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世慧 《学理论》2010,(10):248-249
近年来,就业竞争加剧、就业市场紧缩、就业意识形成困难、大学生就业观念错误、就业目标模糊等问题日趋突出,这都对"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其中,地方高校的就业问题在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中,更是遇到了新困难、新挑战。因此,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及创新对地方高校的就业情况改善显得非常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新局面的打开。  相似文献   

2.
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爽 《学理论》2009,(9):99-100
在高校大学生队伍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大学校园中数量较大的学生群体,他们处于弱势地位,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人群。如今,贫困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创建和谐校园中不容忽视而又意义重大的内容。那么,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怎样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此,本文阐述了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提出了缓解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工作建议,以期提升和增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近几年非常突出,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在对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对她们个体心理和谐的影响,进而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审视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关政策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裴喜永  程雪妮 《学理论》2011,(3):221-222
受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举步维艰,许多国营和民办企业纷纷倒闭、裁员。这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高校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当代大学生教育也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城镇弱势群体就业的社区支持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帮助城镇弱势群体就业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更是政府的责任。城镇社区是弱势群体在空间上的沉积点,实践证明政府制定帮扶政策借助社区这一平台可以较好地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创造性地促进社区就业,挖掘社区就业岗位;利用社区平台重构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渠道,完善政策决策机制;健全和完善以社区为平台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扶持社区自治组织建设,重视非政府组织建设,激发社区活力;完善社会福利政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我国历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就业并非只是大学生个人和他们家庭的小事,更是全社会的大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此问题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哪些影响,已经成为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加以认真研究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薇  吕悠 《学理论》2012,(30):179-180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高校教育改革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通过需要层次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得出启示,以提出对于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颜志刚 《学理论》2009,(18):231-23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我国历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就业并非只是大学生个人和他们家庭的小事,更是全社会的大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此问题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哪些影响,已经成为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加以认真研究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尤其是高校的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是引起了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阐述了探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并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影响两方面分析了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除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能引起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外,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片面追求GDP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就业问题的解决也是导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性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由于地方政府领导人的考核体制而导致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取向的不完全一致更是加剧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就业的增长,除继续重视劳动力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和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外,中央政府也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并选择把扩大就业作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3,(8)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进入政府工作议程,这是目前各地就业工作一个令人欣慰的重要变化。将“三农”问题纳入现代化的全局,将农民的“非农化”纳入就业工作的全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空中通盘考虑,是考验各地决策者战略性思维能力的一个大课题,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江苏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降低进城的门槛,取消了原来针对农民进城的一些限  相似文献   

12.
就业问题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它既是综合性的经济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有时甚至酿成激烈的政治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社会主义国家更是把消灭失业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并因此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13.
劳动就业问题,是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在我们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过去八年城镇就业的成就 (一)8年安排6243万人就业。从1979年到1986年的8年中,全国城镇新就业的人员共达6243万人,约占全国城镇现有全部在业人员的47%。平均每年安置780万人。其中1979、1980年两年安置1800余万人,“六五”期间(1981—1985年)安置3640万人,1936年安置791万人。城镇待业率从1979年的5.9%下降到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金融危机迅速导致了全世界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本已严重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为此,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方案;同时,对于促进就业,世界各国也是献计献策,各有高招。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0,(12)
记者:目前,对妇女解放这个概念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说法,特别是在妇女就业与妇女解放的关系上,更是众说纷纭,有人甚至主张,中国劳力过多,妇女应当“息工”回家。你可否先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邓仲华(中国妇女管理学院副教授):首先是要对“妇女解放”有个正确的理解,马克思指出:“任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高校、政府、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积极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对就业形势的改善,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创业教育与服务面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问题,要适应其发展形势并采取相应对策,实现自身的生态发展,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失地农民问题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特别是失地农民在向市民身份转变的过程中,面临二元社会制度障碍、身份认同障碍、职业转换障碍、文化适应障碍等因素的影响,身份转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失地农民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为失地农民提供经济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失地农民实现身份转换的心理适应;树立社会公平理念,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底蕴和生存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身份转变。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招录体制改革后的公安高校也面临同样问题,更需重视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调查发现,公安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着较少进行职业规划、就业观念落后、就业心态消极、贪图安逸、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佳等问题。公安高等教育要应对社会的挑战,就必须在职业规划理论指引下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全过程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珊 《学理论》2009,(32):193-194
就业乃民生之本,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大学生就业的情况不客乐观,这本身有社会的问题,有高校教育机制的问题,也有学生本身的问题。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入手,分析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指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危害性,最后给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诸多对策,以期能对解决大学生就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良的就业问题心态,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阐述了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就业问题心态,并针对这些问题心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提出如何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意见,指导大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