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党刊纵览     
防止贪官“裸奔”重在综合监管 所谓“裸官”即指那些配偶、子女及财产都转移到国外,自己独身留守在国内的官员。这些官员先以经商、留学为名将妻儿弄到境外,自己则暂时留在国内以掩人耳目,一有风吹草动便溜之乎也。  相似文献   

2.
有资料说,目前国家官员用公款豪赌的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参赌官员已从企事业单位发展到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级别越来越高;赌博行为已从偷偷摸摸发展到公开无忌;赌博地点已从国内发展到境外周边国家和地区;赌资已从个人私款发展到挪用贪占公款。仅针对中国人赌博在我境外设立的赌博网点约有200多个,吞噬资金达140亿美元。赌博特别是官员赌博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对贪官而言,大吃上瘾、海喝上瘾、狂嫖上瘾,虽经惩治,不但瘾头未减,近几年反倒又增添了滥赌的瘾头。如此算来,吃喝嫖赌之于贪官,可以说一样不缺了。贪官为何赌博上瘾?他们吃…  相似文献   

3.
锐辞     
贪官色官的腐败歪理 细数贪官色官的腐败理由,不一而足,"没有最牛,只有更牛"。它说明一些官员"官念"扭曲、信仰迷失。不单是"贪官"这样,"准贪官"也是这样,他们的"后备军"不乏类似思维,应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4.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05,(22)
贪官追逃难已成反腐瓶颈调查表明,近几年我国外逃官员大约为4000人,携走资金约500亿美元,但被遣返并追回财产的只占很少比例。众多贪官外逃,遣返困难,已成为国内反腐败的瓶颈。统计表明,自1998年至去年8月,中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嫌疑人中,已知潜逃境外的有271人,而5年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4):18-19
俄罗斯尉家杜马日前通过了禁止官员在国外拥有不动产和银行账户的法案。该法案禁止各级公务员、军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在境外的外国银行拥有或开设账户,禁止其在国外拥有或购置不动产,  相似文献   

6.
贪与贫,字相似,意迥异。从古至今,人们把官员分为贪官、贫官两大类。贪官为千夫所指,贫官受世人传颂。 为官不能贪。"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贪是万恶之源。近年来,有些人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奉行"当官就是为了发财"的信条,将权力看作是谋取私利的工具,让权力成为捞取钱财的手段。在他们心目中,为官"固穷"则成了穷酸、迂腐、窝囊的代名词,往往意味着没本事、没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一些拥有公职身份的贪官外逃事件频频触动公众神经。今年7月,公安部启动"猎狐2014"境外追逃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有88名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被缉捕回国,其中10年以上逃犯11名。外逃贪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案发后仓皇出逃,一类则是经过精心谋划后伺机出逃。前一种因为准备相对不足,所以案发后追逃成功率较高;后一种相对而言更难追逃,但他们的谋划并不难被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内的"打虎"与国外的"猎狐",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行为人将不义之财转移至境外的事件屡有发生,这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文章从贪官携款潜逃境外的特点谈起,分析了造成贪官携款潜逃境外的原因,提出预防和打击贪官携款潜逃境外必须完善国内法的相关规定,完善财产申报制度,积极推进金融、外汇管理部门资金管理的制度建设,加强护照、签证等出境证件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借鉴     
《先锋队》2012,(30):14-15
俄罗斯防"裸官"新招:官员子女或被禁止出国留学为防止官员腐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对公务员实施一系列限制。而此前,关于官员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必须申报收入的立法已经生效,禁止官员在国外购买不动产和存款的提案也表明政府要在反腐上采取更严格的措施。监管官员及议员境外资产8月初,俄罗斯全国进入夏季休假,然而俄国家杜马部分议员却仍在不停歇地工作。他们针对俄罗斯官员的境外资产"开刀",吹响反腐、反贪的"战斗号角",并为此提出了新的立法倡议。在不到  相似文献   

10.
当下"官员外逃"已成为凸显的腐败符号,"贪官外逃"现象频发,并有蔓延之态势。"贪官外逃"在国内外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贪官外逃"的滥觞,以官员财产申报等制度建设为先导,积极构建封堵"贪官外逃"的监控网络,以形成阻隔"贪官外逃"的天罗地网,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体现了强烈的实践需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腐败官员外逃方式有很多种,有持本人护照,打着出国考察的招牌冠冕堂皇地“出访”到国外,有利用假护照、假签证“混”出境的,有躲在车厢、船里偷渡出去的,也有亡命之徒游泳流窜出海的。这些腐败官员的不义之财“出境”方式也不同。一部分是通过虚假海外投资,或外贸合同,将大额非法资金打着政府款的旗号流出境,也有的腐败官员利用子女、家属、亲戚在国外的便利,将赃款带过去,也有的直接在国外受贿,境外的行贿人就将赃款直接存入受贿人的账下。现在金融业已经全球化、电子化,一些腐败分子通过网络可以直接把钱存入国外的账号里,况,,且中…  相似文献   

