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密工作》2024,(2):4-1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24年2月27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4年2月27日  相似文献   

2.
<正>1988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保密法。这部法律在第一条开宗明义,规定其立法目的是“为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2010年4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1988年保密法作出大幅修订,但立法目的条款得以延续,除将“为”修改成“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修改成“国家安全和利益”外,没有其他变动。本文认为,随着保密工作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2010年4月2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发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了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这次修订颁布的保密法,对原法大部分内容作了修改,吸收了世界各国先进保密理论和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4.
《保密工作》2024,(2):14-16
<正>日前,国家保密局负责人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保密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记者:这是保密法第二次修订,请介绍一下保密法修订和颁布实施的背景和意义。答: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密法是我国保密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1988年制定、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1月16日,科技部、国家保密局联合签发第16号部门令,公布修订后的《科学技术保密规定》。这对于完善科学技术领域保密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学技术保密工作,切实保障科技安全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995年制定实施的《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对保障国家科学技术秘密(以下简称科技秘密)安全、  相似文献   

6.
《江淮》2008,(9)
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标志着我国保密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保密法》颁布20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深刻变革,保密工作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前进。回眸20年的工作历程,我  相似文献   

7.
马宁 《保密工作》2023,(12):61-64
<正>2023年,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将保密法修订草案列为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重要法律案,这是该法自1988年实施以来迎来的第二次全面修订。如果说2010年保密法的修订核心是解决构建现代保密制度的时代任务,那么此次修订便是在此基础上解决社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保密工作对于任何时期、任何类型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保密法第十九条规定了自行解密的情形。实际工作中,大家对于什么是自行解密、自行解密是否应当履行一定程序等还存在不同认识。解密事关国家秘密信息保护和利用,解密不当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也会影响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正确理解自行解密概念、明确自行解密要求,对于做好解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行解密的含义自行解密是机关、单位经解密  相似文献   

9.
2012年6月19日,第三届全国保密法制论坛在贵阳召开。论坛以"定密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对新修订保密法确定的定密法律制度及近年来定密工作实践进行了研讨。大家认为,新修定保密法完善了定密责任人、定密授权、解密审查等重要制度,初步形成了权责明晰、程序规范、解密及时、监督有力的科学定密制度体系,对定密工作规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涉密人员是保密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保密管理的重要对象,又是保密工作的重要主体。国家秘密从确定、流转、保管、执行直至解除的整个存在周期,都离不开涉密人员,国家秘密的安全,归根结底取决于涉密人员行为是否符合保密法规范。因此,涉密人员管理任何时候都是保密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保密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长期以来,涉密人员  相似文献   

11.
据《京华时报》报道.“不能动辄用‘保密’为借口限制信息公开和公众的知情权。”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分组审议褓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委员们认为保密法应处理好与信息公开之间的关系。朱永新委员表示,“现在,很多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往往随意用‘这是机密、这是秘密’来限制公民知情权。  相似文献   

12.
<正>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夯基固本当用“国之重器”。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粮食安全保障法,该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粮食安全法的出台彰显了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解决国计民生头等大事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以法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定力。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应深刻理解粮食安全保障法的价值指引、体系地位与行为指示意义,为端稳中国饭碗筑牢法治根基。  相似文献   

13.
简讯     
<正>宣教培训大连市开展新修订保密法颁布实施五周年宣教活动。一是举办法律法规讲座、警示展览、书画比赛、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二是以县处级领导干部为对象,专题学习讨论《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规定》,对保密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自查;三是围绕《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对定密责任制相关内容边学边查。南昌市"走出去"培训保密业务骨干。近日,南昌市保密局在南京大学国家保密学院举办保密业务骨干培训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并将于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建立阳光政府的提出,  相似文献   

15.
身为党政领导者,既是管理国家秘密的主要责任人,又是保密工作的重点对象.在我国改革步伐加快、“复关”日趋临近、对外交往不断增多的开放格局下,领导者如何达到《保密法》所要求的“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统一?不妨采用如下几法: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央组织部、国家保密局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加强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意见》是应对保密工作严峻形势的重大举措。涉密人员作为国家秘密的直接管理者、使用者,始终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攻击的重要目标。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7,(2)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84号)财政部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第60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已经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部长楼继伟2016年9月6日  相似文献   

18.
《北京支部生活》2024,(2):26-29
<正>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2024年1月21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市长殷勇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23年工作,提出了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十一个方面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9.
面孔     
<正>高瑜中新网4月17日电,据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该院当日对高瑜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一案进行公开宣判。法院认为,高瑜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为境外人员非法提供机密级国家秘密,其行为已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环球时报》4月18日载文称,早年曾是中新社记者的高瑜去年东窗事发,当时她70岁,之前曾两次入狱,1993年因泄露国家秘密被判刑6年。  相似文献   

20.
<正>金城出版社最新推出本书为2009年《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保密须知》(图文版)最新修订版。主要依据新修订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制度规定,对原有内容作大幅修订,并新增涉密网络、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手机使用、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等方面内容,方便机关、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