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张廷建  常城 《学习论坛》2006,22(4):31-34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要通过价格来实现,价格杠杆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地域属性、不可替代性和经营垄断性,长期以来,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配置一直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这种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加剧了资源的稀缺程度,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资源浪费的制度性因素.因此,必须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制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环境保护的价格机制和政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资源安全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国家生存发展的保障。水资源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之一,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目前我国水资源安全法律保障制度严重落后于水资源发展现状,体系构建不够科学,水资源安全技术领域、管理制度领域运作机制不够完善,使得我国水资源安全不能得到法律保障。当前,我们要建构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水资源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框架模型,完善并加强现有水资源法律制度体系,从而保障我国水资源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和战略安全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关于城市节水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三个问题是社会的重大问题,“九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每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强化环境监督执法、制裁环境犯罪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口、环境、资源三大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水资源的管理正在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通过优化配置,合理开发,节约用水和水价改革,基本上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但是,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资源的…  相似文献   

4.
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的提出,将引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但是,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转变,需要人们改变思维惯性,解放思想,在保证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价格改革和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等方面下工夫,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
缓解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求矛盾,提高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保障能力,根本出路在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对宁夏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寅权 《新长征》2012,(1):30-31
水资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经济资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己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多龙管水、政出多门"的水务管理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妨碍了水资源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探讨我国水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从我省的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合理地配置资源是社会经济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各种经济体制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基本上有三种:计划配置、市场配置、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配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充分表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我国资源配置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是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首先,要加强对非传统资源的产权界定和保护;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源税费制度,提高税费标准;再次,要着力推进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容量以及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陆军 《共产党人》2004,(19):35-36
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短缺已不仅仅是一个资源问题,已逐步成为影响西北地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关系该地区经济、社会、政治、生态环境、区域发展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0.
薛绍斌 《党史博采》2007,3(5):33-34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合理地配置资源是社会经济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各种经济体制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基本上有三种:计划配置、市场配置、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配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充分表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我国资源配置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1.
陈飞 《求是》2012,(15):34-35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的成功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治水的百年梦想,铸就了水电建设的历史丰碑。目前,三峡工程已全面转入运行阶段,经济社会效益凸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水电事业的科学发展。一、水电开发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水资源、能源、粮食、环境等诸多挑战。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大力发展水电,有利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的1/4。特别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供  相似文献   

12.
王业宇 《学习月刊》2010,(24):108-10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项大型的民生工程正在紧张热烈的建设,为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市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之一,污染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太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功能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进行以价格为主的改革是实现对有限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这一目标 ,阐述了水资源市场配置的客观必然性 ,针对我国在水资源市场配置上现行水资源权属的制度缺失 ,提出了建立我国水资源法律机制 ,完善水资源权属制度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15.
实施虚拟水战略:优化水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红 《唯实》2005,(10):25-27
虚拟水概念的提出以及它的三个明显特征使虚拟水战略受到重视,这一战略拓宽了水资源管理研究的领域,有助于改变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够成为平衡区域水资源赤字的有效工具。实施虚拟水战略应该重点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将人口-粮食-贸易之间的连接关系作为虚拟水战略分析的主线;大力发展虚拟水交易;调整我国区域水资源的配置思路;建立基于虚拟水战略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保障体系;预防和克服虚拟水交易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是一个集水文、水资源、水环境为一体的行业管理部门。近年来,水文局坚持“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为中心,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水文政策法规建设两个重点,努力为防汛减灾、水资源配置、水质监测评价和水资源保护做  相似文献   

17.
闫院平 《共产党人》2005,(16):36-37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一年多,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为此,本刊记者就宁夏建设节水型社会等有关问题专访了宁夏水利厅厅长袁进琳。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6,(10):24-24
我国选择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依据特定的国情和国际发展大势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其理由有三:第一,我国现在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本两块,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根据测算,要实现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即使投资率在今后继续保持40%,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必须由当前的39%提高到60%,因此,必须加快科技进步。第二,我国人均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供应严重不足,面临越来越紧迫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策是依靠科技进步。第三,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生产的手机价格的20%、计算机价格的30%、程控数控机床价格的40%不得不付给国外专利拥有者。此外,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弱化。几方面考虑,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通过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CPI     
徐平华撰文认为,从有效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经济社会问题出发,应着重把握六大经济规律。1.市场通常是配置资源的最好方式。市场价格是资源供求状况的直接反映,同时,市场还能通过价格上下波动有效地调节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使资源趋于最优的配置状态。当然市场也有缺陷,时常需要政府适当干预。2.效率与公平存在交替关系。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当前的重点是缩小收入差距,保障社会公平。3.环境成本的外部性导致环境破坏。要保护环境,除了政府通过行政管制禁止某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外,主要经济手段是向排污企业征收排污税费,使环境成本完全内部化。  相似文献   

20.
廖斌  崔金星 《学习论坛》2006,22(9):75-77
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前提和基础有生态政治理论、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理论、资源生态经济理论、资源生态化和环境资源化理论等。节约型社会的法律内涵是以供定需的发展战略和资源禀赋导向型的发展规划,是资源生态承载能力范围内的经济发展道路选择,是对自然资源进入社会经济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规划和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