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的根本任务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改变农村相对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2.
郝金红 《学理论》2008,(7):26-27
“三农”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3.
肖淑玲 《各界》2007,(6):28,30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4.
刘萍  荆梦  王傲雪 《理论探讨》2024,(1):158-162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设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测评指标,发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以多元主体联动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赵贵起 《求知》2006,(7):30-31
近年来,我们北辰区双街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镇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农村城镇化。全面加快现代化新城区建设步伐。我镇牢牢抓住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与创新四个环节,着力把“农业做精、工业做强、服务业做优”。我镇以旧村改造为突破口,按照“超前规划,整体布局,体现特色,分步实施”的思路,整体推进现代化新城区建设,不断提高群众人居生活水平和品位,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刘力波  赵贵民 《学理论》2010,(21):79-79,91
笔者所在基层院是黑龙江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广大地域在农村,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发展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就是要抓牢新农村建设这个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新农村建设全过程,全力加强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快发展、赶超发展、平安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终结“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炳生 《团结》2006,(4):29-32
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新农村“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的要求,涵盖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从这些重…  相似文献   

8.
郑晔 《理论视野》2007,(2):26-2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等,有利于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承德市长傅贵武谈:以产业化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棘 《瞭望》1996,(36)
以避暑山庄、坝上草原、金山岭长城等旅游景地蜚声中外的河北承德,至今还是一个财政吃补贴、贫困人口占13%的欠发达地区。近年来,承德市积极探索以产业化促进特色农业的形成与发展,逐渐唤醒了这个农业地区的经济活力。“八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40%,粮食总产量增长11%,果品产量增长1.4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翻了近三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7倍,达到1382元。 市长傅贵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说“八五”期间农业产业化还处在摸索阶段的话,那么未来五年间,承德要实现财政自立、农村人口稳定脱贫并达到小康的目标,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行政指导对于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行政指导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学术界围绕乡村文化建设这一命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对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学界急需用现代化思维,深入研究乡村文化“是什么”以及未来乡村文化建设“如何做”的问题,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张国华的“加快推进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一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是上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文章还就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提出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农村建设”、“全面取消农业税”等举措的实施,农村新政全面启动。这一过程中,应将启动农村消费,作为我国“农村新政”最明确的目标之一。扩大消费尽管谈了许多年,消费增长也的确达到了两位数的水平,但其在GDP中的比例却始终不高,有时甚至低于5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荣荣  王艳 《党政论坛》2008,(1):36-37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今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三农”问题更是成为决定整个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和国家目前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小康,就难以保证工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全国人民的小康,甚至难以维护国家的自立与党的执政地位。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丽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党提上出现认识误区.避免对整体工作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本文仅就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 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增长很快,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八三年,农业劳动力由23,700万人增加到45,713人,平均每年增长2%。在农业劳动力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由于工业、交通、水利和住房建设占地,耕地相对减少。若按一九五二年的每个劳动力负担11.6亩播种面积计算,现在要剩余1.56亿农业劳动力。毫无疑问,随着农村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06,(9):29-29
我村共有村民1126人,312户。有60%的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其余的从事农业生产。多年来。我村两委会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注重两个文明一起抓.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村民“求知、求美、求乐、求和谐”的精神追求结合起来,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入手,着力完善农村文化教育设施,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17.
问答     
《学理论》2008,(15):63-64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主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由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基本、最困难、最期待的单元。以国情农情为立足点、以现代化一般规律为参照系、以统筹农业农村发展为主线、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界定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智能化、市场化、法治化、在地化和绿色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构成开门见景、出门见人、眼里有笑、事业有成的“两见两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愿景,并遵循引领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从美丽乡村、活力乡村、富裕乡村和幸福乡村等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王正宇  王智结 《各界》2007,(6):29-30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目标、新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一位理论工作者提出了运样一条建议:“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我们相信,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一定会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消灭贫困,已经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致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