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超 《学理论》2009,(31):174-176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9·11”后巴基斯坦在美国全球战略的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美国与巴基斯坦结盟的原因作以分析,对巴基斯坦的政策考虑和美国的政策考虑作以分析,对美巴联盟的效果做以评估。同时,从巴基斯坦的国内政治和地方矛盾对巴基斯坦产生恐怖主义活动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对美国采取的公众外交特别是法案《克里-卢格法案》(the Kerry—Lugar bill)作以介绍,并对美巴联盟前景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没有想到,发生在地球另一端的恐怖事件会改变南亚的政治格局,导致美巴关系迅速升温,而以美国“天然盟友”自居的印度却受到冷落。巴基斯坦更没有想到,21世纪的第一场战争会在其邻国阿富汗打响。印度也没有想到,美国竟然把它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置于反恐门外,而选择的盟友又是它多年来所宣传的“繁衍恐怖分子的基地和大本营”。  相似文献   

3.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特 别是美英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实施军事打击以来,印度本以为美国会首选其作为打击恐怖主义的主要盟友,因此在美国尚未确定具体的打击方案之前就表示愿向美开放包括机场、港口在内的军事设施,并提供了阿宫汗和巴基斯坦部分穆斯林组织的情报。但是,美国除了表示感谢、称美印关系不受反恐行动的影响外,并没有做出印所期待的承诺,更没有为提升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克林顿3月10日至 25日访问了南亚三国。他是 孟加拉国1971年独立以来、印度1978年以来、巴基斯坦1970年以来接待的第一位美国总统。 克林顿此行是美国在调整南亚政策的进程中采取的重大步骤,表明南亚已成为美国的外交重点之一,在美、印、巴关系中,美国已改变冷战期间助巴反印的立场,转而采取了平衡的方针。舆论认为,克林顿此行是对印度日益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承认,也显示了印度潜在的巨大市场对美国工商界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去年发生的克什米尔冲突为美实施南亚政策战略调整提供了契机 冷战结束之后,…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9,(34)
印巴就飞机补击落事件互相指责印度8月10日击落一架巴基斯坦飞机后,两国政府相互指责,向对方提出强烈抗议。印度外交部10日抗议巴基斯坦政府说,“一架被印空军击落的巴军用飞机10日侵犯了印度领空”。同时,印度坚决拒绝巴基斯坦提出的向巴道歉的要求。11日,巴基斯坦防空部队在巴南部地区向印度空军战斗机发射了一枚地对空导弹,但没有击中目标。11日,巴内阁国防委员会发表声明说,印度的行为违反了公认的国际准则和有关巴印双边协定,是赤裸裸的军事侵略行为、自10日以来,国际社会呼吁两国保持克制,对话解决分歧。20亿人观赏日全食…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6)
奥巴马政府在执政之初,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为有效打击塔利班组织,维护地区安全形势,制定了"阿富巴战略"。基于该战略,美国对巴基斯坦予以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援助,加强与巴基斯坦各方面的联系。这一外交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巴基斯坦反恐能力,也促进了美巴之间的协调。但两国间基于对外战略、文化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具有根深蒂固的矛盾,这为两国反恐合作的发展蒙上了阴影。有鉴于此,美国应制定更加完善的外交战略方针,考虑巴基斯坦的利益诉求,进而使两国的反恐合作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4年的巴基斯坦在反恐、巴印关系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前景值得人们期待。但是,在这些问题上,核心的困难仍未突破,这些问题在新的一年到底能走多远,仍是世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自5月中旬以来,印度出动一个整师的兵力在印度一巴基斯坦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卡吉尔一带举行大规模军事行动,以“清剿潜入印巴实控线印领土一边得到巴支持的入侵者”。由于卡吉尔一德拉斯一巴塔里克一带均系终年积雪的高山峻岭,光靠陆军难以很快奏效,从5月26日起,印又加派空军的大批米格战斗机和军用直升机协同陆军猛烈轰炸“入侵者”散落在山顶上的据点、工事和仓库等。与此同时,位于边界实控线两边的印巴军队因指责彼此违反实控线而交火。目前,印陆、空军的军事行动仍日夜进行,印巴军队互相炮击的程度也有增无减。印看守内阁国…  相似文献   