12.
张玉胜 《先锋队》2013,(10):35-35
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修身养性,以达到明理知耻的精神境界,这不仅契合了习总书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一贯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增强定力、抵御诱惑、拒腐防变的素质要求。为此,领导干部必须谨记"三戒"。一要"戒贪"。民众习惯把腐败官员斥之为"贪官",足见贪欲的为害之烈和不得人心。"贪者"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贪权,二是贪财,三是贪色。拥权便贪、一贪就"淫",已成堕落官员的人生三部曲。其实,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公职人员中的"裸官"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裸官"特指那些配偶及子女均在国外定居或加入外国国籍或取得国外永久居留权,而其独身在国内担任领导职务的官员。现今的"裸官",一般有三类:第一类是到国外留学,把配偶和子女都带到国外,最后自己学业有成回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允许出境人员携带的资金有 限,那么,贪官是如何把巨额国家财产 弄到境外豪赌的呢? 专家认为,其手法隐蔽多样:一是 虚假投资或虚假贷款,即以海外投资或 对外贷款名义,将资金转入海外"空壳" 公司账户,事后以投资失败或对方公司 破产等名义,把在赌博中输的钱款变成 呆账或坏账,使国有资产隐性流失。二  相似文献   

15.
刘伟民 《世纪桥》2007,(12):30-30
学习型的社会一定要有学习型的官员。学习型的官员仅仅以学位说话是不够的,官员的内涵和风采有时还就是靠"说话"来展示。官员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严羽 《当代党员》2007,(7):58-59
最近,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涉嫌重婚罪一案在北京首次开庭。在中国腐败官员名单上,邱晓华是第一个因涉嫌重婚罪被追究的省部级高官。据悉,除了涉嫌重婚罪,有关部门还查出邱晓华与多名妇女通奸,并在境外涉及色情活动。纪检部门有关人士表示,邱晓华被查处,表明官员生活圈已纳入中央反腐视野。把脉近年来被查处的众多腐败分子,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现象:贪官好色,色促官贪——  相似文献   

17.
裸官,是指那些将妻子或子女等移居国(境)外,钱财也带到国(境)外,而自己一人留在国(境)内的官员。这些年来,裸官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些裸官竟至成功外逃,从裸官变成了逃官。裸官的出现,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反腐败力度越来越强,使贪官惶惶不可终日,  相似文献   

18.
陈友贵 《学习月刊》2014,(18):113-113
十八大以来,中央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处理了众多的贪官。心理专家在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后,对这些官员走向犯罪原因进行心理分析,认为大部分官员走上腐败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心理绑架"。一、心理绑架的形成与发展心理绑架和暴力绑架一样,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不过,在具体的心理绑架形成与发展阶段上,心理绑架则是软性、渐进式的,不必动一刀一枪,就用一句广为人知的比喻来说,类似"温水煮青娃"。  相似文献   

19.
人文荟萃     
□贪官多疾患日本有一位医学心理学家,将50-60岁的483名被指控有贪污受贿行为的官员,与同数量、同年龄段廉洁官员进行了为期10年的对比研究,发现前者患心肌梗塞、高血压、脑溢血、过敏症、神经衰弱、精神疾病的比例高达60%,而后者仅有16%。研究表明,贪官多疾患与其承受过重的精神压力有关。一、贪官钱多,但来路不正,一旦败露,便会身败名裂,丢失饭碗和金钱,甚至受到法律的严惩。他们怕东窗事发,因而忧心忡忡,生活失却了安全感。二、每当反贪部门有什么举动,贪官们情绪紧张,一旦和自己有瓜葛的人被立案查处,他…  相似文献   

20.
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是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目标,在APEC等国际组织强力支持下的"猎狐行动"已驶入快车道,很多潜逃境外的腐败分子正逐步被收入法网。反腐败斗争要实现"境内筑堤、境外织网",就应尽快建立外逃贪官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使其发挥威慑和惩治外逃贪官的作用。外逃贪官缺席审判程序的设置。首先,对立案前贪官已经外逃的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