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紧密呼应,显示出法治中国建设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也体现了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法治中国建设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要求党、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基本行为方式必须实现法治化,二者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李国玺 《法制博览》2013,(10):100-101
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的论述非常丰富,有不少亮点和新意,特别是在法治建设路径方面提出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新思路和新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今后不断发展的方向,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直接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素兰 《法制博览》2015,(7):169-170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分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意义及当前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时期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楠 《法制博览》2022,(14):30-32
法治是治理社会的一种手段.为提高法治水平,应当将法治思维贯穿在法律法规建设中.在编纂《民法典》时,就运用了法治思维,有助于完善国家法治治理体系,强化法治治理效果.本文研究了《民法典》中法治思维的具体运用,以期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5.
陈晨 《法制博览》2015,(4):132-13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1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落实和实现这个总目标的关键之一,简言之,就是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规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国家治理体系与法治体系的协调与统一,可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治现代化的相互促进,是铸就现代化强大国家、实现"法治中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杨诗萱 《法制博览》2023,(23):16-18
法治思维,即强调以法治理念来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思维方式。青年人是促进国家法治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的中坚力量。但在高职院校的法治思维培育过程中,出现了学生法治思维相对淡漠,法治思维培育效果不佳,师资专业度不足等现象。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个法治思维创新培育路径,第一,运用“BOPPPS教学模型”等创新教学方法;第二,强化师资队伍法学素养;第三,通过开展校内实践活动、校外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妙用新媒体创建法治教育网络平台等举措,深化法治践行。  相似文献   

8.
建设法治国家,其关键是公民的法治思维下的法治生活方式或行为的常态化。法治思维是文化范畴,培养法治思维固然文化是基础。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公平与正义、平等与尊重、权利与义务"对法治建设有可探索的资源性价值。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两难境地,表明中国法治建设的艰难性和曲折性。中国法治建设之难有许多因素,但最难在文化。当代中国新的治理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现实主义的态度,从中国社会自身寻找和发掘社会治理的生长点,依靠中国本土的资源、在全球视野下推进新的治理的逐步实现。这需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进行。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应坚持国家法治、社会法治的共同推进,强调多元治理、共同治理,形成社会共识,实现社会互动和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0.
杨万玲 《法制博览》2022,(2):145-147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注重法治社会的建设.其中,政府作为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主体,更应认清自身在现代化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中的关键地位,为公众提供优质且全面的法律服务.但由于受到自身职责限制,政府需以向社会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的方式来进行,在购买的过程中,由于该理念出现时间较短,相关制...  相似文献   

11.
严新龙 《法制博览》2023,(16):59-61
跨区域生态治理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行政法治应当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发挥良好的规范、保障功能。由于跨区域生态治理在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协调问题,行政协议有利于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协调各方面力量有效推动跨区域生态治理。为解决行政协议的合法性,确定行政协议的法治边界,行政协议应当坚持国家担保责任与“国家保留”原则。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的复合型、多元化在行政法治框架下有利于解决跨区域生态治理行政刚性与生态治理连续性的冲突,通过行政职权配置的优化,实现跨区域生态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杨周 《法制博览》2023,(29):97-99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全面深化行政检察工作,主动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强化治理能力,对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规范行政,有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治视野中的高校学生工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初曾有一位学者说过:"大学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常常游离于法治视野之外,高校也成为现代社会法治阳光难以照射到的地方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成为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历史选择,高校"无讼"的年代也已过去。从这层意义上讲,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构建,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工作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4.
邓光辉 《法制博览》2023,(2):130-132
建设法治乡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是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法治乡村的目的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当前影响治理效能提升的问题主要有法律供给不足、法律能力阙如、法律公信不强、法律意识薄弱等。提升治理效能建设法治乡村的主要路径有:健全涉农法律制度,着力保障法律供给;推进乡村依法治理,着力补足法律能力;规范执法公正司法,着力提升法律公信;加强乡村普法宣传,着力增强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5.
朱世海 《南风窗》2014,(5):23-25
<正>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力量源泉,这不仅体现为只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制定符合人民意志的法律,而且体现为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确保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民主和法治,已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推进民主和法治建设,对于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至关重要。关于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关系,理论界和实务界曾有过这样的共识,即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  相似文献   

16.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深度转型,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日趋复杂化,集中体现在网络虚拟空间使法治教育对象复杂性尽显、网络开放生态使法治教育环境复杂性加剧、网络催化教育改革使法治教育过程复杂性升级。理性审视复杂性现实矛盾,运用复杂性思维方式开创网络法治教育新路径,需要以德法兼备为目标建设动态化传知赋能体系,以平等尊重为原则构建主客体双向互动机制,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探索多元化新兴教育方式,以合力共建为支撑构筑法治教育人才共同体,以清朗有序为保障净化网络法治教育大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法治中国建设必须以执政党和政府强力推行和大力促进的方式展开。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法治文明基本规律和法治原则的人类普适性与法治模式和法律制度架构的具体特殊性的统一,坚持与民主中国建设和宪政中国建设协调统筹共同推进,坚持以法治政党建设为统帅、以法治国家建设为目标、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核心、以法治社会建设为基础,坚持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协调统一为行动策略,坚持以党政官员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及其能力培育为抓手、以树立司法权威为根本保障、以社会公正为着力点、以社会道德建设为精神助力。法治中国建设还必须高度重视国家智库建设,同时要高度警惕并坚决杜绝法治大跃进的思想和行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法治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整体性概念.它是建设法治中国和发展人民民主的关键抓手,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政党文明的有效引擎.新时代,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依法管党治党能力、依法执政能力、依法领导社会治理能力和依法开展党际协商能力,形塑科学合理的党内关系、和谐有效的党政关系、良性互动的党社关系和团结合作的党际关系,成为加强中国共产党法治能力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李亚涛 《法制博览》2015,(8):146-147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第一次将法治提升至新的高度,向社会释放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理顺社会关系,疏导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强烈信号。法律将成为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凭证,所有的利益诉求和扭结都将通过规则的形式得以表达,疏通,平衡,厘定,规制。在此情况下,根据中国的特殊实际,充分研究中国的传统思想资源,发掘法治中国的可能性,有利于我们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0.
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是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为国家培养具有法律素养的执法者的特殊主题。目前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依法治校存在底层设计不够科学、规章制度体系不够健全、法治观念和意识比较淡薄等问题。本文从研究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的特殊主体地位出发,一是分析其依法治校,提升法治治理水平的必要性;二是根据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的特殊主体地位,归纳总结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在依法治校和法治治理水平上存在的问题,并深层剖析造成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在依法治校不到位、法治治理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原因;三是通过分析原因,就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提升法治治理水平,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