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泽民在讲到“三个代表”的要求时,曾就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问题进一步谈到“企业文化”问题,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中国先进文化,它当然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在内。因此,如何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切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而又亟待解决的历史课题。为此,本文围绕“中国特色企业文化”这一专题就有关学者的研究简述于后,以期推动全国各行各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特”在哪里   在中国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是十多年来我国企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企业也在发展壮大。所有关心我国企业发展的各界人士都一直关注中国企业前行的步伐。那么,我国企业在追赶世界顶级高手上取得了哪些成绩?目前的差距在哪里?下一步又如何加快发展?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一、企业的大与强古今中外,凡是经营企业的,没有一个不希望企业能够不断成长、发展的。而衡量企业成长的标志,一个是“大”,另一个是“强”。所谓“大”是指企业的规模大,一般用产品销售额、资产总额、企业员工数目和产品市场覆盖面与占有率等指标表示。企业“强”的内涵比企业“大”要复杂些。所谓“强”是…  相似文献   

3.
柳沿 《党建文汇》2002,(3):39-39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国内大谈“中国威胁论”,以“害怕”的口吻宣称中国经济将取代日本,这未免使一些国人沾沾自喜。说到底,日本经济真的不行了吗?这里面有多少水分呢?  相似文献   

4.
王绥平 《发展论坛》2001,(1):52-52,60
面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如何保证企业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前进 ?兖矿集团党委努力当好政治向导,认真抓好思想引导,注重搞好“热点”疏导,不断强化工作督导,收到了良好效果。 2000年上半年,在全行业大面积亏损情况下,依然实现利润 1. 28亿元。 一、把准角度,当好政治向导   兖矿集团是全国百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20家企业集团试点单位之一。 1996年 3月由“工厂制”改为“公司制”。兖矿集团党委认为,党组织在改制中要适应变化、有所作为,首要问题是要把准角度,当好政治向导。为此,重点抓了三点:一是定…  相似文献   

5.
《福建理论学习》2012,(8):I0007-I0007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全资子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百强企业”,连续三届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并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福建省建筑企业总承包20强”、“福建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福建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数十项荣誉称号。还被评为“AAA”级中国最佳形象企业。  相似文献   

6.
面对国外“巨无霸”型企业的咄咄逼人之势。中国民企如何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红桃K集团总裁谢圣明指出——  相似文献   

7.
郭万超 《前线》2014,(4):98-100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0年,却鲜有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出现。“大而不强”是中国企业的“成长之痛”。中国制造业已取得三个“世界之最”:第一生产国、第一消费国和第一出口国。但至今尚未有一个中国企业在全球“执世界制造业之牛耳”。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深厚积淀的诚信文化传统.但为什么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诚信缺失问题还很严重?仅仅以市场经济起步阶段难以避免的道德与经济的“二律悖反”是难以解释其中的原因的.还应从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中寻找和分析.以促进中国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造就了一批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形成了相当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具备了“走出去”的一些基本条件。但由于技术、制度或者经验与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成功地走出去的企业并不很多。中国企业怎样才能有效地走出去?中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周俐衡 《世纪桥》2006,(9):56-58
天正集团是我国工业电器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总部位于“中国电器之帮’——温州柳市。先后荣获“国家大型企业,国家级企业集团、中国电气百强企业、中国机械百强、浙江省质量管理奖”等荣誊称号。2004年跻身中国民企500强第23位。现有员工8000余人,总资产16.6亿元。集团公司董事长高天乐,系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八届民建中央常委,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先后荣获“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十大中华经济英才”、“浙江省优秀企业经营者”、”浙江省十佳杰出明星青年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必须精心塑造企业管理魂魄夏有恒企业管理魂魄的设计与塑造,是中国当今强化与优化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更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点。目前某些企业管理魂魄的“混沌状态”、“弱化状态”、“扭曲状态”、“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12.
刘立星 《理论导报》2013,(12):48-48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归根结底是每一个人的梦。伟大的中国梦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要实现企业发展、职工幸福。落实好中央这一要求,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找准位置,把握好切入点,为推动“中国梦”在企业的实现助力,在谱写“中国梦”的企业篇章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的声誉管理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在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和品牌竞争之后 ,今天已经发展到了声誉竞争阶段。声誉已经超过企业盈利能力 ,成为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事实表明 ,企业的声誉与声誉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 ,何谓声誉 ?何谓声誉管理 ?声誉管理的价值意义到底是什么 ?需要我们清楚地认识 ,认真地回答。一、“声誉”事例引起的思考海尔多年来获得诸多的赞誉 ,一直称霸于“中国最受尊敬公司”之首。总裁张瑞敏荣登英国《金融时报》2 0 0 0年公布的“全球 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排名中的第 2 6位 ,这也是目前中国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王敏 《实践》2005,(9):29-30
21世纪,企业竞争已全面步入品牌的竞争。实施商标品 牌战略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主题。面对新的机遇和 挑战,就如何促进我区商标品牌事业的发展及相关问题,记 者走访了自治区工商局局长王玉英。 记者:王局长,你好。我区商标事业发展现状如何?目前 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请具体谈一谈。 王玉英:我区早在1995年就把“实施名牌推进战略”确立 为内蒙古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现在,“伊利”、“蒙牛”已成为 自治区乃至全国的品牌骄子,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呼和 浩特市昭君文化节的品牌在国内外也已打响。商标事业在我 区发展势头正旺。截止到2004年底,内蒙古自治区注册商标 数量为17663件,其中,“鄂尔多斯”、“鹿王”、“伊利”、“仕奇”、 “草原兴发”、“河套”(面粉)、“蒙牛”、“河套”(酒)、“草原” (糖)、“塞飞亚”、“小肥羊”等11件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驰 名商标总数居西部省区第二位。自治区著名商标总数115件。 全国平均6000件商标中才有1件驰名商标,而我区约1700件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一下公有制企业难搞活、究竟难在何处?而要弄清这个问题,又首先必须弄清“活企业”与“死企业”的根本标性志是什么?不弄清这个问题,就无法引导人们在正确的思路上“刨”公有制企业搞活难的“难根”,进而也就无法攻克“搞活公有制企业”这个难题。笔者认为:“活企业”与“死企业”的根本性标志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盈与亏;不是经营手段的灵活与呆板;也不是有无自主权。那么,“活企业”与“死企业”的根本标志性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古今中外,执行力问题一直是困扰各级领导者的难题。早在两干多年前孙子就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孙子将“道”放在致胜的七个关键要素之首,可见“道”是基础,是第一位的。兵法中“道”是指政治清明、上下同欲。“上下同欲”在现代企业中指员工与企业同心,即员工与企业共患难共荣辱:同德,即共同的企业理  相似文献   

