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党史月刊》2010,(11):51-52,F0003
闽中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莆田市区龙脊山公园内,占地面积63712平方米,始建于1957年12月,1962年建成。其前身为莆田县革命纪念碑,1983年莆田建市后由市政府接管,并改称为“莆田市烈士陵园”,  相似文献   

2.
《党史纵览》2007,(1):F0004-F0004
金寨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64年,位于县城梅山,占地25万平方米,包括烈士纪念塔、革命博物馆、红军纪念堂、红军将军墓等部分。现已形成了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墓、园为一体,具有山区特色的大型烈士陵园。几十年来,金寨革命烈士陵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努力挖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1,(16):37-38
七台河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七台河市茄子河区茄子河镇东升村仙洞山东南侧。1990年,七台河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动工修建七台河市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占地50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正普兰店区唐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大连市普兰店区太平街道唐房社区,始建于1949年11月,原为解放战争时期辽南军区后方医院唐房一所所在地,当时称唐房烈士墓,埋葬着在解放辽南和普兰店战役中牺牲的来自全国18个省的304位烈士。2006年,普兰店市人民政府对唐房烈士墓重新修建,建成唐房革命烈士陵园、唐房革命烈士纪念馆。唐房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6600平方米,由石砌广场、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陵墓等项目组成。  相似文献   

5.
唐越 《党史文汇》2014,(7):F0002-F0002
正大同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大同市南郊区马军营乡田村东。原名大同市人民公墓,建成于1954年4月,1980年更名为大同市民政局安置农场。2005年1月12日,又将其更名为大同市革命烈士陵园。2007年7月26日,重新修建的大同市革命烈士陵园举行落成典礼。陵园占地面积80余亩。园内安葬着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牺牲的革命烈士共296名,其中原晋察冀五地委敌工部副部长舒宏、《晋察冀日报》和新华社特派记者仓夷等革命烈士长眠于此。陵园广场中央屹立着大同市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塔于1951年7月首建于大同市城区北门外操场城东广场内,1989年5月1日整体迁至大同城区南门外永泰公园,2006年  相似文献   

6.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位于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从通江县城出发,一个小时便可到达。红军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500多亩,这是全国最大的、唯一一个由红军自己修建的烈士陵园。1934年7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由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同志负责修建红军烈士陵园,她还亲自设计碑体、题写碑名、绘制图案,当年10月顺利建成。整个陵园由红军烈士墓、红军总医院旧址和红军石刻标语3部分组成。陵园的大门横式牌坊上,雕刻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1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相似文献   

7.
唐越 《党史文汇》2014,(7):F0003-F0003
正塞北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朔州市朔城区。塞北革命烈士陵园原名塞北烈士纪念祠,1949年3月由中共雁北地委和雁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呈报晋绥分局批准,将朔县文庙改建而成。祠内铭刻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西雁北左云、右玉、怀仁、山阴、朔县、平鲁6个县及绥蒙军区为国捐躯的5163名烈士的英名,陈列有部分烈士的遗物。1998年,朔县人民政府将塞北烈士纪念祠更名为塞北烈士陵园。2006年,朔城区委、区人民政府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对陵园实施整体搬迁。陵园新址在朔州市朔城区西郊万亩金沙森林公  相似文献   

8.
西满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齐齐哈尔市铁锋区陵园路3号,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始建于1947年8月16日,1948年4月5日正式竣工.竣工时,毛泽东主席题词:"共产主义是不可抗御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朱德总司令题词:"浩气长存."陵园正门悬挂着时任西满军区司令员黄克诚题写的"西满革命烈士陵园"门额.  相似文献   

