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工农业生产十分落后老撾地處亚热帶,是一个资源丰富,自然條件良好的國家。但因長期遭受法國殖民統治的結果,經济却十分落后,工農業生產很不發達。農業是老撾國民經济中的主要部分,全國人口90%从事农業。耕种面積90万公頃,佔全国土地面積231.400平方公里的8%。主要農業区是在湄公河  相似文献   

2.
近年來,印度尼西亚石油產量剧烈上升。1950年的產量首次超過了战前水平。德士古石油公司在东苏門答腊經營的新油田開始生產后,產量一直在增長。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增長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去年,巴基斯坦經濟中的工業部份有着显著的全面的发展。由于政府在各方面提供了很多利便,因此鼓励了本國以及外國投資者在這方面的工業活动。1959年,工業產量達到了新的紀錄,指數是188.4(暫定数),而1958年則為161.4。  相似文献   

4.
农业 泰国是一个落后的農业国,農业是其国民經济的主導部門:国内从事農业的人口占独立谋生人口的85%。侭管農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然而,它的内部结构却僅由两种商品——大米和橡胶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泰國農業部估計在1954年開垦了2千万英亩荒地。至1958年末,大米播種面積增加了25%,其他农作物的种植面積則增加了46%,并且可以把另外的5百万至1千万英亩土地投入生產。  相似文献   

6.
在1951年正式采取第一个五年計划以前,印度并沒有一个适当和完整的經濟計划。英国對于印度的經濟發展可說是漠不關心的。英國統治印度的末期,曾经試图采取有限度的經济發展計划。例如在1905年,曾分别設置帝國工商部;邦政府方面也紛紛提出他們的工業計划,要求中央政府給予协助和指導。應当指出,一般享有特权的英国人却非常反  相似文献   

7.
緬甸的經济状况在1963年中有所改善。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增长了,尤其是主要农作物——大米的产量增加了七十万吨。 1962/63財政年度的国家总产值比1961/62年度墳加了8.2%,超过1938/39年度的21%。 农业是緬甸經济的主要部門,約佔全国总产值的70—80%。农产品,首先是大米的出  相似文献   

8.
1.概覽亚洲及远东地区國家的農業計划工作,是在这个地区對粮食及各種農產品的需要逐步增長这一背景下進行的。僅僅是人口急速增加这一事实,便要求經常增加供應。此外,按每人計算的需要水平,也因为这个地区的城市化和按人口計算的收入增加而上升了。同时,日益發展的工业亦不断增加了對農產品原料的需求量。對大多數國家來說,農产品  相似文献   

9.
印度尼西亚基本上是一个農业經濟的國家。它的九千万居民中有四分之三依靠農業為生。國民总产值的55%來自农業。自战前以來,印度尼西亚農產品在出口中的比重雖一般在下降,礦产品出口的比重在上升,但是1959年農產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仍然占着66%。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的輸入貿易中国在印度尼西亚的經濟地位是比在任何一个方都稳固的。在印度尼西亚紡织品市場上,曾經地名列第三位竞爭者的印度,完全由于商业上的竞爭,在印度尼西亚市塲上取得的地位,但到1958年中,儘管印度在紡織品貿易上尽了各种的努力,大部分还是退出了印度尼西亚市塲。1955年印度的棉花比大多數国家貴(日本除外),但現在印度棉花則比其他国家便宜,特別是比中国便宜約8%。但印度排擠不掉其他竞争国家。印度尼西亚的东南亚国家輸入份额中的比重,从1955年的15%降低到1958年上半年的3.7%—1958年的全年統計數字尚无法取得——而中国的比重則从5.3%增到12.8%(请参看表一)。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國家垄断了印度尼西亚的石油生产几乎一个世紀以后,印度尼西亚人現在重新經營石油企業。自1949年12月27日荷兰把政权移交給印度尼西亚政府以來,印度尼西亚政府在西方石油公司——荷印石油公司中拥有了一半的股份,并且它也一直在設法開采原屬于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在北苏門答腊的油田。荷印石油司公現在在印度尼西亚油礦  相似文献   

