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美国新闻媒介把议论的焦点对准了克林顿总统的前南斯拉夫地区冲突调解特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他的名字连同难以扑灭的波黑战火,几乎天天突显于美国的新闻媒介,由克林顿政府里一位默默无闻的外交官员一跃而成为美国的“外交明星”.现年54岁的霍尔布鲁克原本是一位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今年8月,他受命担任美国总统的前南调解特使.几个月来他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巴尔于、中东和西欧地区,为波黑冲突的和平解决进行斡旋调解,成了美国国内外关注的人物.美国舆论一致认为,霍尔布鲁克目前的调解任务并不比当年足智多谋的基辛格的外交使命轻松.8月初的一个晚上,正在西欧度假的霍尔布鲁克突然接到白宫的电话,要他连夜赶回华盛顿,总统有要事相商.这位聪明过人的职业外交家立即意识到,他将面临一次难得的机会和挑战.当时,克林顿在波黑  相似文献   

2.
国总统克林顿11月14日至23日访问了土耳其、希腊。意大利、保加利亚和马其顿,同时还视察了驻南斯拉夫科索沃省的美国军队这是克林顿在第二任期内开展的一次重要外交活动,是美国为建设外交战略“枢纽工程”而进行的一次努力美国下届总统大选已经拉开序幕,克林顿第二任期已经为时不g,美国政界、尤其是共和党人士,批评克林顿在外交上没有取得多少成果,克林顿希望在剩余时间里开展更多外交活动,改变其‘外交无建树’动形象按《华盛顿时报》的说法是,争取在外交领域留下自己的“遗产”_此次欧亚之旅就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一克林顿此行日…  相似文献   

3.
华庥 《瞭望》1996,(38)
这些天,美国导弹袭击伊拉克(美谥之为“惩罚”),闹得全球风雨。 美国大选四年一度。大选临近,竞选双方互相攻讦,无所不用其极。外交经常成为大选赛场中攻打对方的牌。“惩罚”伊拉克就是美国外交事务受制于国内党争的宿疾的又一次大发作。通常说“外交是内政的继续”,是指外交一般要服从国内政治和国家利益的要求。但,这句话在美国已经变形,变成“外交是党争的继续”。不仅大规模袭击伊拉克如此,美国对待其他国际事务,如波黑战争、对华政策等,都曾经成为党争中的筹码。 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刚刚开过。多尔和克林顿正式摆开争夺总统宝座大战的架势。多尔在内政外交多方面找岔儿,  相似文献   

4.
美国与中国的紧张关系跌到谷底了吗?美国总统奥巴马见了达赖之后,几乎全世界的媒体都在试图解答这个问题。路透社列出了"中美紧张根源",其中包括贸易和投资、外交和军事影响力、互联网自由等,排在第一位的是人民币汇率和国债。  相似文献   

5.
张旭东 《求知》2012,(12):45-45
在国内经济前景堪忧.铁杆盟友以色列同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在空袭与火箭弹袭击之间来回拉锯之时.刚刚连任成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迫不及待地将东亚作为他的首个出访目的地。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携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共同出访的奥巴马究竟有何意图?转向亚太的美国外交战略会如何处理同崛起的区域大国——中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代总统普京 ,在新年钟声中上台后 ,扬起的外交旗帜越来越清晰。旗帜就是形象 ,旗帜就是方向。不难看出 ,普京对外政策的总趋向是 :一点三面。所谓点 ,即致力于建立多极世界 ,“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所谓面 ,即在开展全方位外交的努力中 ,一是加强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外交 ,二是巩固独联体国家关系 ,三是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合作 ,继续发展同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关系。苏联解体后 ,改弦易辙的俄罗斯最初在外交上向西方一边倒 ,误以为欣喜若狂的西方会对自己亲密有加 ,没想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不仅仅口惠而实不至 ,反而对其进行战…  相似文献   

7.
韩国走向“全球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外交"、"贡献外交"和"文化外交"成为韩国"全球外交"的三驾马车2月25日,韩国第17届总统李明博在首尔宣誓就职。这位CEO出身、有着"推土机"别名的新总统以"敢想敢干"和精明务实著称。在就职讲话中,李明博表示要"把国民心目中的大韩民国的地图扩展到全世界","让大韩民国成为向世界输出新价值的一流的发达国家",并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主动的姿态,去实施有助于韩国提升世界性影响力的"全球外交"。  相似文献   

8.
在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的斡旋下,南斯拉夫联盟总统科什图尼察和南联盟的两个共和国总统——黑山共和国总统久卡诺维奇和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金吉奇于3月14日下午在联盟政府大厦签署了  相似文献   

