂案件中证人出庭率偏低,严重地制约着贪污贿赂案件事实的查明及犯罪的指控。  相似文献   

2.
有问有答     
《中国监察》2012,(6):49
小李同志: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所作的陈述。收集证人证言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要注意审查证人资格。证人必须是了解案件情况,能够辨别是非并能正确表达的自然人。证人不能指定、更换和替代。2.询问证人前,要事先了解证人与案件及被调查人有无利害编辑同志:在办案中,收集证人证言应着重注意哪几个方面?读者:小李  相似文献   

3.
赵炜 《天津检察》2007,(5):47-48
在刑事诉讼中,收集证人证言的成败,往往决定着案件的成败,获取证人证言的质量高低,关系到案件质量的优劣。笔者在审查起诉工作中发现,许多案件因缺乏关键性证言严重影响案件质量,导致案件久拖不决。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办案人员询问证人时不讲究方法及策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在此就收集证人证言的方法及策略,以及与此相关的、应当注意的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求共勉。  相似文献   

4.
左宇 《人民检察》2012,(2):19-22
职务犯罪案件调取外国人证人证言应遵循国家主权原则、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恪守国际条约原则等基本原则。职务犯罪案件中取得外国人证人证言应注意程序合法、注意政治效果、注意办案安全等问题。取证过程中,要事先做好全面准备、保持询问的连续性、采用同步录音录像的方式、巧妙抓住外国证人的心理、注重办案效果和办案质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贪污贿赂案件证人不作证心态及对策李明生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局在查办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中,常常遇到证人不履行作证义务或翻证的情况,而大伤脑筋。由于目前我国对证人拒不作证或翻证的法律责任在立法上尚无规定,致使一些案件因证据不足或事实的变化而不能认定,从...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都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之所以要坚持证人出庭作证原则,是因为:(1)证人只有出庭作证,才能对其适格性进一步考察和确定。各国法律一般都规定,证人的适格性与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相结合,即通过证人的宣誓制度在法庭上确定证人是否符合证人资格。我国诉讼制度当中虽然未规定证人宣誓制度,但是,对证人资格的确定标准是是否能正确表达意志,对此当然也需要证人出庭以后加以确定。(2)证人出庭作证的证言才是真正的证人证言。证言是证人就自己所感知的案件事实向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医疗纠纷案件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现行鉴定体制尚不能适应及时公正解决或处理医疗纠纷案件,事件的要求。引发医患矛盾极端事件频见报端。患方在面临医方一高度专业化的举证资料时无所适从,对鉴定结论的质疑亦缺乏力度及依据。引入国外专家证人制度并加以本土化规范,是解决医疗纠纷案件医患双方公平质证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的核心和基础是证据。贪污贿赂案件侦查中,全面、及时地收集符合案件真实情况的证人证言,对于突破案件,戳穿狡辩,揭露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非常重要。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南于受各种不良观念和因素的影响,证人拒不作证、不如实作证,隐瞒事实,甚至捏造事实、作伪证、包庇犯罪的情况经常发生,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且有更加严重之势,已经影响和制约了检察机关反贪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证人出庭作证是直接言词原则的最基本要求,具有其他证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证人拒绝作证的现象仍比较严重,证人出庭难已成为困扰司法机关办案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对案件的侦破、查证,使有的案件难以查明真相,甚至造成放纵罪犯冤枉无辜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0.
证人是指了解案件情况并受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证的人。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出庭作证是知道案件情况的有关单位和公民对国家应尽的法定义务,但是,由于现行立法对证人出庭作证的具体程序,特别是强制作证和证人权益保障等方面的规定尚不完善,审判实践中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故作伪证等情况也不罕见,因此,不仅妨碍了人民法院的公开审判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损了法律的威严,导致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通过证据立法来规范往往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的有关法律问题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推动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进程也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中证人拒证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周 《犯罪研究》2000,(4):37-39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48条明文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这就要求证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绝作证。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证人不作证或不完全如实作证,经常困扰着刑事诉讼活动,特别是在办理贿赂犯罪案件中,由于这类案件的特点就是隐蔽性强而证人少,证人拒证轻者导致司法机关取证不到位,证据链条有缺口,案件难以突破,甚至久拖不决,影响刑事诉讼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重者导致冤假错案,给司法机关及时、准确、有效地打击犯罪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后果。因此,在当前司法机关办案实践中,执法机关强烈要求解决刑事诉讼活动中证人拒证问题,此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证人作证环境包括作证时机、地点、证人心理、取证人员的个体素质等因素。作证环境的好坏制约着取证人员取证活动的难易程度。因此,在实践中,证人作证环境的优化,是需要办案人员予以足够重现的问题。 结合办案实践,笔者以为,优化证人作证环境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是对证人取证时机的优化。恰当的作证时机应注意规避如下几种情况:1.证人为工作或事务所忙,无法脱身时。2.证人身体健康状况明显欠佳,需要诊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很多案件无法当庭质证,不仅妨碍了直接言词原则的贯彻实施,而且大大降低了诉讼效率,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冤假错案。其原因是,立法规定不明确,证人保护制度、证人补偿制度不健全。对此,我国应当尽快完善证人作证制度。证人保护及对证人的经济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4.
