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1月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登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这位老人就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总装备部高级顾问程开甲。这一刻,距离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核弹试验赖程君,电子层中做乾坤。"这是中国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钰将军赠给程开甲的诗句。  相似文献   

2.
王建柱 《党课》2014,(5):121-121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程开甲知之甚少。1960年夏,经钱三强点将,南京大学教授程开甲走进了核武器研制的队伍,从此他在科学界销声匿迹几十年。在我国原子弹研制初期,程开甲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1962年上半年,我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露出希望的曙光。为加快进程,钱三强等领导决定,进行核试验准备和技术攻关。1962年夏,程开甲成为我国核试验技术总负责人。此后,  相似文献   

3.
1962年5月29日至6月16日周恩来总理来辽宁视察工作,主要是解决煤炭、交通运输问题。 周恩来总理来沈后,很想看一看他少年时期读书的母校。在周恩来总理去大帅府(时为辽宁省图书馆)的前后,一天晚上约8点多钟,周总理晚饭快要吃完的时候,要辽宁省公安厅警卫处处长王永贵同志给找一张沈阳市区地图。王永贵同志找到地图后交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对王永贵同志讲:“吃完饭咱们到小  相似文献   

4.
1964年,周总理出国访问归来,途经成都,听说我在这里工作,遂派车把我接到他的住所.他老人家亲切地接见了我,勉励我好好学习,好好工作,革命到底.并把我向在坐的李井泉同志作了介绍.邓颖超同志也亲切的询问我当年的伤情,十分关心我的生活.总理还留我吃晚饭,看电影.这次难忘的接见,又把我带回了历史上一次难忘的历险.  相似文献   

5.
张越男第一次和周总理见面,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那时张越男刚刚从朝鲜前线调到总政文工团,战争的硝烟在张越男身上还留着深深的痕迹,黑红红的面庞,圆乎乎的头上扎着两根小辫子,用同志们的话说,“土里土气的”,是个极普通的合唱队员。一天,周总理来到排练场,他老人家一进门,排练场马上就活跃起来,很多老同志都拥到总理身边,请总理跳舞,当时张越男是第一次见到周总理,心里还真有点害怕,总是躲在后边。周总理先后和几个人跳,一会儿换一个同志,还不断地询问:“还有谁没跳啊?”张越男见大家都那么毫无拘束、争先恐后地和…  相似文献   

6.
高振普同志是周恩来总理的贴身警卫员,他在周总理身边工作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伴随着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曾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20年前,笔者曾与高振普住在同一个宿舍院里,经常听他讲述周总理晚年的一些往事。前不久,高振普做客北京卫视,披露了周总理晚年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现将其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请您评刊     
1964年,我国首次核试验前夕,周恩来总理在紫光阁的总理会议室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会议期间,张爱萍副总参谋长站了起来,向周总理告假,说今晚外交部安排了一个外事活动,要提前告退。  相似文献   

8.
近日读到《周未》报上佳鸣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及周恩来谈写书的一件轶事,禁不住让人心潮澎湃。1961年7月18日,周总理和陈毅同志在上海冒着酷暑来到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家作客,同时,还约见了在沪的部分电影界著名人士。在亲切随和的气氛中,有位同志向周总理恳求道:“总理,您给我们写一本书吧!”总理笑着向这位同志看看,没有立即作答。有人便说道:“总理太忙了,没有时间写。”此时,周总理说话了:“如果我写书,就专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这可不是卢梭的《忏悔录》,而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错误中吸取教训。”他说此话时,双眼炯炯发光,看得出是动了感情的。“如果我写书,就专写一生中的错误。”周总理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事业中去了,以致他无暇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写这样一本书。他说:“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当像条牛一样努力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谈核色变,说核是魔鬼,但每次开展核试验,程开甲都会亲身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去检查指导。他多次进入地下核试验爆后现场,爬进测试廊道、测试问,甚至到过最危险的爆心。  相似文献   

10.
1962年6月13日下午三时半,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在原三机部部长孙志远、市委书记焦若愚同志的陪同下,冒着细细小雨视察了沈阳112厂.周总理来到飞机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模线样板车间.总理关切地问:新机什么时候能试制出来,还有什么困难?总理指着绘制模线的钢板问:“这是什么材料的.是冷轧还是热轧?”当第一副厂长、总工程师高方启回答说是进口冷轧钢板时,总理立即对秘书说:“给鞍钢去个电话,问一问能不能生产?”总理希望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能够全部用国产材料.周总理来到了部件总装车间.健步登上飞机工作梯.观看了座舱和抖动试验.(见图)当听说有一台产品是工人们甩掉洋拐棍.自己制造的,并排除了技术隐患,总理高兴地说:“同志们干得好哇.”并和在场的工人一一握手.他用那只在战争年代负过伤的右臂轻轻摇动,强调说:“一定要重视产品质量.”周总理一边视察,一边和许多工人亲切交谈.问他们什么时候入厂的?几级工?生活怎么样?有没有困难?在机加车间.他鼓励青年工人要学习,鼓励老师傅好好带徒弟.  相似文献   

