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付翠 《政法学刊》2008,25(2):37-40
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技术(简称ERP)作为近年来兴起的心理测试方式与传统的多道心理测试技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基本原理方面,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是根据被试对相关刺激的脑电反应来判别他与所调查事件的关系,而多道心理测试技术则是根据被试对相关刺激的呼吸和血压的变化来进行评判;在测试内容和程序方面表现为行为样本、评分标准和测试结论上的差异;在效度、信度方面,多道心理测试技术具有优于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信度和效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内盗案件系一类熟悉现场情况的内部人员选择在恰当时间、恰当场合、使用恰当手法与行为方式盗窃的案件,这类案件因犯罪嫌疑人对现场熟悉,预审工作常常无从下手,而心理测试由于可分辨是否犯罪嫌疑人,增加犯罪嫌疑人心理压力,甚至可为直接发现隐匿性很强证据提供线索,所以心理测试是侦破该类案件的重要武器.由于内盗案件犯罪嫌疑人有其固有的心理特征,所以对于内盗案件心理测试也应把握相应的测试技巧.  相似文献   

3.
激励测试是心理测试的重要一环,是案件相关测试前的预演,一次成功的激励测试,可以让被测人亲身感受测试过程,提高注意力,尽快进入测试状态,增加其对心理测试准确性的信任,也可为案件正式的测试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心理信息污染案件的检测纠偏.方法 综合分析了心理信息污染的产生来源,对其进行科学分类,并针对各类污染制定详实的测试纠偏编题方法及测试图谱评判原则.结果 每一部分论述里都结合了具体的案件办理实践,对污染案件心理信息案件的检测起到了良好的纠偏效果.结论 使用正确的方法可对心理信息污染案件进行纠偏.  相似文献   

5.
测试主题是心理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呈现给被测人的相关心理刺激所体现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内容。能否找出案件的测试主题,编制出恰当的测试题目是测试成功与否的关键和核心。在确定测试主题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性、关联性、感知性、系统性等原则,并在全面掌握、分析案件相关信息和被测人的"污染"与"漂白"的基础上确定测试主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心理测试,人们常常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心理测试的准确率到底有多高?笔者查阅国外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研究,并以亲历的2例心理测试成功案例进行印证。认为心理测试工作能够为案件侦查提供方向、缩小侦查范围,但测试结论正确与否却只能在案件破获后才能得以印证。  相似文献   

7.
笔者试结合测试实践,浅谈信访案件中应用该项技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信访案件中运用心理测试技术的常见问题经对多起信访案件的审查及实践,笔者从测试中发现,目前侦查机关在相当多的信访案件上,运用心理测试技术方面存在一些误区,过低或过高估计心理测试作用,直接导致心理测试  相似文献   

8.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在甄别嫌疑人过程中使用的测谎方法.但由于测试中的原理机制等问题,反测试手段可以以多种方式对测过程和测试结果进行干扰.加强犯罪心理测试中的监控并提高反测试识别技术,可以较好地应对测试中出现的反测试.反测试的出现本身就是逃避测试的表现,一旦发现被测人存在反测试行为或心理,则应重点对其进行调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脑电测试结合测谎范式进行检测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为今后的测谎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即通常人们所称的“测谎技术”(POLIGRAPHY),就是专业测试人员根据案件情况,用事先编制好的与心理测试相关的题目,向被测试人提问,以形成对被测试人的心理刺激,再用计算机化心理测试系统记录其情绪的生理反应,以此分析判断被测试人与案件的关系,帮助侦查人员甑别犯罪嫌疑人、知情人和无辜者的一种高科技心理鉴定技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目前在我国方兴未艾。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西方国家一直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加之由于认识的原  相似文献   

10.
女性职务犯罪因其主体特殊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研究女性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及其在心理测试中出现的行为特点,提出女性职务犯罪人的心理测试应用构想,期冀为此类案件的测试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