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光谷”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光谷”建设最缺乏的要素是企业家和技术创新机制,这一方面要靠开放引进来弥补,另一方面更要靠建立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专家持股制去激励。要建设好“光谷”,必须解决目前尚存在的政企不分、学企不分、条块分割等问题。“光谷”建设必须坚持开放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通过开放引进和消化吸收促进自主创新。要实现“光谷”的加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必须以效益为 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开拓市场为手段  相似文献   

2.
武汉“光谷”建设最缺乏的要素是企业家和技术创新机制,这一方面要靠开放引进来弥补,另一方面更要靠建立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专家持股制去激励。要建设好“光谷”,必须解决目前尚存在的政企不分、学企不分、条块分割等问题。“光谷”建设必须坚持开放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通过开放引进和消化吸收促进自主创新。要实现“光谷”的加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必须以效益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开拓市场为手段。  相似文献   

3.
武汉区位优势和商业价值逐步显现并为世人所认识,是17世纪中叶亦即明末清初汉口崛起后才开始的。两江交汇,“九省通衢”的地理中心地位决定了汉口在全国的商业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下简称“国资公司”或“公司”)自1994年组建以来,遵照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有关国企改革的指导方针,目前拥有参控股企业20多家。根据上年度合并报表,公司总资产已逾78亿元,国有净资产约18亿元,分布在医药保健、商业零售、金融证券、光电子信息4个行业的资本占公司总资本的90%,其中分布在健民、武商、中商、中百等优势企业的国有资本占公司总资本的64%。从成立至今,公司国有资本年均增长7.2%,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发展目标的全面达成,为“和谐武汉”建设创造了较高的起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跨越式发展中建设“和谐武汉”,在建设和谐武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武汉市2005年社会形势及和谐社会建设未来前景的基本特点,也是武汉市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汉骂"主要是指武汉方言中的骂人之辞,在武汉本地人看来,所谓"汉骂"只不过是朋友间开玩笑的一种方式,在很多时候反而体现了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汉骂"确是本土的一种粗俗文化基因,是武汉人不文明的一种标志。武汉要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必须去"汉骂",倡"汉敬"。  相似文献   

7.
唐桂芝 《今日民族》2004,(11):25-30
~~“三江并流”圣地——东方大峡谷@唐桂芝  相似文献   

8.
王双印 《求索》2012,(10):53-56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是反对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正确主张,为近代中国取得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指明了道路。师夷制夷作为近代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和方式是不同的,从而影响着近代中国政治走向。本文探讨了近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师夷、制夷的基本态度和利弊得失。特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挽救民族危亡的向西方学习过程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从而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的革命使命,完成了前人未竟之事业。  相似文献   

9.
列宁开拓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两种策略》,确立了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原则,但对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却语焉不详,反映了民粹主义的某些痕迹.而后斯大林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实现了民粹主义的许多理想.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回答了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和策略,摆脱了民粹主义.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方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汉城市圈的“两型社会”建设,必须把观念更新放在首要位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产业集群、大力推广应用包括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和落后技术,力争在“两型湖区”生态建设上率先突破,在学习借鉴沿海新区经验中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潘志刚 《求索》2010,(3):199-201
汉语学界对近代汉语句末语气助词“休”的语法作用一直有多种看法,分歧明显,悬而未决。本文通过对多家意见的分歧关键点进行剖析论证,并对“休”的语法化过程及语法化原因进行了详尽的探讨,正确的指出了“休”的语法作用是由作动词的“休”语法化而来,其语法化的原因是:1、句法位置的作用;2、词义的虚化及重新分析;3、“休”前谓语动词的泛化和谓语结构的复杂化。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视野下“两型社会”与武汉城市圈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和武汉城市圈的构建是以和谐理念为主导,促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使人们能够和平相处、安居乐业的为目的的发展策略。构建“两型社会”和武汉城市圈需要有秩序、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离开了这些有力的保障,尤其是法律的保障,“两型社会”和武汉城市圈的构建就成为了一句空口号。经济法这一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对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的有效的法制手段,因其自身的理念及作用,必然成为顺利实现构建“两型社会”和武汉城市圈的重要途径。经济法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在当前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因此,我们需要努力谋求经济法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从而使其在构建“两型社会”和武汉城市圈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浙江深化“阳光工程”建设,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4.
“大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圈经济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人口、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中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城市密集地区。长三角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区域联动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先行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综合经济实力、三大需求、经济外向度、三次产业结构以及经济所有制结构五个方面,对这两大城市圈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今天,世界上城市所占土地面积不到陆地面积的1%,人口却占到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国民财富集中的程度还要远大于此。近100年来,城市出现了集团化发展的趋势。这同区域经济集团化一样,是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大  相似文献   

16.
"汤浅现象"揭示了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同时也有助于分析我国历代文教中心的转移。从历史上看,中国政治经济中心逐步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文教中心也随之逐步南移。文教中心的转移既有政治、经济、文化作用使然,同样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清末,晚清重臣张之洞督鄂18年,推动了湖北武汉的政治经济军事近代化,也促成了文教近代化,构建了领先全国的文教体系,使湖北武汉一度成为全国的文教中心,并反过来推动了他的政治经济军事近代化事业,促成近代武汉崛起以及当前四大文教中心的地位。当前,继承张之洞的历史遗产,进一步夯实武汉当今全国四大文教中心之一的地位,并为湖北武汉乃至国家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仍是今日后继者们念兹在兹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试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应分为两个阶段,实现“两个率先”,达到绿色GDP、节能减排、节水减污、节地造地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等5项具体指标,选择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还应做到:变观念、强改革、重机制、缓称“极”等四点。  相似文献   

18.
曹威伟 《长白学刊》2020,(2):131-137
"大小传统"的有效联结,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联结",联结纽带具有一种"系统结构",联结"结点"兼具价值、利益、情感多重传导维度,并在认知和话语框架间形成结构耦合。"大小传统"在中国乡村社会转型之前呈现出融合的形态,近代以后开始分化,导致转型初期国家政权嵌入乡村社会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建立乡村政权后,"大小传统"再度融合,乡村社会重新纳入国家政权的轨道并开启了现代化转型的历程。"大小传统"联结状态与乡村社会意识整合、现代化转型之间呈现出一种逻辑联系,这为构建当下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支撑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9.
李穆 《前进论坛》2008,(11):33-34
现在全国各地中医药都在实行“六名”战略.这个“六名’’到底是“名”还是“明”,它的内涵包括哪些?人们对此可谓是说不清、道不明。“明”与“名”从字义上来看,二字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从说法上来讲,就会出现“明”、“名”难分或“明”、“名”不分的现状。正是这种原因。人们对“明”与“名”不但在理解上出现错误,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误解,特别是在寻医问药方面更是啼笑皆非。因此,对“明”与“名”很有理顺不可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是推动区域合作发展的首要前提,信息化是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助推力量,信息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升级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是完善社会综合服务职能的现实途径,信息化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加快武汉城市圈信息化建设,整合区域信息,实现区域信息共享,因其紧迫性、先行性和系统性,理应成为区域融合和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