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彭寅  胡俊 《学习月刊》2023,(8):31-33
<正>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是洗刷唯心精神、防止错误出现的有力武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形成了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引。2023年3月,  相似文献   

2.
193 0年 5月 ,毛泽东作了著名的寻乌调查 ,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光辉著作。在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 70周年之际 ,重温毛泽东寻乌调查的历史及其著作 ,无疑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这对于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推动“三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毛泽东寻乌调查是我党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我们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形成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一贯十分重视调查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3 0年的寻乌调查是毛泽东一生中所做的调查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3.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位于韶山冲引凤山下,建于1964年,为江南园林风格,雅致清新,被誉为中国当代园林建筑中的经典之作。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所管辖范围包括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父母墓、毛泽东私塾旧址——南岸、毛泽  相似文献   

4.
祝志伟 《湘潮》2011,(6):50-50
毛泽东在阅读《南史》时,曾写下批语:“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何为韦睿作风?韦睿是南北朝时梁朝的一代名将。其为将,如毛泽东所评“敢以数万敌百万”;其为人.也如毛泽东所述“不贪财”、“劳谦君子”;其为官.肯于“躬自调查研究”。其中“躬自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最为欣赏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位举世闻名的伟人,与他在青少年时代老师对他的爱护和培育是分不开的。老师们的思想、品格、学识对毛泽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求学首先是从入私塾开始的。从1902年起至1909年,先后从师过五位私塾老师。1902年春,毛泽东先入韶山南岸私塾,拜邹春培为师,接受启蒙教育。年过半百的邹春培从《三字经》教起,再点读《论语》、《孟子》、《诗经》。毛泽东天资聪颖,读书常是过目不忘。邹春培执教两年后,深感自己的知识难以满足毛泽东的强烈求知欲望。1904年夏一天,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润之了不得,他的才学了不得。我不能再教他了。”  相似文献   

6.
霞飞 《党史博采》2011,(3):10-14
“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 毛泽东知道李自成,是他少年时代在韶山上私塾时,那时毛泽东在“正课”之外,喜欢看“杂书”。在毛泽东爱看的“杂书”里,就有关于李白成的书籍。及至年纪稍大些,毛泽东接触的关于李自成的书籍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7.
志在救国救民——青少年毛泽东成长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期(本文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这段时间),是他成为中国人民伟大领袖的重要基础时期,毛泽东所以能够坚定地走上正确的革命道路,通过研究他的青少年成长过程,就可以找到最基本的答案。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活动十分丰富,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 博学精神,贯穿毛泽东整个青少年时期 七岁的毛泽东在家乡附近开始了五年私塾的寒窗生涯。在学习”经史子集”的基础上,毛泽东不断扩大阅读范围,接触到一些近代改良主义者的著作,如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等。这些书  相似文献   

8.
戴茂林同志《真相调查》一书对“毛泽东让高岗查刘少奇档案”一事的质疑 2013年,《高岗传》作者戴茂林同志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上发表《“毛泽东让高岗查刘少奇档案”一说辨析》一文对“查档”一事提出质疑.2016年更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毛泽东查刘少奇档案”真相调查》一书(以下简称《真相调查》),进一步以作者对郭峰、李力群、赵家梁等人的访谈记录为依据,得出的结论是:所谓的“毛泽东让高岗查刘少奇档案”一事,完全是一起子虚乌有的事件.  相似文献   

9.
<正>他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最信任的秘书,在中央苏区的艰苦岁月里,他跟随毛泽东一起战斗、工作和生活,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56年,毛泽东亲自签署命令要求公安部迅速查清他牺牲的经过并严惩凶手。他就是“英俊奋发”的红军高级指挥员古柏。毛古初见:“寻乌党的工作、武装建设都搞得不错!”1906年12月,古柏出生在江西寻乌县篁乡塘背村的一个破产小地主家庭,父亲古光明是乡村私塾教师,  相似文献   

