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太行山脉的山西省左权县,因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而再度引起国人的关注。擂台赛由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和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以长江为界,分北方队和南方队对擂赛歌,参赛歌曲必须是原生态的民间歌曲。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说:“民歌就是最早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最富生机和活力的部分。然而,由于受到国外外来文化的挑战和国内都市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不容乐观。通过调查研究湖南凤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的现状,分析和探究民族民间文化面临的种种危机,进而从立法角度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磊  邹德东 《前沿》2005,2(6):108-110
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日渐消失。面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这种境遇,法律制度应该做出某种能动的反映。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进行经济立法,而且要进行文化立法,以保护脆弱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首先要明确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立法原则,并依此为指导,抓紧完善我国的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制度,尽快出台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行政法律制度,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4.
加强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义及法律保护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术麟 《前沿》2004,(4):155-159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精神纽带 ;依法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自身特征要求其必须纳入法律来保护。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无形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加快立法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资源之一,今年5月26日由云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已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从此被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战略目标的实施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首先,《条例》的制定是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奠基性工程。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必须要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准确的定位。对此,《条例》对所保护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对象进行了界定,从法律上确定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缪开和 《今日民族》2001,(11):10-15
2001年9月15日至25日的北京,秋风送爽、万方乐奏、异彩纷呈,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文艺发展史的一次盛会,是各族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对于传承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旨在解读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所蕴含的价值,从价值的来源和应用途径划分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所蕴含的内外在价值。从内在价值来看,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具有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从外在价值来看,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研究、教育和商业价值。基于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解读,提出了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红色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根据文化形态学的理论,可分为:物化文化层,表现为遗物、遗迹、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堂等纪念场所;制度文化层,包括各种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具体体现在各种决议、规定、命令等政策与法规中;精神文化层,包括革命精神、革命文艺等。  相似文献   

9.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商标权和专利权保护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萍 《求索》2008,(1):74-76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已日益受到重视,这是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以著作权模式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模式,促进文化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转换,实现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综合性保护。商标法应该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纳入其保护范围,明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可以作为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申请注册,同时,应当针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修改专利权的获取要件,以便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纳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崔晨 《北京观察》2016,(10):26-31
正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艺,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它与人民群众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同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历来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在我们清理古代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我国少数民族民间学遗产的过程中,都会碰到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民族民间文  相似文献   

12.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民间医药是祖国传统医药重要的组成部份,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民族民间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各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为各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贵州各少数民族,利用得天独后的药物资源同疾病作斗争,经过数千年的防病治病,形成和积累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的医药经验,少数民族民间医生世代相传,以口传身教、师授等方式,造就了一支散居民间的民族医药队伍,他们走乡串寨服务上门,看病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随到随看,方便群众就医,有其独特的治疗手法和用药方法,如放血疗法,罐拨疗法,儿科推拿法,治“泥鳅症”“括疗”等,其用药就地取材,自采自用,多数看病不计报酬,即  相似文献   

13.
吴海广 《理论月刊》2010,(8):183-185
民族民间美术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民族高校专业美术教育强化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既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也较好地体现了自身办学宗旨和办学优势。重视学科研究和教学成果转化、分层次有机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等是实施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重要步骤。探索适合民族高校民族民间美术与专业教学融合的范式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跨文化传播能够提升丝路地带的国家政治互信和促进文创经济交流,能够促进沿线文化多元融合和拓宽音乐文化内涵,能够传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但目前,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跨文化传播中还面临着很多困境,由此,我们需要构建差异化传播模式,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音乐文化;增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自觉,搭建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增强"柔性"传播,重视创新跨文化传播方式;借助现代化传播媒介,打破惯用的传播模式,以此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为了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文艺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发展新阶段。邓小平文艺理论不仅包括邓小平同志有关文艺和文化问题的大量精辟论述,也包括渗透在邓小平理论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文艺理论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特别是新时期文艺实践的宝贵经验,深刻地揭示了文艺发展的规律,正确地阐明了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全面回答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地位、方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艺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7.
文艺社会价值的重审与重建□张筱强作为审美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广义的社会文化最具代表意义的表征形态和传播形态。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学艺术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坦率地说,目前我国的文艺现状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艺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文艺自信不仅可以激活我国一部分"深埋已久"的文化资源,还可以全方位唤醒当代文化创造力,展现出文化中国的大视野、大气度和大格局。纵观中国古往今来的艺术表现形态,从中国书法、中国画,再到中国音乐、  相似文献   

19.
文艺精品是代表一个地区文化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群众文化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江东区坚持把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作为繁荣文化事业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规划先行、创作导向、队伍建设和文化营销四大战略,逐步建立文艺精品创作长效机制,深入  相似文献   

20.
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民间铜鼓文化,是一种跨民族综合性文化现象,它具有娱神、娱人以及权力和财富象征等文化功能,对加深了解生活在我国红水河畔的壮、汉、瑶、苗等民族的历史交融和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化部确定的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工程10个试点项目中,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就是其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