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江,古称大江。长而且大,注定它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轴。 长江,从唐古拉山脉到太平洋西岸,横跨我国两南、华中、华东辽阔区域,全长6300公里。 长江,奔腾不息,哺育了中国最发达的流域经济和流域文明。  相似文献   

2.
《民主》2020,(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论述,其核心要义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体目标是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共南京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江两岸协同发展,努力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前列,致力把长江南京段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人文景观带、严管示范带。通过加强长江南京段规划、保护、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从目前成果来看,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大数据应用水平仍然不高,  相似文献   

3.
《民主》2021,(9)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江苏因江而生、因江而兴,沿江八市经济总量占全省80%,进出口总量占全省90%,一直是江苏经济的"发动机"。另外,江苏80%的生产生活用水也源自长江。江苏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赋予江苏的新使命、新任务,在协同研制生态文明标准、协同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实施调查评估、协同提升标准化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积极探索,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实践贡献力量。但从调研情况看,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研究与制修订工作较为滞后江苏省出台《江苏省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2年)》,但这仅仅是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的一个方面。而且,  相似文献   

4.
《民主》2015,(2):29-30
<正>我国长江流域新一轮开放开发即将开始,拟从加快交通一体化、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构建长江绿色走廊,力促长江经济带通过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但目前我国尚无哪个区域、哪个城市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性突破,为此,建议中央抓住长江经济带决策的契机,给予长江流域各地特别政策,鼓励地方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将长江流域打造成我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相似文献   

5.
长江下游的江苏省江阴市,因其拥有占全国百分之一上市公司的“江阴板块”,被经济学家们称为经济奇迹。 江阴的经济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市委书记王伟成说:“我们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实现江阴的全面进步,其中包括坚持不懈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在江阴采访的日子里,记者深切感到,城市的文明进步,成为催生经济奇迹背后巨  相似文献   

6.
大别山“文明村”的带路人———记全国劳模、浠水县十月村党总支书记郭新志●陈新洲柯剑项俊平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有个十月村,属湖北省浠水县。经过10年的艰苦创业,十月村经济富足,社会文明,成为大别山贫困地区一面鲜艳的旗帜。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称赞...  相似文献   

7.
人文奥运,是向世界展示东方文明的最好舞台奥运会前后,北京首都博物馆陆续举办五大展览:紫禁城内外的竞技游戏、长江文明展、北京文物精品展、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公平的竞争——古希腊竞技精神,以竞技与中华文明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8.
长江是一条经常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的大江,又是一个哺育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摇篮和将使中国经济在21世纪腾飞的经济大动脉。面对1998年的大洪水,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严重问题:怎么样使长江趋利避害,为中华民族造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短期来看,应当建立长江减灾基金;从长期来看,应当过渡到建立长江洪水保险基金。通过加强管理,全盘运作,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江减灾基金的设想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也是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  相似文献   

9.
江淮问道     
刘菁  陈尚营  姜刚  马姝瑞 《瞭望》2022,(6):6-13
东距长江30余公里、西距巢湖约20公里,凌家滩遗址出土的5000多年前的双连璧玉器,成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背面图案的形象来源之一. 淮河之畔,双墩遗址出土的7300年前的陶塑纹面人头像,展露着"神秘微笑",映照淮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治理水生态、保护水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国家未来,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让祖国的...  相似文献   

10.
把湖泊还给长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蕙 《瞭望》2004,(18)
长江中下游湖泊群的严重退化和消亡,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那些阻断长江与这些湖泊天然联系的大坝与闸口,改变闸口的调度机制,把湖泊还给长江,成为我们拯救两岸湖泊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以她占全国18%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以上。长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她跨南北,接东西,成为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区域  相似文献   

12.
张鹰 《瞭望》2000,(41)
自从100多年前的水冲厕所问世,厕所的文明进步就与水资源的日益匮乏紧紧相伴。日本专家曾向我国忠告:如要12亿中国人全都用水冲厕所,抽干了长江和黄河的水也不够……  相似文献   

13.
我的心里有着一点遗憾,就是作为一个出生在长江边的南京人,长期生活和工作在长江入海的东海之滨,曾经多次到长江流域的重庆、汉口、宜昌、镇江等城市出差,特别是到三峡参观游览,对我国的第一大江——长江的认知越来越多,感情越来越深,可就是至今尚未去过长江起始处的宜宾! 这一遗憾转化成为一个愿望,就是要到宜宾去一趟!  相似文献   

14.
三峡船闸再遇“瓶颈”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化解三峡船闸对长江物流的阻滞作用,需要多管齐下7月30日,受长江上游洪水影响,三峡船闸按运行规程双线停止通航。像这样的停航状态一年中不多见,但将长江中游与上游切割错开的三峡船闸,是否会成为长江经济带物流的永久性瓶颈,一直是沿线地区人们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中央文明委对评选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进行了隆重表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相似文献   

16.
王贤  李思远 《瞭望》2020,(1):22-25
人类及其文明总是逐水草而居,依托江河兴起,世界文明史某种意义上就是流域发展史。万里长江,奔流入海;千埠并起,因水而生。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经济社会大系统。历史上,长江流域水患频仍,中华民族在同水患等自然灾害做斗争中不断发展、生生不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兴水利、除水害,建成了荆江分洪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一批“世纪工程”,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明显增强,长江经济带发展宏图应运而生。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开启新的发展航程。  相似文献   

17.
林晨 《瞭望》1993,(24)
浦东开发开放紧锣密鼓,使长江三角洲再次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惹人注目的热土。龙头高高昂起,龙身、龙尾也随之舞动,于是,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也随之提上了国家的议事日程。沿海开放地区若是一张弓,长江经济带便如一支箭。如何挽强弓、射长箭,已成为沿江省市及各界专家学者议论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8.
同里梦寻     
华嘉 《民主》2008,(11):32-34
山川之关,古来共谈。 华夏素称“文明奥区”.在神州广袤的大地上,名山胜水星罗棋布,山明水媚,蕴秀藏灵:黄河浑浩激湍,长江奔腾浩淼,三峡雄奇险峻,八桂旖旎娉婷,陇首燕云、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面临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方面的重要任务,如何“促进疫情防控、促进生产、促进治理、促进美好”是志愿服务工作必须做好的一个课题。促进疫情防控:倡导文明卫生健康习惯目前,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成为持续性任务,需要开展全方位、深入性的服务活动。中央文明办号召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文明生活教育和爱国卫生教育。倡导文明卫生健康习惯,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重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中游的洪患牵动着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之心,也成为湖南、湖北两省和沿江、沿湖各级领导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腹大患。洪水威胁着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