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访东史郎     
近日,应邀访问日本。在东京和京都,两次与东史郎先生重逢。又在大阪、东京、神户、名古屋等地,数次与日本支援东史郎案审判实行委员会秘书长山内小夜子,以及东史郎案律师中北龙太郎、丹羽雅雄、空野性弘等人会面。在与他们多次的交谈中,对东史郎的近况以及东史郎上诉案的进展有了新的了解。本文悉数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1月4日电,1月3日11时 45分,原侵华日军老兵东史郎先生因病在日本京都府与谢之海医院逝世,享年95岁。东史郎原是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二十联队士兵,1937年应召入伍,参加了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战后,由于人性的复苏,东史郎对自己的加害行为充满悔恨,真诚地向中国人民反省谢罪,在日本各地集会上发表演讲,揭露日军南  相似文献   

3.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出版的《东史郎日记》是一本独特的书,在某些方面,它比任何电影、比《拉贝日记》及外籍人士的证词更能反映那场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本书的视角也是独特的,作者是一位在华参加过许多重要战役的日本士兵。他在热烈的欢呼声中离开了故土,他的母亲送给他一把刻字的匕首,激励他“毅然赴  相似文献   

4.
今年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60周年纪念日。为永远铭记中华民族被侵略、屠杀、奴役的惨痛历史,我们约请江苏人民出版社吴源、蔡玉华先生撰写了《南京大屠杀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一文,谨以此文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屠杀期间,有21位美国人留在南京,亲历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见证了日军暴行,留下了大量的日记、书信等多种形式的真实记录。这些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记录、见证和传播具有多维性、个体性、完整性和客观性等特点,已然构成判定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要铁证之一,也为我们深入推进南京大屠杀史学研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手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6.
1月21日,日本最高法院无视88岁高龄的东史郎战后良心发现揭露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判决他终审败诉。23日,日本右翼势力在大坂举行了否认南京大屠杀,为侵略历史翻案的反华集会。这表明军国主义残余势力及其思潮至今在日本社会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  相似文献   

7.
风入松书架     
■《顾准日记》,顾准著,陈敏之、丁东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9月,25.00元。 本书收录了顾准生命长河中三个片断的记载,即商城日记、息县日记和北京日记。它是“一个时代的实录,一个受难的灵魂的实录”,从多方面提供了顾准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对研究顾准思想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知识经济讲座》,张守一主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18.00元。 作者不赞成先实现信息化、再实现知识化  相似文献   

8.
《传承》2006,(2):34-35
1938年元旦,是日本的新年。这一天,攻陷南京的侵华日军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率先攻进中华门的几个坦克兵在装扮他们的坦克,晚上,他们走上街头庆祝。此时,遭遇大屠杀的南京城已是死一般的沉寂,而日本兵却在努力营造祥和的过年气氛。为立起日本过年时的“门松”,士兵们特意从郊外运来了松树;部队的厨房在打制年糕,新年物品包括橘子、海带、鱿鱼干、大酱等食品也大量运到。在军队新年年会上,士兵们高呼“:天皇陛下万岁、万岁、万岁!”20多天后,25岁的日军第十六师团上等兵东史郎,乘船离开南京,他将随部队开赴新的战场。在日记中,他这样写到:“扬子江河岸上堆满了如山般的、像畜生一样被屠杀的敌兵尸体,这些尸体已经变成了黑色,像被充满了空气似地肿胀起来;这些尸体一踩上去,如烂泥般恶臭的内脏就会流出来。士兵们就是踩着这些尸体跳上船去的。”几天后,是中国新年,即农历戊寅年春节。这是开战后的第一个春节。在《魏特琳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在国破家亡中如何度过了1938年的春节。以下摘录的是1938年春节魏特琳的见闻。  相似文献   

