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海鸥 《黄埔》2013,(1):63-63
父亲齐树声于1912年11月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因病于2001年4月去逝,享年89岁。他自幼勤奋好学,因家境贫寒,断断续续读完了小学、初中,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1937年高中毕业。抗战爆发,为报效祖国,他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十五期,1938年毕业。1944年随国民党部队进疆,1949年10月随陶峙岳将军在南疆光荣起义。  相似文献   

2.
我的祖父郑金声生前同冯玉祥将军相处达20余年之久,是冯将军的老部下,又是盟兄弟,后来他还当过冯玉祥的中将总参谋长,两人亲密无间,情同手足。正因为如此,1937年抗日战争一开始,冯将军就带我父亲郑继栋到了南京,并送他去广西桂林读书。1941  相似文献   

3.
郭凯 《人民公安》2021,(2):60-62
他是一名人民警察。从警8年,他参与过许多工作项目,但有一个,几乎每个人都用到过——那就是从杭州推广到全国的“健康码”。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杭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副科长钟毅是其中一员。颁奖结果公布的当天,正好是钟毅接到“健康码”紧急任务的第10个月。只不过在10个月前,钟毅的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健康码?要做成什么东西?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微信公众号为我们讲述了“健康码”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春秋》1996,(4)
在中国军界,有这样一位将军,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在鲁西北抗战受到严重挫折的时候,他只身来到鲁西北,创建了八路军一二九师抗日先遣纵队,重新打开了这一地区的抗日局面。这位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建国后曾先后担任过国家石油工业部第一任部长、总后勤部政委、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和中央军委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李聚奎将军。李将军是湖南省安化(今涟源)县人。早年参加过北伐战争,  相似文献   

5.
9月13日上午,中共重庆市委常务副书记金烈、重庆市警备区政委戴家福和重庆市委统战部长张忠惠一行十余人,来到重庆市北碚区看望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郭汝瑰将军。 郭老生于1907年,祖籍四川铜梁。1926年投考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1930年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九·一八”事变后,他愤然退学归国。抗战时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戴安澜将军在缅甸抗击日寇,为国殉难四十周年.我们和戴将军是黄埔军校先后同学,同受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的感召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势的熏陶,后来又在北伐和抗日战争的战场上并肩战斗.戴将军的飒爽英姿,至今仍时常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戴安澜将军,字衍功,号海鸥,安徽无为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戴当时担任国民党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旅旅长,曾先后参加保定泺河之役、彰德漳河争夺战和太行山游击战,出奇制胜,重创日寇.一九三八年鲁南之役,他率部以火攻阴墩,计取朱庄,奠定了台儿庄的胜利基础.一九三九年一月,戴将军调任第五军第二百师师长,当时杜聿明为该军军长,洞国为副军长,庭笈为该师步兵指挥官兼第五九八团团长.那年冬天,该师参加广西昆仑关攻坚战,戴将军身先士卒,正面强攻,首先占领昆仑关口,全歼日寇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毙敌旅团长中村正雄.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6,(2)
正李友邦将军是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生,是杰出的台湾省籍爱国人士。他致力于推动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积极投身于抗击日寇的伟大斗争。他自幼就树立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抗日意识,来到大陆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其后发起成立"台湾独立革命党",组建台湾义勇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保卫祖国、收复台湾"斗争,在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春秋》2007,(5)
抗战期间和抗战胜利后,我父亲郑继栋有幸在冯玉祥将军身边工作,亲眼目睹了冯玉祥与周恩来的一些交往。现将父亲生前对我所谈的一些事情整理成文,为体现回忆的亲历性,故仍以我父亲的口吻记述事情的经过如下——  相似文献   

9.
《时代潮》2001,(14)
抗日英雄叶挺将军的长子、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叶正大中将,最近来到了广东惠阳市崇雅中学。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崇雅中学,是叶挺将军的母校。他13——14岁时在该校的前身崇雅学堂读过一年书。"叶挺"这个名字也是校里一位姓陈的教师给改的,勉励他"人要上进,叶需上挺,挺身而出,拯救中华"。来到父亲的母校,令叶正大倍感亲切。面对学校里1600多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8,(5)
正2018年4月10日,我们在东阳访问了浙江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金华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原浙江省东阳市政协副主席吴兆宁,请他谈谈改革开放以来,从事祖国统一大业的经历。以下就是吴兆宁的讲述。我是东阳人,对东阳这块土地,特别是东阳的乡亲有着深厚的情感。我的父亲吴允周将军1938年受命在陕西王曲襄助创办黄埔军校七分校,为抗战培育基层军官。1947年,父亲调任陆军军官学校成都本校任教育处长,旋晋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李默庵将军诞辰100周年,回想我家几代人曾与他交往的经历,我更加缅怀这位老前辈。李默庵将军是湖南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血战沙场几十年,战功卓著,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过重要贡献,是位著名的爱国人士。由于我的叔祖父段霖茂(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曾在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李默庵所辖的第九十八军任军长,我的二姨父杜心如(黄埔一期毕业)亦是湖南人,因此,我的父亲段德峻(后更名德怀,黄埔军校第十八期毕业)在抗日战争期间便与李默庵将军相识,称他为叔叔。后来,我父亲回安徽地方工作,从此,我致)在我的求…  相似文献   