9.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他带领美国人民走出了经济危机,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罗斯福的国际主义思想以及其国际合作外交思想这两方面来探析罗斯福的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0.
岁尾年初,中国首都北京异常繁忙,从日本首相福田、法国总统萨科齐,到印度总理辛格、英国首相布朗,诸多大国政府首脑接踵访华,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除此之外,年初的中国外交还书写了若干"精彩之笔"。元月伊始,外交部长杨洁篪遍访南非、刚果(金)、布隆迪、埃塞俄比亚、非盟委员会等;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率团参加第五次中美战略对话;芬兰、越南副总理到京,伊朗、缅甸、韩国特使到京,而中国特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也抵首尔拜会了韩国当选总统李明博。  相似文献   

11.
美非伙伴关系前景如何陈启民今年美国最重要的外交访问从非洲开始。克林顿总统从3月22日到4月2日率800之众访问非洲5国长达12天,这在美非关系史上还是第一次。但非洲舆论对这次访问反应的主调却不高,批评多于赞扬,怀疑多于肯定。其结果是,非洲对美国的疑...  相似文献   

12.
<正>【体育外交】代表:"乒乓外交"、"棒球外交"体育外交也是特色外交之一,不仅有促成中美破冰的"乒乓外交",还有传播美国软实力的"棒球外交"。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向中国传达"和解"意图。1971年春,正当双方通过巴基斯坦酝酿美国领导人访华之时,日本名古屋举行第31届世乒赛。毛泽东主席做出决策,邀请美国  相似文献   

13.
《民主》2021,(5)
正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最引人注目的外交举动,一个是出席七国集团慕尼黑安全会议,高调宣称美国的"大西洋归来";另一个是举行美印日澳四国首脑视频峰会,打造印太同盟。总统上台伊始就环绕世界三大洋搞"团团伙伙",这无论在美国总统执政史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拉拢“新欧洲”,制约“老欧洲”离心倾向,遏制俄罗斯,加强对欧洲控制美国总统布什借出席八国峰会之机,风尘仆仆,穿梭欧洲,先后访问了捷克、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以及意大利,但重点在东欧,显示了“新欧洲”在美国政府外交棋盘上的分量。在波、捷,布什与两国领导人讨论的重点自然是备受争议的反导计划问题。美  相似文献   

15.
朝美启动“破冰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特使、国 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人民军 总政治局局长赵明录次帅10月12日结束对美国的四天访问之际,朝鲜和美国一致表示,双方将采取措施努力建立一种“摆脱过去敌对状态的新型关系”,从根本上改善两国关系。同时,朝美双方在谈判桌上就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可以说赵明录特使访美对堆积了半个多世纪的朝美关系的“冰山”有破冰之举,并对朝鲜的多边外交产生积极影响。 赵明录是迄今访美级别最高的朝鲜官员。访美期间,他会见了美国总统克林顿,转交了金正日的亲笔信,转达了金正日对朝美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里根政府执政三年,下届总统竞选即将正式开场。它的外交政绩是得分多还是失策多,又到算算帐的时候了。 里根是以“保守主义”旗号入主白宫的,上台以后也企图以此“治国平天下”。但是,从过去的一年来看,美国在世界上遇到的事情,不顺心的居多,虽然这不等于说事事都是由于美国的失策或过错。 所谓美国的“保守主义”的对外政策,主要的表现有两点:一是同苏联抗衡,软硬兼施,以硬为主。二是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文或武,推销美  相似文献   

17.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震惊世界。经过双方最高领导人几天的紧张会谈,访问取得重大成果,中美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之路有了良好的开端。那个时候,外交工作班子的任务十分繁重。经双方磋商并同意,以中国外长姬鹏飞和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为首的外交班子,  相似文献   

18.
正孙子有云:"兵者,诡道也!"虽说外交之道与兵道差相仿佛,但最近一段时间美俄关系的诡异程度,还是让外界像雾里看花一样,看得到却看不透。7月1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访俄,与俄总统普京表现出难得的"热乎劲"——当天晚上,两人就夜谈三个小时,谈话内容也是若明若暗,媒体猜测得最多的是"反恐军事合作",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对此予以  相似文献   

19.
严锋 《瞭望》2002,(25)
布什总统最近一系列外交动作,目的是充分利用阿拉法特目前的不利处境,为最终沿着对以色列相对有利的方向解决巴以冲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美国总统里根8月23日签署了修改的综合贸易法案。在此之前,美国众参两院分别于今年7月13日和8月3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这一法案。至此,由200名议员参与起草、历时三年、几易其稿、长达1128页、堪称二次大战以来美国最全面的贸易法终于完成了其全部立法程序,正式生效。 综合贸易法案的生效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调整,它也标志着美国外贸由战后的“自由贸易”到“公平贸易”的原则性转变。所谓“公平贸易”,实际上是贸易保护主义。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一向把“国家安全”与外交考虑放在打开美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