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抵御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课题,重大自然灾害防治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斗争并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呈现历经风雨却始终充满活力的面貌。基于历史性、整体性视角,从组织理论的维度构建“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敢于斗争的风险自觉”“高效权威组织领导”“灵敏应变的能力建设”等四个维度系统分析党成功防范各个时期重大灾害风险实践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展望防范应对重大灾害风险的前景,推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再生产活动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对某个人或某个企业单位来说,或许几年、十几年都不会发生大的灾害事故,但对整个社会来讲,灾害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因此,重视保险业,建立雄厚的保险基金,用以补偿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就显得十分必要。马克思关于“在再生产过程中,从物质方面来看,总是处在各种会使它遭受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中”的论述,就深刻地揭示了保险与社会生产的相关渊源。  相似文献   

3.
SOS!!! 1912年4月15日夜,大型邮轮“泰坦尼克”号在航行中突遭不幸,船上的报务员发出了“SOS”的救援信号。同年,国际无线电通讯大会决定选用莫尔斯电码中三点三横三点(…———…),作为国际救难信号。在莫尔斯电码中,S的代号是三点,O是三横,所以人们就把国际救难信号简称为“SOS”。 今天,“SOS”巳被广泛借用,它成了生活中求助、求援的代名词。因战乱、灾害、疾病失去父母的孤儿或因其它原因被家庭遗弃的孩子们,如同孤立无援的小舟,向整个社会,整个人类呼救:SOS、SOS  相似文献   

4.
闵捷 《瞭望》1999,(13)
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张国民主持的项目叫作“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他的话题就从地震说起:“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在全球所有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中,地震占了一半以上。从我们国家来说,建国50年来,自...  相似文献   

5.
在灾害治理过程中“无(未)知”现象层出不穷,“离灾优于防灾、防灾优于救灾”这一反思性理念应运而生。离灾以“与灾害共存”、“和自然共生”及“共生共荣”为基本理念,提倡人类在灾害经验反思基础上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非结构措施建构社会系统良性运转策略。离灾政策主要包括离灾城镇建设、离灾建筑品质、离灾用品及机制评分制度、离灾人员认证制度、离灾意识培养和非结构式措施运用等,主张将不合理、不必要的防灾费用用于离灾建设,同时以“山、路、桥、河”为共治对象,并落实灾后重建生态保育复育理念、制定“离灾不离村、离村不离乡”和永续社区发展等策略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冲击。离灾政策尽管存在着短时期内效益难以显现、成本高、实际运行效果不确定和不同政策目标难以取舍等局限,但无庸置疑,它对于我国灾害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灾害观,分析了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探讨了灾害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方式的关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灾害观对于当前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大灾害中的集体行动及类型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繁琐复杂的灾害表层现象时,如何进一步与主流社会学理论对话,这是未来灾害社会学研究重要的议题和努力方向.通过引入集体行动视角,将灾害中的集体行动具体化为“灾区内灾民集体行动”与“灾区外志愿者集体行动”两种类型.灾民的苦痛及重建的困境越大,对灾害的解读就越倾向“人祸”因素,并通过“搜索信息行动”、“定义情境行动”和“咎责行动”,引起大量的抗争性负向集体行动,甚至威胁到政府的政治安全目标以及社会的公正和稳定性.政府应通过灾害信息的及时颁布、专家诠释等策略影响灾害情境定调取向,将灾害导向“天灾”而非政府的疏失.灾后资源缺乏并非负向集体行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弱势群体的受灾风险偏高.灾害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对媒体和民间力量的监督以及公平性机制的建构,将灾害情境中的集体行动整合成救灾和灾后复原的正向行动而规避其负面风险.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这一制度最初起源于西方工业社会,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社会保障在我国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不断进步,探讨社会保障在推进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以及建立和完善这种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意义。   一、社会保障的起源与发展   “社会保障”系英语中“ Social Security”一词翻译而来的,亦可译为“社会安全”。简而言之,社会保障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这不仅强调了心理功能和社会心理因素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也从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告诫人们重视对心理的调治  相似文献   

10.
生态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没有生态系统的“十月怀胎” ,就没有人类 ;没有生态系统的无私孕育 ,产生了的人类也不可能生存下去 ;没有生态系统的逐步优化和良性循环 ,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和谐发展。一句话 ,生态系统是承载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 ,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长期稳定发展最深厚的基础。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 ,着力优化生态系统 ,理应成为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经济压倒一切甚至经济就是一切的狂热 ,直接导源于“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片面认识 ;而“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理论则是生态利益是人类的最高利益 ,因而生态必须无条件优先的立论基础。以触目惊心的环境破坏、无可挽回的生态代价换取的所谓“繁荣” ,实际上不过是对人类社会釜底抽薪式的破坏而已。  相似文献   