陈妮 《法制与社会》2010,(34):37-38
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的七大证据种类之一,它与书证等其他证据种类相互印证,对证明案件的事实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和司法活动中,对证人证言制度一直未有足够的重视,立法简陋,司法实践中法律约束力不足,致使证人拒不作证或拒不出庭作证,证人作伪证以及证人证言反复等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状况使得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证据资源显得更加匮乏。影响了当事人正当诉讼利益的实现。同时,增加了审判人员查证的负担,影响了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不利于提高审判效率和办案质量。证人证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它在民事诉讼中应有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这种不平衡状况阻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妨害了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那么,如何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呢?对此,本文试通过分析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借鉴外国的立法和司法经验,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此推进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提高办案效率,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证人出庭作证对案件审理至关重要。我国证人出庭率很低。提高我国证人出庭率就要完善证人不出庭制度,强制证人出庭制度和证人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戴正婷 《法制与社会》2011,(36):250-251
证人基本不出庭是当前法庭审理的常态,此次草案对证人出庭制度改革将减少证人出庭作证的障碍,而基层检察院公诉部门起诉案件数量较多,公诉人又缺乏当庭询问证人的经验,对未来证人出庭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判断,思考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对蓑,同时切实提高公诉队伍自身综合素质,以积极应对未来证人出庭制度改革对公诉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证人的证言对于查明案件事实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证人作证的现状不容乐观,证人履行作证义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出庭率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证人权利保障得不到落实,现有法律对于证人权利体系的构建不完善,可操作性差。要解决当前证人作证所面临的困境,必须充分重视证人权利的保障,加强对证人及其近亲属人身安全的保护是证人权利保障,完善对证人保护的可操作性,确立包括污点证人的作证豁免权制度、证人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证人免证特权制度等内容,以形成全面的证人权利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查明案情、核实证据、正确判决具有重要意义。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所感知的案件情况向法院所作的陈述,是刑事诉讼的重要证据之一,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这一制度一直流于形式,证人、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而不出庭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审判的公正性,需要进一步予以规范。证人作证难问题却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立法和司法部门,制约着新的庭审方式效能的充分发挥。因此要想最大程度上的实现司法公正,必须进一步改善当前不合理的证人制度,从立法层面上为证人制度的全面完善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9.
王理想  韩永 《法制与社会》2010,(19):138-138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类证据之一,它是指证人就其所知悉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是认定案件事实、实现公正裁判的重要依据之一。和其他言词证据一样,证人证言也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某基层院2009年度所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在已经开庭的8件案件中有4件案件出现了7人次的证人当庭不同程度的翻证现象,这些当庭翻证的证人大部分经过教育后,又当庭向法官做了如实的陈述,其中有两人因涉嫌伪证罪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在基层院自侦案件中证人当庭翻供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审判实践中,证人当庭翻证,直接影响了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对结果的裁判。为此,本文就刑事自侦案件中证人当庭翻证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全面规定了多项证人保护措施,建立了证人保护机制,这标志着我国人权事业的进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证人具有更大的特殊性,检察机关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贪污贿赂犯罪案件证人保护机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