17.
行家之见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研究所所长魏杰说:中国的《企业法》已颁布多年,但迟迟不能落实。《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制定一年,但十四条企业自主权如月亮高悬,看得见,摸不到,企业叫苦不迭。为什么那么好的政策、文件,企业就是享受不到呢?关键是政府的改革严重滞后。魏杰风趣而形象地提出了“爹论”:在中国,政府是企业的“爹”,企业是政府的“儿”。二者之间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企业本应是经济组织,但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企业完全被行政化了,其特征有三:一者,企业的地位行政化。有副部级特大型企业,司局级大型企业,处级中型企业。企业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客厅艺术大师”缔造者 “我们不卖家具,而是客厅的艺术!”——特莱威集团总裁 蒋勇 历经中国家具界风起云涌近30年的淬炼,“特莱威”已成为“客厅艺术家”的代名词。好一句“我们不卖家具.而是客厅的艺术”,与其说这是特莱威总裁蒋勇的对经营企业的座右铭和指南针,不如说这是中国家居界战略思维高度的代名词。唯有如此,中国家具企业方可跻身世界顶尖家居之林!  相似文献   

19.
国有大中型企业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企业办社会”的历史问题,既是中国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现实可行的。现就几个应注意把握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要时刻注意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我国是个国大人多、历史包袱重、发展条件较差、改革难度大的国家。要想大改革、大发展必须注重大稳定。国之不稳,民这不稳,改革何成?发展何成?因此,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既应作为国家长治久安之大政方针,也应作为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好“企业办社会”问题的具体目标加以实施。毫无疑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改革与发展取得大成就,稳定取得大成功,但改革所造成的震动也是记忆犹新和有切肤之痛的。我们看到众多企业在处理这三者关系取得了宝贵成功经验的同时,不是也时常看到有的企业在这方面处理不当,以致酿成企业职工失业,生活水平明显下降,甚至造成企业震荡和巨大损失吗?即使是那些对“三者”关系处理得较好的企业也不是十全十美,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出现影响“三者”关系的隐患和现象。所以,要解决好“企业办社会”的问题,政府、企业各个方面都要时刻注重把握好“三者”关系。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市政集团”)主要是以施工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几年来,综合经营额大幅攀升,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企业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建筑业500强企业”,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公司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是密不可分的,而党建工作能够发挥有效作用,主要得益于集团党委坚持每年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为企业党建工作铸好了“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