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不断增强,基本做到了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但电力紧张、房地产业急剧膨胀、非典型肺炎疫情和伊拉克战争带来的不利影响,如同三只“拦路虎”,对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5.9%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5省市下一阶段经济增长产生严重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沈艳兵 《求知》2005,(7):38-39
1.服务业增长速度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九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003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8%,比上世纪80年代服务业年均增速6.7%的水平高出5.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33.5%上升到2003年的45.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六五”时期的33.2%提高到“九五”时期的54%。服务业已经和制造业一起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3.
从一季度情况看,投资和消费增幅将主导今年经济,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呈“前高后低”的增长态势,上半年GDP增长可能超过9%,下半年受出口、投资增长回落的影响可能增长8.5%左右。全年GDP增长接近9%。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9月22日报道,与过去20多年相比,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还是从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机制、产业、市场和观念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都已有了一些显著变化,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把这些新变化概括为“五新”:一、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总量从一位数上升到两位数,上了一个新台阶。2002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了10.2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也首次接近1000美元,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起飞时期。就经济发展的速度看,目前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新增长时期的上升阶段。2001年GDP增长7.5%,2002年增长8%。今年一季度增长  相似文献   

5.
《理论参考》2009,(12):32-35
最困难的问题“未解决” 问: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些数据。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9%,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中国经济的反弹趋势日益明显,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今年“保八”已不成问题,您对目前的中国经济怎么看?  相似文献   

6.
3月初,春意初露的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之际,今年的中国“两会”受到海内外媒体的格外关注。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两会”所确定的大政方针,将事关中国经济能否在今年实现8%左右的增长目标,而对世界而言,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6,(5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12月9日表示,今年中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20万亿元,同比增长10.5%。马凯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中国经济呈现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运行较稳、实惠较多、后劲较足的特点。“从投入看,单位GDP能耗有所下降;从产出看,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增长2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0%左右;从结构上看,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很多积极变化。”马凯说。  相似文献   

8.
潘燕 《瞭望》2003,(49)
中医讲究“通经活络、固本强元”,调控一国经济亦大致不离于此。 2003年,中国经济破浪前行,GDP全年增长8.5%胜券在握,远远高过年初7%的调控目标。对于经历了非典肆虐且 GDP总量已超过 10万亿的中国经济来说,这一增长来之不易。也因之,中央有关明年经济工作的32字思路中,首先即为“稳定政策”,而保持一定的政策连续性,使目前向好的经济态势得以持续,可以说是一个成熟调控者的成熟选择。  相似文献   

9.
当世界经济一直在2%上下徘徊时,我们却能排列出7.8%、7.1%、8%、7.3%、8%这样一组令人欣喜的增长率。然而这还不足以全部显示“发展”在过去5年的分量,也不能完全揭示这5年的“发展”对于中国未来的真正价值。 已经过去的5年, “发展”的含义,绝不仅仅体现在这五个在全球经济中“一枝独秀” 的百分比,而更体现在中国在由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实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吕志强 《瞭望》2016,(16):4-4
过去一年,五大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表现不佳:工行同比增长0.5%;农行同比增长0.7%;中行同比增长0.74%;建行同比增长0.28%;交行同比增长103%.一些人开始唱衰中国的银行业,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银行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20年极限” 据《社会科学报》1998年8月20日报道,20年来GDP年均增长9%的中国经济,会不会像韩国、日本一样高速增长的极限为20年?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刘鹤日前指出,对于处于转轨阶段的中国经济来说,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基本实现了政府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但从历史上看,1998年是1992年以来第六个下降年份。这表明中国经济还将持续保持下降态势,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期为7%,经济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一、1998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析由于多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均形成了买方市场。这一方面为今后的改革深化奠定了良好的基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是中国经济辉煌的一年,这是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用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林毅夫教授的话来说,就是“难能可贵”。林教授说:“在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通货紧缩的势头仍未减缓,美、日、欧经济不景气从而影响了东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中国GDP达到8%的增长率,外贸出口增长达到20%,凭借这样的成绩,我可以给2002年中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3,(6):16-16
经济增速有望超“8”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需要再平衡,中国经济也在逐步转型。目前来看,内需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中国已经出台的稳增长措施效果逐渐显现,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平稳温和的增长,GDP增长率为8.2%左右。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6,(Z1)
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资源型城市犹如中国的“工业粮食主产区”。当下我国426座资源型城镇,为全国提供着 93%的煤炭、90%的石油、80%的铁矿石和70%的天然气,在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发挥着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绍飞 《党政论坛》2014,(18):16-16
至少在2020年之前,中国仍然会是一个以投资为主导的国家,这决定了经济增速不会一下子降到5%。“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仍会保持7%-8%这样一个中高速增长的态势。”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需求不足是上半年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的主要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来源于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陈勇鸣 《党政论坛》2009,(17):11-13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全国今年一季度GDP增长6.1%,上海一季度GDP增长3.1%,处31个省市自治区倒数第二。上海经济增速快速下滑主要原因:一是上海为国际大都市,受金融危机影响直接,2008年上海贸易依存度高达161%,中西部地区平均不到10%,全国60%。二是投资回落,一季度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比全国低21.1百分点。三是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两高一资”企业。为振兴上海经济,3月25日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上海船陕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9,(36)
进一步扩大内需,力促下半年经济增长保持较快速度,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表明,在贯彻落实党中央近期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新对策、新精神,并结合本地实际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方面,各省市区目标明确,行动迅速。京、沪、鲁、浙、闽、苏等省市经济基础雄厚,这些地区如何制定切实有效措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对全局至关重要。北家“扩大有效需求、培育一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一_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近日指出,北京市上半年虽然经济增长了119%,但是地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只有门.7%,大大低于去年…  相似文献   

19.
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不仅创造了26 年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4%、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经济奇迹”,而且探索出一条被称为“中国模式”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7,(3)
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中国GDP增长将达9.6%。世界银行2006年底预测,全球经济增长2007年将放缓至3.2%,2008年可能恢复至3.5%。预计2007年,美国经济将有所降温,增长率为2.1%,但2008年则会回升至3%。日本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长率将分别为2.4%和2.5%,欧元区则将维持在1.9%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