9.
龚敏 《瞭望》1995,(18)
巴美为两国关系解冻而努力本刊特约记者龚敏伊斯兰堡专电巴基斯坦总理贝娜齐尔·布托日前对美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是巴基斯坦总理6年来首次访问美国。贝·布托说,这次访问结束了巴美关系的“波动状态”,是巴美为两国冷却的关系解冻作出的努力。巴基斯坦在冷战时与美国关...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10,(36)
<正> 近一段时期以来,有的国家以巴基斯坦的天灾为"良机",试图用国际舆论来破坏中国和巴基斯坦友好的感情纽带。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联合国特别会议上高调宣布将对巴援助承诺从9000万美元提高到1.5亿美元。美国的阿富汗-巴基斯坦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印度拓展全方位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全球外交舞台上兴起了 一股“印度热”,世界上许多 国家的领导人纷纷踏上这个“东方神秘国家”的土地。 3月下旬,美国总统克林顿抵印度访问,这是美国总统22年来首次访问印度。访问期间,印美签署了《印美关系:21世纪展望》的声明,双方同意建立一种“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设性、经济上有成效”的新型关系。印美两国还签署了总额为50亿美元的经济贸易协议。8月下旬,日本首相森喜朗访问印度,在印承诺暂时冻结核试验的情况下同意解除部分制裁措施,逐步恢复对印的无偿资金援助和日元贷款,印日双方宣布建立全球性伙伴关系。 …  相似文献   

12.
环球视野     
《侨园》2010,(4)
东突头目在巴部落地区被炸死巴基斯坦几家英文报纸3月2日报道,东突头目阿卜杜勒·哈克2月中旬在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被炸死。报道说,美国无人机2月15  相似文献   

13.
张宁 《瞭望》2003,(32)
美国主导的阿富汗反恐作战结束后,距阿边境不到80公里的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以及白沙瓦附近的帕坦部落地区成了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高度关注的所在,疑是本·拉丹可能的藏身地之一;6月以来,阿富汗指责巴基斯坦军队在边境打击恐怖分子时进入阿境内,7月阿部分民众为此举行大规模反巴示威活动,还发生了冲砸巴驻阿使馆的恶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1,(23)
美国为兜售导弹防御系统,向欧洲和亚洲国家派了“游说团”说项,而在这些国家中,令美国最满意的恐怕要算是印度了。印度领导人不仅重申了对美国立场的“欢迎”和支持,而且表示愿与美国一起为全球设计一个全新的安全体制。放眼世界,对美国总统布什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给予如此热心支持的国家可谓寥寥无几。当美国的许多“铁杆”西方盟友还对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将信将疑、犹豫观望之际,印度如此迅速地伸出“援手”,实在是“义气可嘉”,也足见印美关系当前之“热”。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放言:“这是今后两国间许多磋商的开端,也标志着印美新关系的开始”,当是发自肺腑。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2月,时任俄国总理的普里马科夫在访问印度时,提出中俄印三国组成“战略三角”的构想。俄方提出这一设想的重要背景是俄美关系紧张,美国坚持北约东扩,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有意借中、印的力量抗衡美国。但是,当时中印关系并未缓和,加之普京执政以及“9·11”事件后调整了对外政策,俄罗斯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这种设想基本上从俄罗斯领导人头脑中消失了。虽然中、印、俄结成战略协作关系的设想在政界没有变成现实,但是这一设想在学术界从未消失过,很多学者在研究和探讨其实现的可能性,2001年以来,三国学者就该问题多次召开学术讨论会。去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后,中印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中俄、印俄关系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美国借反恐战争独霸世界的意图也越来越咄咄逼人,中、俄、印三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声音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6.
自从5月14日印控克什米 尔一辆公共汽车和一座军 营遭到恐怖袭击以来,印巴关系再度紧张。双方剑拔弩张,南亚上空战云密布。印度总理5月22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前线视察时宣称,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的“圣战”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现在已到了对“越界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1,(52)
●布什就任美国总统,美国对外政策大调整●沙龙取代巴拉克,巴以关系陷入危境●日本首相换马,“向右转”趋势增强●中、俄、哈、吉、塔、乌六国联手打造“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启动新的多边贸易谈判●中国成功主办2001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美俄元首年内四次会晤,两国关系发生实质性变化●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前景严峻  相似文献   

18.
不断升温的美印战略关系背后的中国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美印关系不断升温的背后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中国因素。两国均不同程度地以中国崛起为背景,相互借用,美国积极"拉印制华",印度则"借美抑中"。不过,"制约中国"并非是促使美印两国相互接近的全部原因。即使在对华问题上,美印也还存在着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的一面。针对这种情况,只要中国积极应对,对美印展开灵活务实的外交,就能减少两国"牵制中国"的消极影响,为中国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9.
当美国总统布什在电话里通知印度总理辛格美国将向巴基斯坦出售F-16战斗机运一决定时,辛格马上对此表示"极大的失望",认为运将给南亚地区的安全局势造成威胁。印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9,(24)
对于克什米尔这个8字,人们南定都不陌生。这一面积约19月平方公里的战略要地,现有人口约771.8万,居民77%为穆斯林,其余为鳊教徒和佛教徒。50多年来,巴基斯坦和印度为了这块位于南亚北部山区的土地的归属权一直争执不休。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是印巴分治时遗留下来的。1947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和英国任命的鳊总督蒙巴顿在伦敦和新德里同时发表“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其中规定殛巴分别时,克什米尔可自行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独立。巴认为这个邦绝大多数居民是穆斯林,应该归属巴基斯坦。印度认为这个部的统治者(即土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