11.
论制度文明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是社会的开化和进步状态。社会的开化和进步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同时它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五彩缤纷的极为丰富多样的图画。因此,文明的结构不仅可以从横截面来研究,也可以从纵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研究。从纵的方面看,文明与人类社会俱生。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在“人猿相揖别”的时候,人类文明就产生了。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理论,我们可把文明划分为原始社会文明、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从横的方面看,每个历史时代有不同性质和层次的文明。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把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有一种意见是把文明看成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维结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是关系到人类命运走向的两个重要课题。回顾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竞争,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牵引机”,而人类社会发展又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实验室”与“加速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之时,就是人类进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崇高境界之日。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要提出“社会政治文明”这一概念?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试作一些探讨,以祈同行方家指正。一、提出“社会政治文明”概念的依据 (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文明,理应包含社会生活、政治生活进步状态即社会政治文明的内容。“文明”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其含意虽不统一,却存在着一个共同倾向,这就是把它理解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理解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我国出版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这个概括是对的,但它又  相似文献   

14.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与“市民社会”概念相对的“人类社会”(社会的人类)概念.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当把“人类社会”当作立脚点时,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得以初步形成.同时,如果联系马克思所面对的现代性生活场景,即市民社会中个人、社会以及自然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分裂和冲突,那么我们会发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立脚点的根本区别内含着对现代性的反省和重建.  相似文献   

15.
所谓“群动”,即“群起而动之”,指人们在群体舆论、气氛和态度的影响下而采取的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称之为“群动行为”。它是自愿、从众(随大流)、服从、模仿、冲动等多种群体行为的综合。可以笼统地说,如果没有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上至一个国家、民族、军队,下至民间各色自发团体的群动行为(以下简称“群动”),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专门决定,可以说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非凡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理论的重大创新与突破。一、和谐社会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直接提到“社会和谐”的概念。他们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阐明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是充…  相似文献   

17.
一、提出“发展质量”理论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世界和历史的视角审视迄今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我们会发现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片面性。这种把发展手段当作目的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实践的结果造成了很多的问题:环境严重污染,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生态平衡破坏,物种减少,人类生存受到威胁;资源短缺,同时有限资源又被掠夺性浪费;能源枯竭,气候反常,灾害频繁而猛烈,人口爆炸,错综复杂而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的精神领域的苦闷压抑、颓废,人日益变成为“单向度”的人等等。总之,反思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一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结构过程中形成的。1850年,马克思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阐述了关于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思想,从而证明人类社会是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形态的过渡。应当指出的是,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实际上简化了、甚至舍去了许多地理和历史自然顺序上的差异,它是把人类社会放置在发展总过程的“典范形式”上加以考察、经过逻辑的概括总结出来的。这样做,是为了最集中最深刻地层现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各个主要阶段的共同特征或本质,从杂陈纷现的社会历史表象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复性”和“顺  相似文献   

19.
名词解释     
绝对观念:又叫绝对理念、绝对精神,它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指作为一切存在的共同本质和根据的某种无限的、“客观的”、无人身的思想、理性或精神.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某种神秘的“绝对观念”,它是世界的起因,它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列宁曾指出:“绝对观念”黑格尔的“神学虚构”.  相似文献   

20.
从"灾害管理"到"灾害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一种全新理念的转变。我国灾害治理经历了绅商被动、政府管控、国际合作、多元参与等四个阶段,灾害治理组织主要有维持型、功能拓展型、结构扩张型、突生型等四种制度化类型。就"体制转型"而言,存在"应急集权"纵向与"多元协同"横向体制合作困境;就"应急机制"而言,存在"常态"与"非常态"机制并存研究不足问题;就"法制建设"而言,一般是事后补救性改革,缺乏事先前瞻性与预防性建设。虽然社会脆弱性、社会韧性、社会建构主义等常态理论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非常态理论研究进展有限。由于各国政治取向、资金投入偏向以及追求短平快的政策导向,基础研究很难开展,未来需要通过开辟"新方向—新领域"、从单一迈向跨学科、由单一转向全生命周期、突破"应急—社会"困境、在"常态—非常态"找到平衡以推进基础理论研究。政府与社会各界都需要重视灾害治理,哪怕只是简单了解也非常有帮助,也能有效减少与避免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