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75年前,一场恢宏壮阔的渡江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的诞生,让泰州白马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永远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被誉为海军摇篮。正是从这里,人民海军启航驶向深蓝,迎来了新中国的黎明。历史给予白马庙这样的机缘,看似偶然,其实必然。  相似文献   

2.
1949年2月16日,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即将全面启动,为适应紧迫的战时需要,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设立中共安徽省委,宋任穷为省委书记.省委成立后,便开始筹建省委工作机构,其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在已解放的长江以北区域开展渡江支前工作,并统一领导即将解放的皖南地区党的秘密组织,配合解放军渡江,迎接解放.可4月7日,经中央批准,中共安徽省委终止工作,被中共皖北区委和稍后成立的皖南区委所取代.中其安徽省委存在的时间虽仅有50余天,但为完成繁重的渡江支前任务,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段短暂的历史,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却透射出中国革命转折关头的非凡历程.  相似文献   

3.
正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一举解放南京。同日,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部起义,回到人民怀抱。也在此日,张爱萍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第三野战军东路渡江作战指挥部,正式宣告成立中国人民海军。为筹建人民海军,张爱萍曾四次邀请林遵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4.
难忘的常德     
1949年7月中旬,宜(昌)沙(市)战役结束后,我所在的冀南支队与四野十三兵团大部队同路渡江南下,准备接管常德。到常德后我们进驻伪绥靖公署,组建了常德军分区。一天,我和分区警卫连去支前司令部办理领大米的手续。支前司令部在南门外左边一幢白色两层楼房内,支前司令是孙云英。我正在办手续,空袭警报响了,一会儿,敌机飞临常德上空,先是盘旋扫射,然后俯冲投弹。只听到崩、崩、崩三下  相似文献   

5.
1949年夏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挥师江南.监利县组织万人支前大军,配合第四野战军某部渡江作战,为解放全中国书写了一篇壮丽的英雄篇章.  相似文献   

6.
在解放战争时期岫岩各族人民把自己的子弟送去参军,又抬起担架抢救、转送伤员,赶起大车向前线运送粮草、武器弹药;前线战士需要什么,人民就毫不吝惜地供给什么,粮食、干菜、军鞋、慰问品……源源不断地送到战士手里。岫岩人民热烈支前的事迹,在岫岩历史史册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人力组织和动员工作是战争支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解放区在支前人力工作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通过建立完备的支前领导体系和组织机构以加强支前的组织领导,强化对干部群众及民夫的支前教育与政治动员,掌握各地实际出夫能力以适度合理地调拨与使用民力,制定合理的支前政策以实现群众利益的平衡及解决支前中的矛盾与问题,为党的基层群众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世纪风采》2020,(1):F0002-F0002
渡江胜利纪念馆于1984年4月在南京挹江门城楼成立,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2009年4月23日,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在三汊河建成,占地面积2.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16平方米,展览面积4400平方米。渡江胜利纪念馆主馆区使用仿木结构的外立面,并做成"木船"形状,寓意"驶向胜利之船"。纪念广场上矗立着大型"千帆竞渡"群雕。群雕共分为6组,呈红色直线柱体形式,截面为红色五角星。其中最高的一根红色立柱长49.423米,象征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019年出新后的纪念馆,基本陈列以"伟大的胜利——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史料展"为题,以400多幅历史照片、珍贵文物资料、8个历史场景和10多个视频,翔实生动地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以渡江战役为主线贯穿全篇,犹如一幅壮观的历史长卷和史诗般的交响乐章。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5,(4)
胶东地区既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又是中国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胶东人民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倾力支持和支援革命事业,为全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巨大的人、财、物力支撑,成为全国革命重要的后方基地。胶东人民提供巨大的经济金融、军工武器和黄金物资支援革命战争;坚决执行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全力支持八路军部队挺进东北;重视干部教育培训,选调优秀干部北上南下;踊跃参军参战支前,动员青年男女积极参军、组建子弟兵团随军参战、派出大批民工随军支前。  相似文献   

10.
张家康 《湘潮》2021,(1):34-36
繁昌是皖南小县,位于长江南岸。渡江战役发起时,先遣渡江大队在繁昌地下党和人民的帮助下,积极策应大军渡江,从而使这个小县成为渡江战役解放的江南第一县。先遣渡江大队先期渡江渡江战役发起前,第三野战军二十七军组建了一支300余人的先遣渡江大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淮海战役中山东人民的支前运动为考察对象,展现出军民团结的感人情景。历史的启示在于告诫我们不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只有获得群众的支持,我们的事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邱从强 《党建》2023,(5):61-63
<正>蒙山苍苍,沂水汤汤。沂蒙地区以蒙山和沂水为地域标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就有“逶迤八百里沂蒙,巍巍七十二崮”之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420万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舍生忘死、浴血奋战,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万多名英烈血洒疆场,矗立起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形成了诞生于沂蒙老区、  相似文献   

13.
王襞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泰州学派重要的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泰州学派思想的重要发展人和传播人之一。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不少人对王襞的学术贡献缺乏应有的认识,从而淡化了王襞的历史形象。其实王襞思想是泰州学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襞在泰州学派的创立、发展和传播等方面发挥了别人代替不了的作用,对其应有的历史地位应该有一个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南下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南下干部特指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随军南下的北方老解放区干部。历史证明,南下迅速解决了江南新解放区的干部缺乏问题,推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顺利发展,对解放初期的广大江南地区恢复国民经济、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下干部在发动群众、剿匪锄霸、土地改革、发展生产、筹粮支前、民主建政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南下是中国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事件,对于当前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75年的光辉历程。 75年,党是在曲折发展的历史中前进的。75年,我们党始终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站在斗争最前列,不怕流血牺牲,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成熟的党、坚强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有能力有胆识领导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60年前,蚌埠市的人民全力以赴投入渡江战役支前工作之中,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宽阔的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海,旗如潮。毛主席连续不断地对全场几十万军民高呼:“人民万岁!”在巨大的喜庆宫灯的映衬下,绚丽的礼花在夜空飞溅,渐渐地,与礼花叠印在一起的是解放军英勇作战流血牺牲和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令人难忘的景象……这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大型革命历史影片《开国大典》结尾时的一连串激动人心的画面。在表现真实历史的基础上, 熔铸进作者对历史的思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  相似文献   

18.
韶光流逝、岁月,奔驰。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七日厦门解放至今整整三十六年过去了。但龙海县的沿海地区人民至今仍传颂着为解放厦门而光荣献身的支前功臣张水锦和康亚宗这一老一少的战斗事迹。他们为人民的翻身,祖国的解放而无私贡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雄业绩,将永远留在人民的记忆中,鼓舞着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上奋勇疾进!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七日福州解放后,中  相似文献   

19.
张树俊 《学习论坛》2009,25(6):63-67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历史地看,传统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的积淀.泰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首先来自于泰州本土的自我创造.泰州区域文化的形成是在泰州自有人类活动起不断创造、发展、传播的结果.但是泰州区域文化的形成有一个特殊的社会变迁和积淀过程--多次接纳外地尤其是中原人口的迁移,加之泰州文化与中原文化一直处于互动交流之中,因而泰州文化是一种超泰州地域、融会中原等地域文化的复合性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相比有着更大的开放性.中原文化促使泰州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改进和提升,进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区域文化的一大精品.  相似文献   

20.
60年前的渡江战役拉开了向全国进军的序幕,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政权的覆灭,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而合肥这座千年古城,也因作为渡江战役总前委所在地,同伟大的渡江战役永远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合肥光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