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观照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弊端和缺失之时,容易向前看或是向后看。向前看,就是要求我们全盘接纳现代化的内在规定与时代特质即现代性,认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用不断地发展来解决;向后看,要求我们反观现代性问题时,回到传统并希冀用传统文化解决现代性问题。现代与传统,这对中国人纠结了上百年的二律背反,矛盾乎?冲突乎?本文从社会哲学理论话语视角看,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能简单割裂历史与传统,而是在秉持现代性先进理念的同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性基因,融合时代特点,整合社会发展的实践要求,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时代危机找到真正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开始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颠覆性的。但网络毕竟是新生事物,网络文化在表层颠覆了传统文化,而在深层却与传统文化发生了融合。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补融合既是百年中国的历史选择,也是两者在价值等层面具有深层的契合性,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结果。面对新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时代赋予了两者新内涵,特别是在“国学热”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更应理性地审视两者融合的历史脉络,不简单或随意地比附,在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注定在中国这方水土上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两者的融合也将在深广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践中迸发出更绚烂的火花。诚然,始终拥护共产党,致力于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科学路径,使儒家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并坚定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濡以沫,才能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法律文化,但这些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激烈冲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型。在思想观念方面要增强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在法律属性方面要促进从公法化到私法化的改变,在法律体系方面要实现以刑为中心到以民为中心的变革,在法律价值方面要从国家本位转变为个人本位。只有法律文化成功转型,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国家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符合时代要求的体现。笔者认为,当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应该利用当前优越的课程条件,积极挖掘和利用当前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坚持创新、继承、批判的原则,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渠道,更好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7.
产业发展趋势:现代-虚拟-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运行有其自身特征,把握产业发展态势,遵循产业活动内在规律,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认为,从世界范围看,产业发展趋势可概括为现代、虚拟、融合.如果说"现代"表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虚拟"展示核心竞争力,"融合"体现产业的渗透力,那么,把握现代产业发展的走势,其精髓就在于发展高新技术、促进自主创新、扶持产业集成.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大国的崛起一定与文化价值支撑有关,中国的崛起同样需要价值观的支撑。本文认为,中华传统价值观中天人合一、民本、和为贵、和而不同、中庸、乐群、均富、信义等思想是历经几千年变迁和社会实践而被证明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精神财富,完全可以成为具有共同性的价值观念,为中国崛起提供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 ,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永远是其不可或缺并起决定作用的内源力 ,因此 ,如何看待自己的传统法律文化 ,如何将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实现科学合理的承接 ,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型法制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 ,本文试从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的角度 ,找寻传统法律文化中对中国法治化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并就此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工具理性科技文化与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是寻求达到理性世界秩序的两种不同方式。然而,它们存在着创新性与保守性、发展性与稳定性、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冲突。此外,现代科技文化片面追求工具理性,使现代人和生活功利化、物本化。所以,有必要增进二者的融合,包括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科技和伦理的互动与平衡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的养分,对现代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提高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传统以显著的方式影响了邓小平的理论旨趣。在现代性观念谱系的选择中,邓小平重新评估了现代性民主与法制观念的进步意义。对以理性为支柱的现代性科学精神的重新弘扬,确立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邓小平理论向现代性传统回瞻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技术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在以多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手段的冲击下日显衰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论哪一种方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一性。因此从实际出发,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可以进行两种教学方法的融合,以达到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法律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面临着从清末法制变革以来又一次大规模的法律变革,我们都希望中国在短期内全面完成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型.近年来中国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成文法,在立法速度和数量上是值得夸耀的,但是我们发现这些现代的法律还不能很好地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所形成的观念、意识较之表面的法律制度更不易改变,转变的过程也更加艰难.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法律传统冲突的根本所在,力图从宏观的角度来探索中西法律传统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中实现了融合,并最终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党的四代领导集体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真知灼见的理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16.
五千年中华文明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公务员精神的重要渊源."贵和"、"知耻"、"信"、"义"、"内省"、"慎独"、"先天下忧"等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深深内化为现代公务员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国公务员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近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组织制度和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 ,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化的过程 ,也逐步探索和建立了中国新文化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现代转型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河北文化追求的现代性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公正的现代性,文化主体对河北传统文化的自觉认知是文化现代建构的基础,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是行河北文化的现代建构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价值契合之处,两者之间的价值契合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且促进了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现代性转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理念,成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人的现代化与人格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对传统人格进行历史分析与现代性反思,其结论是以时代精神与现代和谐理念塑造现代人格,实现传统人格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