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在神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们常常嫌它太少,有时又怪它太多。1991年的洪涝才过,1992中国又遇到严重的南涝北旱。 1992年豫、陕、甘、宁、晋、冀、鲁等7省区因旱受灾面积达1.19亿亩。黄、淮、海三大河流严重缺水,干旱还造成山区的900万人口和16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1992年,全国467个城市有300  相似文献   

2.
治国与治病     
据史载,唐太宗李世民与近臣们计论治国大计时曾把治国比做治病。他讲了一段很深的体会,其大意是:一个患了重病的人,经过治疗,脱离了危险,脸色红润,又有了精神,似乎跟好人差不多。但内里很虚,如果不注意调理、休养,而出现反复就无药可救。一个国家,经过大的动乱,就如人伤筋骨一样,后来,虽恢复了秩序,出现了稳定,经济也有所发展,但如果因此而忘乎所以,滥用民对,耗资房财,就会引起新的动乱,后买不堪没想。我反复揣这番话,越想越觉得言浅而意深。由此想到秦、隋两个王朝速兴晏〔的教训。那个‘’苗六世2余烈,根长策而倒…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大思想家,也是一位政治活动家,他提出了一套治国安邦的思想,被封建时代统治者奉为“圣人”,广泛流传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他的治国方略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春秋末期社会大变动的时代,他哀叹“礼坏乐崩”,力图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2000年2月在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有一段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刻论述: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与管理、德治与法治,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抓好了,德治加强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提高了,就可以有力地防范和减少违法乱纪问题的发生。管理抓好了,法治加强了,就可以堵塞引发违法犯罪的漏洞,依照法纪惩处违法乱纪分子,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又可以起到警戒和教育作用。”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用如此明白无误地肯定态度提出德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本文就私有制公有制下的法、德本质、价值功能及其结合的科学性进行了哲学的探讨 ,结论为 :只有公有制下的“两治”结合 ,才具有治国的科学性 ,“两治”理论具有深远重大的历史意义 ,无疑是丰富和发展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治国艺术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丰富的个人智慧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的治国艺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领导方法论的思想宝库,具体从辨势、为民、求实、开拓、平衡、辩证多个方面略见端倪:辨势——在大局和方向上注重高瞻远瞩;为民——在目标和价值中坚持民本唯上;求实——在认识和实践中贯彻实事求是;开拓——在决策和实施中体现善断创新;平衡——在改革和发展中把握稳变互动;辩证——在问题和矛盾中长于辩证施治。  相似文献   

7.
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于"依宪治国"规定的相关精神来看,要"坚持依宪治国",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具体而言,当下,贯彻落实《决定》要求,主要应当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宪法制度建设。一、坚持依宪治国必须抓好宪法实施工作坚持依宪治国在制度建设上的首要要求就是要按照宪法办事,国家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要做到"于宪有据"。宪法作为根本法,首先具有法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道家的治国方略,以道法自然为基本理论基础,以柔和不争为治国的基本原则,以无为而治为治国的基本方法,以非战、不尚贤、去苛政为实现治理的具体路径,提出了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的理想社会运行模式。这些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治国方略是在拨乱反正、实现历史转折和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邓小平治国方略的总框架。邓小平治国方略的主要特点是: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着眼大局,抓关键问题;立足中国现实,坚持“三个面向”。这一治国方案反映了客观规律,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0.
10年前的1997年9月,"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根本转变,成为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一个新的里程碑。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要"法治"还是要"人治",曾在法学界引起一场广泛争论。真理愈辩愈明,法治的思想和主张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这场持续近20年的论战,为党中央和全国人大正式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将‘法治国家’作为奋斗目标确立下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2000年2月在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有一段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刻论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与管理、德治与法治,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抓好了,德治加强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提高了,就可以有力地防范和减少违法乱纪问题的发生。管理抓好了,法治加强了,就可以堵塞引发违法犯罪的漏洞,依照法纪惩处违法乱纪分子,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又可以起到警戒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治国理政能力,突出表现在能否从十三亿人的角度,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建设与发展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直言,"必须解决经济发展当中的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国际、国内不可测的因素多,因而决策困难。"  相似文献   

1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遵循毛泽东和邓小平治国之道 ,确立了一套系统有效的治国方略。概括起来是 :坚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认真落实法治和德治并重的方略 ,始终坚持“治国必先治党”的主张 ,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文明作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具有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中,中国古代的治国理政思想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1)民本思想始终展现着重要的治国理政智慧。儒家民本思想的核心就是关心民众疾苦,君主要想保证国家的稳固安宁,就必须  相似文献   

15.
牧野 《团结》2009,(6):48-50
中国共产党是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自诞生伊始.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拯救民族于危亡、振兴民族于世界的历史重托。其执政治国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治国学说.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方向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张兆平 《学理论》2010,(11):105-106
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整个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法律运行机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加强宪法的实施,必须改进全社会的宪法观念,加强宪法的宣传,宪法实施的监督,宪法的司法化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对确保党的坚强领导、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夙夜在公,为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呕心沥血,对铭刻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矢志不渝。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时期,围绕如何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  相似文献   

18.
丹尼尔·贝尔的科技治国论思想深入地探讨了发达工业社会中科技对政治的影响.从经济技术进步对社会政治的结构和决策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这一角度,透视发达工业社会发展的趋向.认为在后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技专家仿佛成为后工业社会中的统治者.但事实上,真正的统治者还是政治家,政治决策乃是社会的主要决策,知识对于权力来说在实质上仍是一个从属性因素.贝尔对科技治国论者只关注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批判.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历史,认为历史是宝贵的财富,在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把握历史规律中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阐发中国梦、中国道路、国家治理、核心价值观、和平发展等重大战略都融入了历史思维。习近平要求学习历史,培育历史思维,科学地运用历史思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依法治国的集结号。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是我国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抓手。这表明,健全宪法的实施,已融入为我党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