9.
凤岗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东莞市凤岗镇中心区东面的花果山,由凤岗镇政府投资兴建。1994年7月22日奠基,1995年7月22日落成。整座烈士陵园庄重、肃穆、清幽,既体现凭吊先烈的凝重氛围,又充满岭南园林的独特景色。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纪念新四军的丰功伟绩,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各地建立起许多各种形式的纪念馆、陈列馆、纪念碑、纪念亭和烈士陵园。其中主要的有: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新四军茅山抗日斗争历史陈列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黄桥战役纪念馆,藕塘烈士陵、半塔烈士陵园,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雪枫墓园,竹沇革命纪念馆、溧阳西山烈士陵园,临沂革命烈士陵园,南京雨花台三烈士墓,江苏大丰县烈士纪念亭等40余处这里仅介绍两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富锦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富锦市城西嘎尔当村西0.5公里处。1951年,当地政府在这里建立革命烈士公墓,安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建设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1999年8月20日,在黑龙江省民政厅及佳木斯市民政局的关怀下,在富锦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富锦市革命烈士陵园重新破土兴建,工程分三期施工,于2001年11月10日全部竣工,由原来的1.33万平方米扩大到3.5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2004年 9月 18日上午,湖南革命烈士陵园的上空,一阵防空警报声骤然响起.随后,在悲壮的<松花江上>的乐曲声中,<潇湘晨报>和湖南革命烈士陵园的领导在墓园里共同揭开了一块墓碑上的红绸.阳光下,墓碑上的三行文字熠熠生辉:"一九三八年徐州殉难 /抗日无名女兵之墓 /湖南父老乡亲立".墓碑上方的花环中,镶嵌着女兵清秀美丽的身影.  相似文献   

13.
正位于江苏南京市南郊的雨花台,原是一座布满卵石的山岗,又名聚宝山。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曾是反动派屠杀革命志士的刑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这里兴建了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在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座大型石雕烈士群像,塑造了九位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英勇就义、坚贞不屈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1,(10):31-32
佳木斯烈士陵园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友谊路中段,西浦森林公园南侧,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园内安葬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革命英烈930位,是我省东部地区安葬革命烈士人数最多、建园最早的革命烈士陵园。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01,(7)
北京市1.李大钊烈士陵园2.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3.北京自然博物馆4.中国航空博物馆5.中国科学技术馆天津市1.平津战役纪念馆2.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3.天津自然博物馆4.天津科学技术馆河北省1.华北军区烈士陵园2.潘家峪惨案纪念馆3.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陈列馆4.河北省博物馆5.唐山抗震纪念馆山西省1.黄崖洞革命纪念地2.太原解放纪念馆3.平型关战役遗址4.太行太岳烈士陵园5.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博物馆辽宁省1.丹东鸭绿江断桥2.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3.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4.葫芦岛市…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国多座烈士陵园中,朱德、贺龙两位老帅,情有独钟的还是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县(现郾城区)烈士陵园。郾城革命老区地处中州腹地,在大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有许多烈士安葬于此,其中就包括贺龙元帅的知已和战友,洪湖革命根据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宋盘铭烈士。贺龙元帅任红三军军长时,因关向应同志住院,宋盘铭代理红二军政委为中国革命立下赫赫战功,与贺龙元帅交往很深。1953年,贺龙元帅曾给宋盘铭的父亲宋同甫写亲笔信,称赞宋盘铭是"人民功臣"。郾城烈士陵园初建时期,烈士宋盘铭之父宋同甫,肩负郾城县50多万人民的重托,千里迢迢赴京,求见贺龙元帅。当他双手展示出当年贺龙元帅写给他的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汇》2008,(7):F0003-F0003
金寨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安徽省金寨县城梅山,面积25万平方米。它依山傍水,坐西向东。园内先后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博物馆、红军纪念堂和红军将军墓,现已形成以烈士塔为中心,融塔、馆、堂、墓、园为一体,具有山区特色的大型烈士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20,(7)
正2019年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堂,远眺英雄山上"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在纪念堂内,习近平总书记听取革命烈士事迹介绍,高度评价他们的贡献。他强调,这次考察第一站就是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目的是在即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来  相似文献   

19.
于卫东 《共产党人》2004,(24):54-54
黄洋界;吊烈士墓;烈士陵园;茨坪;井冈山革命展览馆;  相似文献   

20.
《广东党史》2008,(5):57-57
河源市烈士陵园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公园广场西面。为纪念阮啸仙等革命先烈,原河源县人民政府于1958年12月建立了河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又称啸仙烈士陵园。园内建有占地面积约160平方米、高14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的阮啸仙烈士纪念亭各一座,纪念碑后有一座记载362名河源籍革命先烈芳名的墓冢。1987年,河源县人民政府在陵园内安放一座约6米高的阮啸仙汉白玉塑像。1988年河源撤县建市后,陵园建设得到省、市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