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世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声音,内心的真诚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无限的动听。  相似文献   

2.
慈善快乐     
《中国残疾人》2009,(9):7-7
前几日,我去了一趟台湾,采访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在台湾的学术交流活动。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看,然后来讲述我眼中的台湾。然而短短的9天,若谈人文、谈理念,对我是一个太心虚的命题。所以,在这个“稀有版面”,我还是老老实实记录下我在台湾接触的一些人、一些事。这些人和事,让“慈善”这个词在我眼前活脱脱地跳动,快乐,并充满教益。  相似文献   

3.
吴师 《两岸关系》2010,(5):28-30
海西,一个带着鲜明当代感召力,让人信心鼓舞、充满期待的名字。5月8日,在海西发展北京座谈会上,“海西”这个名字被一次次提起。与会人士用自己的雄才和智慧,为海西发展建言献策。在大家眼中,“海西”正像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向着两岸携手发展的美好未来加速奔跑着……  相似文献   

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是20世纪30年代乌克兰革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写,小说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这个形象、其生活原型就是作者本人。小说中的保尔形象,从40年代起,就影响着我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直到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北京举办的“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群众投票评选活动,这本小说仍旧名列榜首。现在,一部新近从小说改编、并与小说同名的大型电视剧(由中国人策划、投资、编导。制作而由乌克兰人担任演员),又同广大观众见面了。值此世纪之交,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国际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格局,让保尔形象…  相似文献   

5.
长篇小说《曾在天涯》(阎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试图把文学当作一种价值的选择方式和生命思考方式,这在海外题材创作中,是很少见的,小说拓宽了海外题材创作的领域,在文学意义上构成了独特的景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将小说称之为“大陆留学文学的第二代作品”。小说的核心问题,是对个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这种思考,是现代人自我意识的焦点。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与世界的关系如何?我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何在?我能够做什么而这对世界又有什么意义?我是否应该或者是否可能去追求超越自我生存需求的价值?在…  相似文献   

6.
镜像     
《小康》2020,(23)
正(图1)昆虫相机7月20日,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微型无线可操控摄像机,它可以搭载在昆虫身上,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蚁人眼中的世界。这个摄像头安装在一个可以旋转60度的机械臂上,以每秒1到5帧的速度向智能手机传输视频,允许观看者捕获高分辨率图像、全景拍摄或跟踪移动的对象,且消耗最小的能量。  相似文献   

7.
《松州》2017,(3)
<正>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世界,称之为"世界观",这是哲学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一个人应该有怎样的世界观,作为哲学家尤其是人生哲学家的庄子,不能不对此做出回答。在笔者看来,《齐物论》所阐释的,就是庄子的基本世界观。但毕竟,在人们眼中世界是一个价值的世界,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取决于一个人内心的状态与水平。所以,在阐述"世界观"之前,作者先告诉了人们,什么是"天籁"。  相似文献   

8.
刘锴 《广东民政》2011,(4):40-40
我年少时,觉得这个世界很大很大,便一门心思想着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走上社会后,目不暇接地打量眼中的尘世,恨不得一口气将这个光怪陆离的大干世界吞下肚去。临近中年,却突然问“万丈雄心齐消退”,不再向往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而是由衷地倾慕起儿时的田园生活来: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障世界》2005,(9):19-20
王小波——个独一无二的名字.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过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被无数青年自愿充当“门下走狗。”他的小说为人们贡献了迄今为止现代汉语小说所能达到的最高的阅读快感,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别样的世界,他的杂文以闪光的幽默和智慧向人们提示了另一种人生境界,他让读者看到了一一条通向智慧生活的路途,他孩子般的天真的表情,让人们情不自禁地把赞美和喜爱送给他。他那么真实平常,那么纯粹无争,那么让心怀不轨的写作者相形见绌,他比很多人都更懂得生活的真义和本质。  相似文献   

