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耿振善  董月 《人民法治》2018,(12):54-57
张晋藩,1930年出生,辽宁沈阳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新中国法律史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制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52年至198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至今,在中国政法大学从事中国法制史教学与研究工...  相似文献   

2.
《法律科学》2008,(5):F0002-F0002
汪世荣,男,1965年4月生,甘肃省陇西县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科研处处长。1984—1991年在西北政法学院学习,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1991年考取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法律史学家张晋藩教授,1994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94年7月起任教于西北政法学院,1997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2月起担任法律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4月一2003年11月担任法学一系副主任。2002年12月起担任西北政法学院法律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2003年11月起被聘为学校科研处处长。  相似文献   

3.
《中国检察官》2014,(1):F0002-F0002
正石少侠,男,1952年8月生,辽宁省庄河市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1982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并留校任教,曾任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院长。2000年8月至2012年10月,历任国家检察官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兼院长、党委书记;现任国家检察官学院二级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导师、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石少侠教授的教学科研主要领域为商法学  相似文献   

4.
曹明德教授     
《法学杂志》2013,(1):4
曹明德,男,安徽庐江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环境科学协会环境法学会副会长,中华环保联合会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重庆南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5年),"第五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制系统科学研究会和中山大学法治系统工程学会联合发起的全国首次法制系统科学讨论会于四月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各政法院校、大学法律系、政法机关以及系统工程理论研究部门等五十四个单位的一百余名代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晋藩主持了开幕式。司法部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邹瑜致开幕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张友渔、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中国法学会  相似文献   

6.
丁伟,1958年1月出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担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第三届中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首届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等称号。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学》2013,(2):2
<正>2013年1月31日,《中国法学》杂志编委会扩大会议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杂志编委会主任周成奎主持了会议。出席会议的编委有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铭暄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张晋藩教授、社科院法学所李林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应松  相似文献   

8.
刘佳 《检察风云》2013,(8):36-38
顾功耘,1957年7月生,江苏靖江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律研究院院长,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顾功耘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商  相似文献   

9.
《法律科学》2014,(4):F0003-F0003
李万强,1971年生,山西芮城人。现任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教授(三级岗位)、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厦门大学法学院工作,任讲师、硕士生导师。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在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02,(7):19-23
夏的晚上,应中国政法大学准律师协会邀请,由本社总编刘桂明组织策划并主持的“三大卫三人谈”即“法学、法律实践暨中国司法改革”论坛在中国政法大学大礼堂举行。会上,北京大学法学院法理学博士生导师贺卫方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博士生导师张卫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博士生导师陈卫东教授,对各自经历的学术之路和目前从事的法学研究方向及其对中国司法改革的主张,均作了精彩而独到的介绍和阐述,既言之有物,又妙语连珠,因而博得了到会2000余师生的阵阵掌声。主持人趁机又为他们的演讲作了很好的“调度”…  相似文献   

11.
重要启事     
《行政法学研究》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首家部门法杂志 ,是面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级人大法制工作机构、政府法制、监察部门、法院行政审判庭、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机构和公安、工商、税务、土地管理、环保等行政执法部门的专业期刊。本刊由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应松年教授任编辑委员会主任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马怀德教授任主编。本刊已被列为“法律类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CSSCI)期刊” ,并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和“中国期刊网”。…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生活》2012,(19):16-18
背景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又称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8年10月。该中心是经中国政法大学批准、司法部备案的环境资源法研究机构和民间环境保护团体。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灿发任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3.
四省区“侦查讯问程序改革”调研报告(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河南省焦作市公安局解放分局、甘肃省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共同合作在该三个基层公安机关进行“建立讯问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录音、录像制度(试验)项目”之后,2006年7—8月间.课题组分成四个组先后到浙江、黑龙江、安徽、新疆等四省区进行了“侦查讯问程序改革”调研活动。本课题组主持人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樊崇义.主要成员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永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宇冠。  相似文献   

14.
继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河南省焦作市公安局解放分局、甘肃省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共同合作在该三个基层公安机关进行“建立讯问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录音、录像制度(试验)项目”之后,2006年7—8月间.课题组分成四个组先后到浙江、黑龙江、安徽、新疆等四省区进行了“侦查讯问程序改革”调研活动,.本课题组主持人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樊崇义.主要成员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永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宇冠。  相似文献   

15.
刘亚 《方圆》2024,(7):10-17
<正>在中国法律史上,张晋藩做的是“但开风气”的工作,却自谦“不为先”。“不自满、不偷懒”是他做学问的座右铭春三月,芳菲盛,万物生。3月20日春分,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家中,新中国法律史学奠基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向《方圆》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法史人生。尽管已是94岁高龄,但张晋藩精神矍铄,腿脚灵便,思路清晰,记忆力极好,谈及过往神采飞扬,记者仍能在交谈中感受到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与魄力。  相似文献   

16.
李仁真教授,1956年3月生,湖北松滋人,法学博士。1977年考入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1981年法律专业本科毕业,1984年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自1985年2月起先后在武汉大学管理学院、法学院任教,1989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在职攻读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5月晋升教授。在1997年-1998年间,在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任客座教授;1998年底英国杜伦大学法律系短期访问学者。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法学系主任,兼任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李仁真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法特别是国…  相似文献   

17.
正李万强,1971年生,山西芮城人。现任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教授(三级岗位)、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厦门大学法学院工作,任讲师、硕士生导师。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在美国耶鲁大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以人为本”四人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旺洪(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非常高兴在这个“五一”长假期间有幸请到了我国四位著名的法学家,他们是——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张文显教授;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李龙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吕世伦教授;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教授。今天,四位著名法学家共同给我们开设一个四人谈,主题是“‘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下面请四位专家用现代法哲学的理念和方法来解读“以人为本”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时建中教授     
《法学杂志》2018,(12):F0002-F0002
时建中,1964年10月生,河北康保人,1994年、1998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取得经济法专业法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1998年9月留校任教,2003年9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4年10月被聘为经济法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专家、商务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贸易与竞争政策议题谈判专家咨询组成员(召集人)。  相似文献   

20.
白晟 《比较法研究》2011,(1):123-132
<正>潘汉典先生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顾问、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顾问等职,于2001年被中国政法大学授予"学科建设开创者"荣誉称号。潘先生从1948年开始任上海光华大学副教授兼东吴大学副教授,先后辗转上海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治法律学会、中国社科院及中国政法大学,迄今已从教六十三周年。潘先生为人低调,极少谈论自己。就连上个世纪80年代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