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亮 《瞭望》2006,(26)
一些地方政府在投资行为中收益与成本严重失衡,成为我国治理投资过热中的一个制度盲点。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今年前5个月增长30.3%, 经济发展出现新一轮投资过热的苗头。一些本来就显现过热的行业再次成为“投资热点”,如今年前五月钢铁行业投资从去年同期的7.8%被拉升到13.7%,而今年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已成定论。  相似文献   

2.
到底应该如何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泡沫”、“过热”和“空置”问题?本文期望通过对反映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的一些指标的分析,给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与“过热”问题,做出一个比较冷静科学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潘燕 《瞭望》2006,(32)
迅速发展且变化复杂的中国经济,某种程度上也在丰富着我们判断形势的语汇。上半年10.9%的GDP增速出来后,温家宝总理一句“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不仅令很多人对经济大势茅塞顿开,也使“偏快”和“过热”两词以鲜明的层次差异,走进中国经济的表述“语库”。何渭“偏快”?何谓“过热”?两者的界限在哪里?笔者就此详细地请教了权威人士和研究者,得出结论如下:即“偏快”与“过热”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经济运行是否处于良性状态。“偏快”是在经济总量大体平衡、没有明显的结构性失衡及增长约束不明显背景下的较快增长,其所建之的平台是相对  相似文献   

4.
楚东 《瞭望》2004,(20)
中国正处在一个影响深远的发展关口前,为顺利通过这个关口而实施的宏观调控亦处在节骨眼上。尽管中央为控制部分行业过热而使出了一些强硬政策,但形势并不乐观,关键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过于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只盯着“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在认识上、思想上、行动上,未能有效地与中央的部署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3,(50)
房地产市场关于“过热”、“泡沫”的正与反的争论从来没有平静过,但房地产业的增长也没有低迷。  相似文献   

6.
治“热”的同时要考虑如何启动“冷”,才能避免出现新一轮经济不振,从而真正走出“过热-硬着陆-通缩”的尴尬循环。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能源“金三角”的晋陕蒙接壤地区目前已进入全面开发的新阶段。但在大开发热潮中存在明显“过热”倾向和一窝蜂苗头。  相似文献   

8.
"有限政府"的意蕴及其建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着力倡导的“服务型政府”与“有限政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有限政府”的价值取向就是“服务型政府”。善治视野下的“有限政府”,政府的权力、职能、规模以及行为方式等都应该依法受到规范,不能超越法定界限。正是基于对“有限政府”的这种理解,规范政府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根本出路在于构建“有限政府”。因此,重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培育健全的“第三部门”,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理应成为我国构建“有限政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2002年的形势有几种评价。一种说形势很好,健康、兴旺、繁荣,非常好;第二种评价是已经出现过热;第三种评价说,总体是健康的、良性的,但是局部或者少数城市已经出现过热,有泡沫现象。我个人愿意用四句话来评价去年房市:“快速增长,供求两旺,形势大好,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10.
狙击流动性过剩,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金融调控“组合拳”招招不同5月18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一气宣布了三条政策:分别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0.27%和0.18%;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至5%;从6月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1.5%。这一前所未有的金融调控政策组合——汇率、利率和准备金率三率齐动,彰显出央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防止经济走向过热的决心。时至一周,金融调控“组合拳”影响几何?市场层面又呈现出怎样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混沌理论中著名的“蝴蝶效应”似乎正显现于中国经济。只 不过“蝴蝶翅膀扇动”换成了物价上涨:这意味着什么?宏观经 济是走向良好还是过热?一场争论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12.
唐代望、唐朝阳的“政府只‘掌舵’不‘划桨’吗”一文认为,政府“掌舵论”难以自圆其说。各国政府都在履行“掌舵”与“划桨”的职能。政府“掌舵”又“划桨”,是符合国情得民心的。我们应该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构建“掌舵”、“划桨”优化的高效政府。  相似文献   

13.
构建学习型政府的价值取向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政府是“以人为本”、“以学习为基础”、“以强化公共服务”为特征的民主政府,而构建学习型政府则正是对学习型政府中的“人本价值”、“学习价值”、“服务价值”和“民主价值”的追求和索取。因此,要实现学习型政府的公共价值,就必须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加快构建学习型政府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14.
莫勇波 《理论导刊》2006,(12):15-17
当前各地政府的“形象工程”已经蜕变成所谓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式工程”、“扰民工程”、“伤财工程”等等,严重影响了地方社会的发展。要治理这些蜕变的“形象工程”,必须从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政府领导的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健全政府官员问责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决策体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袁元 《瞭望》2004,(25)
●2003年6月13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即121号文件。意在抬高房贷“门槛”,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现象。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管理观念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我国政府在政府管理理论、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及政府职能 等方面进行创新。政府创新,首当其冲的就是政府管理观念的创新。只有真正树立了“法制政府”、“有限政府”、“信用政府”、 “服务政府”等新观念,政府管理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才能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才能解决各种社会公共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日,央行《2002年货币政策报告》再次强调检查和控制过热的房地产信贷。国土资源部也大力清理商品房违规开发,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建设部明确表示要在今年严控“别墅热”、“豪宅热”,消除“泡沫”,引导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三个权威部门同时大声发出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的声音,分贝之大赶上了上世纪90年代初处理房地产发烧的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现代政府得以立足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基础。现代民主政府必须按照“真”、“善”、“和”三个维度来加强自身建设,打造诚信政府形象,以“真”立足,以“善”立根,以“和”持久。这三个方面的完整统一,就是诚信政府得以持久确立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楚东 《瞭望》2004,(22)
与一些认为很快便可以成功“软着陆”的预测不同,与一些还在消极抵制中总想“躲过一劫”的观望派不同,中央高层近日接二连三发出的信电表明,尽管宏观经济形势开始向好的一面转化,前期宏观调整的效果开始显现,投资增速有所回落,过热行业的投资有所抑制,但是,“点刹”不会松劲。  相似文献   

20.
早在2001年底就有人指出,房地产业已经出现与1993年一样的“过热”,并预计2002年就要出现房地产的“冬天”。2002年乃至2003年,对房地产泡沫和风险的警告之声不绝于耳,甚至得出我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到了泡沫经济的悬崖边沿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