12.
回忆父亲阚维雍将军阚培荪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已整整50年了。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的殊死战争中,我全国军民英勇奋战,前仆后继,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的父亲第三十一军一三一师师长阈维雍将军于1944年秋奉命率部防守桂林,他以微弱兵力,抗拒数...  相似文献   

13.
张学良决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军阀,他可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虽然他曾被国人斥为“不抵抗将军”,但他本质上却是一个极为真诚的爱国者,并为全民族抗战的爆发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他和杨虎城将军共同发动的西安事变成了中国由内战转向全民族抗战的转折点。没有西安事变的发生,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显然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17,(3)
正我的父亲蒋润苑生于1917年11月16日,已经100岁。他是黄埔军校第17期的毕业生,也是一名抗战老兵。1985年4月28日,沈阳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父亲被聘到同学会工作。1988年8月16日,辽宁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在沈阳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基础上成立,此后,父亲便在省同学会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站在天安门城楼下,望着呼啸而过的战鹰,我不由得想起了父亲——要是抗战时期我们有这么强大的空军,父亲指挥的民团就不会牺牲那么多人了。"梁武昌老人口中的父亲,就是广西知名抗日爱国将领梁瀚嵩烈士。抗战爆发前夕,梁瀚嵩任广西省民团副总指挥(总指挥由白崇禧兼任),代行总指挥职务。梁瀚嵩旗帜鲜明地提出"抗日不分党派",积极支持进步人士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共地下党员梁寂溪也是在这一时期到梁将军身边工作。"有一次,梁寂溪  相似文献   

16.
方娟 《公民导刊》2005,(9):24-24
抗日战争爆发,改变了陈纳德的人生轨迹。受宋庆龄邀请,1937年7月初,美国飞行教官、空军退役上尉陈纳德从美国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一同浴血抗战8年。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陈纳德将军以及成千上万美国空军为中国抗战做出的巨大牺牲和杰出贡献。在重庆,每年都有许多人自发来到“空军坟”前祭奠英雄的亡灵。  相似文献   

17.
刘文锋 《黄埔》2020,(3):66-67
光阴荏苒,转眼父亲刘秉坤已逝世20年,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他生前经常向我们讲述黄埔历史,教育我们要发扬黄埔精神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后代。父亲刘秉坤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祖父是前清秀才,终身执教私塾。父亲小时候在祖父身边读书,后来考取黄埔军校第9期,毕业后在国民党81军担任过少校参谋。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参加了长沙保卫战等战役,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洗礼。直到晚年,父亲的大腿骨上还残留着一块抗战留下的弹片,用手可以摸到。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5,(1):19-21
梁天恩,1917年出生,原藉广西南宁。1936年8月,梁天恩从老家邕宁县考入当时在南宁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一分校学兵队时刚满18岁,年轻的他抱着满腔爱国热情投身军旅,踏上了抗战的征程。学兵一年毕业后,1937年8月,他在广西第7军170师517旅1020团第2营机枪连弹药排任班长。1937年10月,他随部队开赴上海淞沪前线任第3营重机枪班班长。以下是梁天恩老人对淞沪抗战的回忆。  相似文献   

19.
2005年3月15日是一代名将——左权将军百年诞辰纪念日。左太北是左权将军唯一的孩子。我因写作《左权:一团奔突的火》,多次与左太北面对面回觅过去生活的印记……■三个月大的左太北离开父亲,一别成永诀左太北出生在太行山的北段,因此父亲给她取名“太北”。当时,左权辅佐朱德、彭德怀在太行山上的八路军总部,指挥着半个中国的抗战。从海外来的记者黄薇到太行山采访,曾这样描述:“左权同志,中等身材,文质彬彬,热情亲切。他年龄32岁,但看起来只有20多岁的样子。……左参谋长是八路军总部中最忙碌的人。他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夜以继日地工作。由…  相似文献   

20.
张素和 《黄埔》2007,(3):27-28
我的父亲张文衷(字本禹)是张治中将军的三胞弟,生于1900年。1924-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卒业。1936年父亲服役于第十三军第四师十二旅,任少将副旅长,参加了傅作义将军指挥的反击日寇入侵的“绥远战役”、“百灵庙战役”。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向我卢沟桥驻军发起全面进攻,华北平津战场吃紧,父亲又奉令调往南口与日寇的板垣兵团展开激战。父亲为了部队能及时补充弹药,亲自押运枪弹,遭日军飞机狂轰滥炸,他身受重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