11.
病重还公物     
1975年上半年,周恩来的病情已经很重。一天下午,有几位领导同志去医院探望周总理的病情,他们一走进病房,就看见周总理半靠着枕头,用双腿支撑着一块小木板,正在聚精会神地批阅文件。大家都觉得应该想个法子让他好好休息休息。于是,就建议给总理  相似文献   

12.
1958年夏天,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中国,国务院为他组织文艺晚会,重庆杂技团全莲娣的“蹬伞”是演出节目之一。周总理、朱德、贺龙同志等陪同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服务人员到后台通知全莲娣,说总理要见见她。她顾不上下妆,跑到了周总理面前。周总理向她—一介绍了观看演出的中央领导同志。 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前  相似文献   

13.
在任职国务院副秘书长前后,我曾以周总理的秘书和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的身份,在周恩宋总理身边工作过多年,深受教益。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党、我军和我国政府杰出的领导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恩来同志在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的26个春秋中,他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惊人的胆识和毅力,卓越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00周年之际,回忆自己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实践和周总理的行政管理行为,谈一点个人的心得体会,以此作为对人民的好总理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4.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20年了,思念之情,历久愈浓。40年前周总理的一次亲切接见,时时浮现眼前,铭记不忘。那是一次意外的接见。1955年7月,我和榆次地委、专署的七八个同志到广东省新会县参观。一天,我在街上行走,迎面开过来一辆吉普车,前座上坐的是周总理!我一眼就看见了,回到住处后,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来参观的同志,大家异常兴奋,有的同志疑惑地说,你看错了,总理还能坐吉普车?前面没有开道车,后面没有警卫车。我说我看得清清楚楚,我见过总理。有人提议,这是个机会,我们想见见周总理。我解释说,周总理来这里一定…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9,(8)
<正>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冲破台湾当局的重重阻挠,在国外辗转数月安全回到祖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李四光长期掩藏在心中的一个愿望。他曾对夫人许淑彬说:"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但很长时间以来,他自认为条件不够,没有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后来,他经过认真考虑,于1957年正式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1月,李四光因患病到杭州疗养。3月的一天,周总理特意来看望他。周总理关切地询问了他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详细问及他对于加入共产党的想  相似文献   

16.
周总理与“苏式糖果”苏州有个百年历史的糖果店──采芝斋,它所生产的"苏式糖果"品种繁多,行销国内外。1963年1月,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专程从上海来到苏州,看望当时在苏州养病的陈云同志。总理当天就要离开苏州,接待人员准备了一些"苏式糖果"送给他。邓颖超...  相似文献   

17.
“你是找我这个老乡开‘后门’的吧”1958年7月,正值盛夏时节,周总理的家乡、江苏省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受县委委托到北京去见周恩来总理。县委交待他的任务是:一、汇报淮安工作,请周总理对发展故乡的工农业生产给予适当“照顾”;二、向周总理直接请示他的旧居处理问题。从淮安出发上路,王汝祥的心里总在想,周总理日理万机,他能有时间接见我吗?到北京后,王汝祥忐忑不安地到国务院说明了来意,没想到周总理很快就安排时间接见了他,还请他吃了饭。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总理,王汝祥的心情非常激动,本来想好的话,总是词不达意,丢三拉…  相似文献   

18.
杨治邦 《实践》2006,(10):46
最近,读到三位共和国总理吃饭的故事,很受感动,摘录如下: 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风尘仆仆地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时任该县县委书记的党向民同志看见总理日夜辛劳,就悄悄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尽管“宴会”就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尽管厨师只是县委伙房的炊事员,尽管没有美酒佳肴,只有家常便饭,周总理还是主动掏出了300元钱,执意由他来请客,不给县里增添负担。  相似文献   

19.
1973年8月28日晚上,在一次全国性的大会期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京西宾馆江苏省和南京军区会议组,和许世友、杜平、彭冲等同志进行了长时间的亲切交谈.周总理满面春风地与大家围坐在一起侃起了家常.总理首先微笑着说:“我今天是回老家来看看的.我是很久没有回家了呀!”是的,周总理自从12岁离开家乡淮安后一直没能回老家看看.故乡的人民是多么渴望和思念敬爱的总理呵!总理也曾多次想回家看看的,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他一刻也没有忘却,但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他把整个身心全部扑在了党的事业上,为国为军为民日理万机,就连吃饭睡觉也常常因工作而耽搁,哪有空余时间探家呢!  相似文献   

20.
他,在周恩来总理身边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伴随着周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他就是周恩来的贴身警卫员高振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