10.
奔涌不息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宛若并列悬挂的三幅圣洁的哈达,从青藏高原这位大自然圣洁神女胸前直垂,蜿蜓穿行于藏、川、滇三省区毗邻的横断山系峻岭深谷。她不仅具备地球上绝无仅有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同时蕴藏有独具神韵的人类精神文化瑰宝。在这片由三江溽染浸润的土地上,正如大自然的气温、植被呈垂直立体分布奇观,民族文化也总在闪烁着在地球上其他角落难能目击的种种亮丽异彩。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独特的。在这里,我们请了三个长期从事于民族文化调查研究的作者,让他们述说自己眼中的三江并流……  相似文献   

11.
徐树铮:现实中的“荆生”?——兼谈五四新文化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守旧派代表人物林纾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影射攻击陈独秀、钱玄同、胡适等新文化人士。小说的主人公“荆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时一个迷恋旧文化、手握重权的军阀政客徐树铮?小说是在暗指?是在求援?  相似文献   

12.
李漠 《小康》2008,(9):30-33
无疑,这个夏天属于北京。 2008年8月8日晚上,在那个让世界为之震撼的开幕式上演之后,世界人民的北京奥运狂欢之旅宣告开始。 这是体育盛会,这是世界人民的节日。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和肤色,无论贫富,以不同的方式,他们将在这里渡过一个悠长激荡的奥林匹克狂欢节。  相似文献   

13.
儿童眼中的世界虞向军拥有一台照相机,在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中已变得极为普遍,众多的家庭可以有条件让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使用摄影这一手段表现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为了更好地给孩子们一个学习摄影的机会,本刊去年和上海锦江集团为纪念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诞辰100周...  相似文献   

14.
金庸先生曾说:武侠小说就是成人世界里的童话。可是武侠、江湖毕竟是小说中的虚拟世界,现实生活中难描难画。有一位西北姑娘,却开了一家“金庸侠客岛”酒吧,以金庸小说中的江湖和大侠作为酒吧的主题,让正在做着童话梦的成年人圆了梦想!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的故事是我们从小就听熟了的,在这本成书于明朝中期的小说中,吴承恩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去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让许多人不明白的是:吴承恩在书中为什么让唐僧做这个团队的领导呢?  相似文献   

16.
虽然因特网的狂热遭到了猛烈的打击,但这并不妨碍美国的商校申明自己在新经济中的权利。看看下面的例子: 5年前,范德比尔特大学欧文研究生管理学院开设了美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那时只有一个学生。今天,学院中的一半学生在学习这个专业,而且这个专业的规模已经扩大到包括12名教授、19门课和一个专门的电子调研中心。 1999年秋天,芝加哥大学研究生商学院有225名学生想要报名上一门电子商务策略课,而教室里只有65个座位,后来学校当局不得不在门口派了把门的。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哈斯商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  相似文献   

17.
王艳荣 《前沿》2009,(4):176-178
小说这种文体在文学史上曾经长期受到忽略,被称为“稗类”。自晚清起小说开始有了长足发展,并具有了现代意识。谴责小说是为兴盛者之一。该类小说以“揭发伏藏,显其弊恶”为主要特征,凸显其社会功能性色彩。文学革命后谴责小说式微。新中国文学发展中亦无谴责小说踪迹。直至新时期文学发展到90年代出现的反腐小说,才在某种意义上接续上了这个传统。笔者认为,谴责小说固然有其恶俗之处,反腐小说也不脱其弊端;从谴责小说到反腐小说,也是文学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8.
方方 《世纪行》2009,(4):20-22,27-36
汉口租界就这样开始 第一个来中国开辟租界的是英国人,第一个来汉口开辟租界的也是英国人。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是又霸道又牛气。让中国连续惨败两次的鸦片战争的主角就是他们。  相似文献   

19.
《时代潮》2001,(2)
美国是个什么样子?相信去过美国的人,一个人会有一种说法。实际上这就是最确切的答案:美国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国度,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就是不同的色彩。近日,笔者有机会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对这个世界"老大"能得空儿"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地看了个明白。  相似文献   

20.
1984年,一个名叫海尔的小工厂在青岛创立。创立之初,海尔籍籍无名年年报亏。26年之后,这个曾经濒临倒闭的小厂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电业从小到大、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更是一代人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海尔以大无畏的开拓精神和。真诚到永远”的品质。让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这一切都和一个人息息相关。他就是张瑞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