9.
1月23日,日本右翼势力一意孤行,在大阪上演否认“南京大屠杀”的闹剧,公开否定侵华罪行。此前,日本最高法院竟然无理判决揭露南京大屠杀事实真相的东史郎等人败诉,公然为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丑恶表演张目。历史岂能篡改?恶行怎容掩饰?我们重温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振兴图强,警惕历史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当局自明治维新以后,在对华侵略扩张中,多年实施的武力征服与战争恐怖威慑政策的继续与发展,是这个法西斯政策的最高峰;同时,也是这个政策走向破产与失败的转折点。它既具有浓烈的中世纪军队屠城的野蛮色彩,又具有鲜明的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特色。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屠杀》──再现与悼念谭敏这是南京早春的一天,然而阴沉的天气以及铺在中华门外广场上干枯的梧桐树叶给人一种深秋的感觉。广场上的大炮,枪支和日本兵使人感到恐怖和危险……当我走近电影《南京大屠杀》的拍摄现场时,我真是紧张到了极点……日本兵用大炮和枪对...  相似文献   

12.
朱成山 《群众》2000,(4):32-33
今年1月23日,日本右翼组织继去年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上演美化侵略的影片《自尊》后,又在那里制造新的丑剧——举办所谓的“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检证集会”,企图彻底否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恶历史,并且倒打一耙,污蔑受害的中国人民制造了人类20世纪最大的谎言。这是日本右翼势力在重大的历史问题上,再一次向12亿中国人民发起新的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  相似文献   

13.
苏鲁秦 《群众》2012,(3):88-88
1938年1月1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电文中称:“据可靠的目击者直接计算及可信度极高的一些人来函,提供充分的证明:日军的所作所为及其继续暴行的手段,不下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日军第16师团老兵东史郎在当时的日记中写道:“哭喊着的支那(中国)人被装进邮袋中,西本(日本兵)点着了火,  相似文献   

14.
龙钢  张林风 《今日上海》2012,(12):32-33
65年前,高文彬作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助理检察官,翻译了无数见证侵华日军罪行的证词,并带回近800本当时的“庭审记录”,分别赠送给中国外交部和东吴大学备案。当年,高文彬在参与审判日本甲级战犯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南京大屠杀”的重要线索:两名日本军人从无锡一路举行杀人比赛到南京,残忍杀害了210名中国无辜平民。  相似文献   

15.
美国有一个权威性的畅销书排行榜,即《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历史上只有两位美籍华人的书进入该榜,一位是《喜福会》的作者谭恩美,还有一位就是本文主人公张纯如小姐。1997年,她出版了记叙侵华日军在南京屠城罪行的英文专著《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她和她的这本书在全世界造成“震动”。该书出版的当年,连续3个月攀上畅销书排行榜,再版了15次,印量达50万册。她的这本书,对于欧美,是一次震撼心灵的披露,因为在这之前,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一本也没有,中国专家的这方面专著也没有翻译。欧美对于南京大屠杀之事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6.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2月16日,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国际社会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的,目标是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  相似文献   

17.
正义必胜     
《时代潮》2000,(5)
88岁的东史郎来了,披着愈加白了的银发,踏着坚定的步伐。2000年2月25日,在被日本最高法院三审判决败诉后的第35天,东史郎开始了他战后第6次中国之行,他和随行人员先后在南京、北京、沈阳、上海向中国人民通报今年1月21日日本最高法院倒行逆施的判决,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的卑劣行径和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寻求中国人民和世界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台声》1995,(9)
58年前的12月13曰,对于南京乃至全中国人民来说,都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30万手无寸铁的南京同胞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下,酿成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光阴如箭岁月流逝,虽然“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然而它留给中国人民惨痛的记忆却永远也不会消失。如今,一部再现“南京大屠杀”那一段惨痛而悲壮历史画面的影片——《南京大屠杀》,己由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有一部影片的拍摄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就是由青年导演吴子牛执导、海峡两岸影人合作的《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对全城手无寸铁的居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据统计,当时南京失陷前的50余万人,劫难后竟剩下17万,在短短的一月内,南京人民被屠杀30万!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