12.
印度第三个五年計划多少給人有點扫兴,那就是對这个計划注意的那一部份人。当第一个五年計划公布时,大家認為是一件很新奇的事,因此對它都很注意。第二个五年計划是由著名的經濟專家草拟的,并且宣布將准備一个有广泛基礎的工業建設,所以也引起了人民的兴趣。結果,這兩个計划沒有給予人民以愉快和希望,因此,不幸的是印度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没有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政府首席部長朱安达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廿八日向国內外記者說明,根据一九六一年所进行的戶口調查結果,当前印度尼西亚人口總數是九千五百八十八万九千人,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美国和巴基斯坦,居世界第六位。印度尼西亚人口每年的增長率为百分之二点三,到今年年底人口總數將增加到一亿左右。而上述的數字僅僅是暫时性的,因有些地区的數字尚未包括在內。  相似文献   

14.
印尼是一个由三千多个岛屿组成的东南亚國家。1959年全国人口達8,960万人,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為1.5%到2%。全國土地面積為19,043万公頃,耕地只有1,300万公頃,按1953年人口平均,每人拥有耕地2.5亩。印尼的气候屬于热帶,全國平均溫度为攝氏26度,降雨量平均在2,000公厘以上。河流众多,土地肥沃,農作物生長每年可種三茬。  相似文献   

15.
黄菩生是香港香江書院經济学教授,对香港的經济問題曾在“远东經济評論”发表过一些文章;而这篇文章,是于1958年5月15日在香港大学政治經济学系現代中国研究班的講述,內容謬誤之处甚多,譯文略有刪节,可供研究香港經济問題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58年是印度尼西亚在政治上、經济上困难加重的一年。在政治上一触卽发的西伊里安問題的爭執和对付1957年底公开爆发的外岛叛乱所作的軍事努力,牵引了印度尼西亚官员們的注意。在此期間,政府的財政赤字增加了,消费品价格上涨了,国家的外汇储备削弱了。財政收入每况愈下,经費开支愈来愈增,收支差額日益扩大,特别是在上半年,使加速了的通貨膨胀更为加剧,有如火上添油,全国大部分地區都感到嚴重的經濟恶化。  相似文献   

17.
达篇文章是联合国亚州远东經济委員会1957年度的調查报告,將印度的第一个五年計划和第二个五年計划的实施作了一些比較和說明,可供研究印度問題特別是研究經济問題者的参攷。但应指出,印度走的所謂“社会主义道路”及其采取的“国营經济”措施,在发展民族独立經济方面虽有它的进步的一面,但與社会主义国家經济却有本质的不同。同時,也不可能导致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极富庶的国家,国土總面積是190.4万多平方公里,根据1961年普查統計有9,588万多人口。 从1602年以后的340多年期間,印度尼西亚淪为殖民地。由于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印度尼西亚成为經济不发达的殖民地农业国。五分之一的經过选  相似文献   

19.
战前及战后     
前几年,政府办的菲律賓銀行曾邀請前希特拉財政部部長希雅耳馬爾·薩哈特博士(Dr. Hjalmar Schacht)前来菲律賓訪問。当时菲律宾正在多方設法从美国及美元地区以外的国家获得外国貸款,以增加美国銀行团所給予这个国家数目不多的財政協助。作为西德銀行团領袖的薩哈特博士的被邀請,显然是要他来观察一下菲律宾的經济情况,好让他  相似文献   

20.
1、原料的輸出 众所周知,东南亚各国的經济和国际收支,是大大受到特定的原料的輸出价格、輸出數量、生产状况等等所影响。这里所指的原料是在輸出上占大部分的大米、橡胶、錫、植物油、茶、棉花、黄蔴等等。 第1表所表明的是占各国输出總額的主要原料(原油除外)的比重。 關于1961年上半年所表明的平均比重中,除了工业比較增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