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下负责”是“第一位”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执政党的干部,我们过去习惯说“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一般说,对上负责,不只是对上级负责,最终是要对党和党的事业负责;对下负责,也不只是对下级负责,根本的是要对人民群众和群众利益负责。二者虽具有“一致性”,但立足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这个根本问题,“对下负责”应该是不容动摇的“第一位”的大事。  相似文献   

2.
有感于“对下负责是最好的对上负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下负责是最好的对上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是最好的对党负责。”这是一个领导在“三个代表”思想教育活动的总结大会上讲的话这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人震聋发聩,回肠荡气一这话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相似文献   

3.
最近 ,中共广东省梅州市委组织部为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 ,围绕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重要课题开展了“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表明 ,近年来 ,梅州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都能在实践中注意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 ,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 ,结合粤东山区的实际创造性地工作 ,有力地促进了梅州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时 ,也发现有少数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 ,尤其是基层的党员干部在认识上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 ,还存…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3,(19)
各级干部在抗击“非典”这场特殊战斗中的作风表现,不仅直接关系到抗击“非典”的成效,也是在真真切切的社会生活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执政为民,就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5.
陈益群 《民主》2005,(9):15-16
环境保护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对环境的要求都提高了。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几句话,道出了群众的愿望,表达了政府对环保治理的决心,也表明了政府对老百姓的承诺。  相似文献   

6.
梁新 《党政论坛》2013,(1):64-64
政府的清正廉洁,是党性问题,也是执政理念问题,更是指导思想问题。政府的清正廉洁,不仅仅是旗帜鲜明的反腐败,更是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模范。在厉行节约这个问题上,政府甚至就是一面旗帜,一种提倡,一种导向。有一句话叫做:“上行下效”,上级厉行节约,把每一分钱都花得很透明,很公开,对人民群众很负责,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人民公仆的观念,对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重视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越要正确处理好干群关系。目前,我们公司同不少基层企业一样,干群矛盾比较突出,往往是群众有意见,干部有怨气。对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由于现在国企改革力度大,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方方面面的要求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企…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如何从管治型为主向服务型为主的政府转变,首先要弄清我国政府管理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公共权力的来源及特征等属性,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忠实地为人民办实事,做马克思所倡导的“社会的负责的公仆”。  相似文献   

9.
最近,面对防治“非典”工作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沉着应对,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有力地加强了防治“非典”的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在这种时候,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公民、每一名堪称“三个代表”的共产党员,都应该自觉地坚定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同心同德,扎实努力,争取早日夺取这场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面对考验,思想政治工作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危放在第一位,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心人、爱护人、引导人,为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讲话中的一个重要论断。这一论断鲜明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充分有力地说明了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群众利益”,在我们党的全部工作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不竭动力。历史的主体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利益最为紧要,也决定了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是今天我们面对的新的形势和任务,是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改善…  相似文献   

12.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些地方政府屡屡出现行政“乱作为”,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国家利益带来祸害《瞭望》新闻周刊近期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屡屡出现比行政“不作为”更可怕的“乱作为”,他们在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国家利益带来严重损害,其中一些领导干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政策如何从上层落实到基层而不失真,如何将地方政府从“发展主体”转变为“和谐主体”二十多年斗转星移,从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到社会和谐居突出地位,做实地方主体总是第一落脚点。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中央党校贾建芳教授对《瞭望》新闻周刊称:基层政府更直接地面对人民群众,基层政府贯彻中央精神的决心和力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那些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应急管理》2011,(10):36-39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于2003年成立,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银监会成立伊始,即提出“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并将“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作为监管目标之一。主动提高行政透明度,善待善用人民群众舆论监督,树立银监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声誉和社会形象,也是银监会新闻...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务犯罪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这些违法犯罪越来越引起我党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它不仅干扰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更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重视和加强对职务犯罪的研究,对于认真贯彻落实政法机关“三项重点工作”,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顺利进行都是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卷首     
几个月来抗击非典斗争的无数事实,无不深刻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当之无愧的“三个代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正确决策,坚定果断,沉着应对,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使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抗击非典一线,涌现出邓练贤、叶欣、梁世奎、陈洪光、李晓红、丁秀兰等一批英勇献身的先进党员的典型,谱写了当代  相似文献   

17.
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灾难,袭击着京城,侵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 命安全,也向医务工作者发起了严峻挑战。非常时期,不仅考验着每个医 护人员,更考验着基层党组织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面对“非典”,北京 朝阳医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思 想政治工作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党团工会一盘棋,以“鼓干劲、暖人心” 为主要内容,激励全院职工团结一心抗“非典”,救死扶伤为人民。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国各地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一些地方,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搞的不是“民心工程”,而是“政绩工程”。比如我们常见的“面子工程”、“路边工程”、“形象工程”、“窗口工程”、“迎宾工程”等等就是如此。诸如此类,不仅产生不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劳民伤财,往往折腾得一个地方的经济元气大伤,甚至越来越困难。这类不顾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绩工程”,很令群众反感,很不得人心。  相似文献   

19.
非典型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 重大灾害,令全世界猝不 及防。“非典”疫情在我国一些地区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沉着应对,措施果断,“非典”预防、治疗和控制工作取得成效,充分显示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政府形象,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20.
论流行文化     
什么是流行文化?有人称是以流行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有人泛指各种文化现象的流行,也有人则直接了当归于通俗文化。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文革”期间,八个样板戏传唱于各个角落,我们能认定那是流行文化吗!?至于风行一时的各种文化现象,比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也不能断言那就是流行文化;更不用说相声、杂技、大秧歌这些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