10.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1930年5月.毛泽东在江西寻乌调查后,起草了《调查工作》一文。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等观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同年6月上旬,毛泽东带着初稿来到上杭,交由闽西特委翻印出版。可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调查工作》小册子意外散失。  相似文献   

11.
孙泽学 《世纪桥》2002,(4):54-56
毛泽东一生的最大爱好之一就是博览群书。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中华文化的浸润,铸就了这位博古通今、历史知识渊博的文化伟人。 毛泽东对历史有着特殊的嗜好。自幼年起,就十分喜读中国传统典籍,对中国历代史书和历史演义、古典小说兴趣尤浓。在韶山的私塾里,在熟读“四书”“五经”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是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势中产生的伟大人物”,他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的军事思想以及所蕴含的哲学思维,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探索,这个“寻道”过程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完美结合的典范。一、毛泽东立志为救国救民、“改造中国与世界”而“寻道”毛泽东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农民家庭,他的祖上20代、近500年都是生活在“十户人家九户穷”的韶山冲。他从小受到祖辈“农耕”思想的影响,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对土地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是他的哲学思维之“根”。  相似文献   

13.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在一生的伟大革命斗争实践中,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而且为使这一传统在我们党内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回顾毛泽东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实践,重温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精辟论述,对于指导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卓越的实践典范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从走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步开始,就非常重视调查研究,注重“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早在1917年夏至1918年夏,他就曾三次以“游学”的方式,考察了长沙附近和洞庭湖的广大农村,1918年冬至1919年春,又曾两次到北京近郊的长  相似文献   

14.
他的首创惠及亿万农民,得到伟大领袖的赞赏和批示,《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 他只读过3年私塾,却由一名农民“赤脚医生”破格提拔为省卫生厅副厅长; 他当了几个月厅长便辞官还乡当农民,作为平民百姓又当面进言省委书记;他4次受到毛泽东接见,几度出国访问,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就是被新华社记者誉为“中国合作医疗之父”的——覃祥官。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一生极其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是我党从事社会调查研究的开创者和践行者。他认为,社会调查研究无论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还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抑或是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亲自调查研究和长期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毛泽东最常使用和论述最多的是典型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同时熟练运用“综合—分析—综合”“历史—现状—未来”的分析研究方法。毛泽东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6.
王员  魏源湖 《求实》2004,1(7):14-16
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 ,为了解中国社会实际、毛泽东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这些调查研究活动的开展 ,为反对“左”倾错误路线、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提供了正确的策略方法 ,也为毛泽东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取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形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核心领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我党调查研究工作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调查研究作为根本的工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系统的调查研究思想,这需要我们认真继承和发扬。一、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毛泽东历来重视对中国实际情况,特别是中国农村情况的调查。早在1920年3月,他给友人的一封信里就曾经发挥了这样的思想:作为中国人,关于“中国”这个地盘内的情形,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研究。在他成了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更是把这种调查和研究当作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的中心环节来实践。他最早的光辉著作《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8.
<正>冲出乡关1909年,毛泽东说服父亲,先后到乌龟井和东茅塘私塾就读。最后一年的私塾学习,眼界大开,思想豁然解放,顿生走出韶山冲的强烈愿望。然而父亲坚执让他回家发家致富,做米店伙计。劳动之余,毛泽东第二次成功说服父亲,兴冲冲来到东山高等小学堂学习。该学堂为戊戌前最早兴办的新式学堂,与私塾大异,至此,对毛泽东一生的发展走向起到最初的转折和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7,(10)
毛泽东作为对中国现当代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伟人,少年时期读私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时代又深受老师杨昌济的儒家思想熏陶;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利用马克思主义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驳解析。纵览毛泽东的戎马生涯,儒家思想深深影响着他。  相似文献   

20.
胡新民 《党史博采》2022,(8):10-14+25
<正>为了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党中央在1958年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秋冬之间,党中央开始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较早通过初步调查研究觉察到运动中出现问题并努力加以纠正的领导人。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领导全党作了许多努力,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