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析道义逻辑的哲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渊源上以“权”理论取代可能世界作为道义逻辑建构的理论依据,从而可以构造出实用性强的道义逻辑语义理论,因而是一种可以探索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汤迪 《理论导报》2010,(10):40-42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探讨中国的外交对目前我国的政治文化研究和外交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政治文化深刻影响着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外交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灵活务实、和合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周云亨  杨震 《新视野》2012,(1):125-128
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在政治、经济以及地缘上的有利条件,以油气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为重点,推行多元化发展策略,并且通过投资、贸易、提供贷款和发展援助等方式降低本国能源安全的脆弱性,以便最终实现油气资源供给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对于距离较远的石油产区,要进行资源追踪,如果遇到具有战略价值的投资项目,力争以双边甚至多边合作的方式参与开发;对于资源较为丰富的周边国家与地区,要集中力量寻求突破,对当地的石油生产设施进行投资,对油气生产国与中国之间的石油天然气管道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具体而言,应当依托俄罗斯以及中亚地区,稳步向中东地区和非洲大陆辐射,最后进一步扩展至中南美洲。  相似文献   

4.
杨会清 《求实》2006,(3):32-3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其领导的革命活动就充满着浓郁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色彩:一方面,它将自身的合法性建立在中国不断发展的革命诉求之上。另一方面,又把战争动员作为自己最直接的目标,而苏维埃选举运动则是对两者进行调适的一个结果。通过苏维埃选举运动,中共不仅在苏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工农专政的世界,而且还构建了一个有利于革命动员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5):22-23
中国外交是全方位外交。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搞好传统的国别外交;另一方面,拓展领域外交。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中国外交工作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工作对象趋于多元化。与之相适应,外交布局也不断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威合理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主线,即以政治权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政治权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拥有一套完整且自洽的逻辑体系: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权威以及政党的理论阐述,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源于对前人失败教训的系统总结,具有深刻的经验逻辑;源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建设中为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科学谋划,具有鲜明的实践逻辑;源于对化解发展风险、塑造政治认同与转化公共利益的实际需要,具有强烈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提供思想指引,经验逻辑提供历史镜鉴,实践逻辑提供坚强保证,现实逻辑回应发展要求,共同统一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发展党内民主是党建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推行党内民主具有理论的现实性,同时也存在着与实际相冲突的地方。要充分估计现实中的不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科学理解和处理好党内民主与“四个服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加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从而使党内民主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延安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这一命题提出的直接原因是确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方针与政策,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反对王明的右倾错误;间接原因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这一命题的产生源自两个路向的政治逻辑:坚持实事求是,破除"苏俄化"的迷信教条;坚持思想统一,反对来自党内的分裂。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从总体上来说它是中华五千年历史和文明的传承与演进,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的融合,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与建设的成功实践,是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这三重逻辑为新时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促进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二元道义逻辑的框架下描述了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对法律矛盾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分类,指出法律规范的矛盾是真正的逻辑矛盾.现实的法律系统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矛盾的,本质上属于不协调系统.由于经典逻辑具有从矛盾推出一切的性质,因而真正能刻画法律规范推理规律的逻辑是不能在经典逻辑的基础上去构建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与西方经典哲学家在道德理论上的区别在于,他没有像后者那样把"道德"看作由"神"或"人"的活动的产物,而是将道德看作与人的发展并行存在的一种社会形式。通过对传统资本主义道德理论的研究,马克思将"竞争""异化""共同体"作为新的道德话语,构建了无产阶级的叙述范式和道德价值的评价标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与道德价值理论的发展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统一,物质生产与道德发展成为人的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道德话语的不断发展所形成的话语形式将会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政治生态中成为社会秩序的依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实现社会的"和谐"是中国古代众多的思想家不懈追求的理想,明末大儒刘宗周亦不例外.本文以刘宗周的道德理想主义为契入点探讨他在这一问题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主要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选择适当的政治改革模式,选择恰当的改革时机,找准改革的突破口。经过30年的改革摸索,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较慢。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这意味着今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将是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政府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不断高涨,诞生了以最多跑一次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等较为典型的改革模式,得到中央的认可并在全国推广。但同时也要看到,地方自主行为空间的增大和上级对于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指标从单纯的注重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与改革创新并重的转变,使得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策略发生明显变化,相伴而生的就是政绩式改革问题日渐凸显。政绩式改革的存在,使得地方治理易于陷入政府工作重心发生偏离、治理资源出现错配或无效配置、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真正干实事的干部难以获得晋升等问题。而增强顶层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提高居民满意度在地方官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帮助地方政府官员树立正确理性的改革观和维持地方政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治理政绩式改革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国际政治资源是指国际政治行为体在互动过程中开掘和创设的,能够为国际政治行为体贯彻战略目标,实现自身利益所运用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资源.在国际政治资源中,结构性资源是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和获取结构性国际政治资源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全面融入国际体系,开发利用结构性国际政治资源,以服务于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当前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步入现代化转型加速期,在既有的改革共识引领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就。与此同时,改革引发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虽然没有动摇改革共识的根基,却在一定程度上给改革共识增添了不和谐的因素。通过梳理改革共识的变迁历程,可以发现其背后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离合逻辑,改革诉求的多样化是任何转型社会的正常现象。当前,亟需从程序上和价值上对改革共识进行优化和升级,以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演进建基于明确的时代问题。在恢复和重建我国政治经济秩序的过程中,邓小平认识到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问题;在反思"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源时,发现了长期存在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官僚主义等问题。以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为突破口,他开启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阻碍日益凸显,政治体制改革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标准、内容等思想。  相似文献   

18.
从央地关系角度理解中国经济奇迹,需要与财政激励变迁的主线相衔接,在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演进上探寻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财政包干制时期,放权让利与财政收支自主权成为地方政府“经营企业”的直接动力;分税制改革后,在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分成收入的激励下,“经营开发区”成为地方政府行为的主要特征;所得税分享改革之后,对营业税和土地财政的倚重成为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主要动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债务扩张成为推动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动力,进一步激励地方政府行为向“经营债务”的嬗变。展望未来,应依据新发展理念确定改革路径,加快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不断释放央地关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骨架的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需要的逻辑起点——“道德经济人”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需要的逻辑起点是以“经济人”理性为基础。以道德理性为最终目标的“道德经济人”理性。“道德经济人”理性是道德理性的初级阶段。社会转型期.过分张扬“经济人”理性必会加剧道德危机,而过分主张道德理性却又曲高和寡,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条在“经济人”理性的基础上。将道德理性从应然转变为实然的途径,这条途径就是倡导“道德经济人”理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变为公民内在自律、自觉的道德需要.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