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医院就因果关系与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此种举证责任分配有其合理之处,但亦存在一定缺陷。通过完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适当减轻医院在举证方面的负担,是平衡医患之间利益,实现医疗行业良性发展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医院就因果关系与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此种举证责任分配有其合理之处,但亦存在一定缺陷。通过完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适当减轻医院在举证方面的负担,是平衡医患之间利益,实现医疗行业良性发展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3.
探析举证时限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若干规定》)的颁布,可谓见仁见智,仅就举证时限的规定,笔者认为尚有许多缺憾和不足,比较大陆法系国家几种举证时限的做法。《若干规定》的不足及不适合我国国情之处是十分显见的。一、举证时限与举证责任举证时限与举证责任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举证时限解决的是在“适当的时候举证”和应当“及时举证”。而举证责任则解决的是谁应当举证或在什么情况下谁提供证据的问题。通行的做法是“谁主张、谁举证”“不举证、则承担不利后果”。举证时限包含于举证责任中,举证时限则是在举…  相似文献   

4.
论医疗侵权纠纷案件的举证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举证责任分配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其基础理论为“法律要件说”,由此而推导出“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举证责任倒置是对“谁主张,谁举证”规则的修正,与侵权行为法相伴而生,其适用条件是由法律严格限制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医疗侵权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这样规定并不妥当,理由也不充分,缺少法律基础,对医学发展不利。要完善我国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应当从明确医疗侵权行为的专家责任性质入手,建立专家举证制度,实行举证责任轮换,构建分散医疗风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举证责任倒置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个重要内容 ,2 0 0 1年 1 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 4条也被认为是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较为完善的条款 ,但对于什么是举证责任倒置 ,举证责任倒置与举证责任转移有何区分 ,《规定》第 4条作为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条款是否还有缺陷等问题 ,学界似乎少有关注 ,不少问题是悬而未决的  相似文献   

6.
见,笔者认为对于因学校的行为造成学生伤害特别是未成年学生伤害的赔偿诉讼中,法院应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条“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之规定,对学校过错的举证责任进行司法裁量,将过错的举证责任倒置给学校一方,由侵害人学校证明自己无过错而免责。若侵害人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三、学校赔偿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理由在因学校行为引起的侵权赔偿诉讼中应采…  相似文献   

7.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原来查不清楚、证据不全的是患者败诉,现在同样的情况是医院败诉,“龙凤胎案”中法官就运用了举证倒置,而医院不能证明温箱断电引起患儿高烧与脑瘫没有因果关系,因而败诉。举证倒置在医疗侵权民事案件中影响重大,研究它的相关法律问题,有助于维护医院及患者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8.
民事证据规则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利明 《法学》2004,(1):80-94
本文认真分析了最高人民法院制订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认为该规定的制订是必要的、及时的 ,对于保障司法公正、促进司法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该规定在举证责任倒置、自认、免证的范围、有关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对证据的审核认定规则、举证时限、证据交换规则、质证等方面的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作者呼吁尽快制订证据法 ,建立一套完善的证据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以司法解释的方式将民事诉讼证据的相关规则予以系统地规定,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举证期限制度。 民事诉讼的举证期限,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的期限。如果当事人在举证  相似文献   

10.
王卫国 《法制与社会》2012,(19):120-121
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出台后确定了一些特殊的民事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并对举证期限进行了规定。本文对此进行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何先武 《江淮法治》2009,(23):38-38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讧责任”。其立法本意,旨在平衡医患关系,保护患者合法权益。“举证责任倒置”让患者一片叫好,但医务界指责的声音从没停止过。对于侵权责任法审议稿中的类似规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举证责任都有明确规定,尤其是《规定》的内容比较详细。本文结合法律条文,对举证责任的含义、举证责任承担的一般原则、举证责任的倒置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王军 《法学杂志》2005,(6):138-14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4条第8款规定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但是该规定在案件的实际审理应用中产生了较大的分歧,笔者结合案例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举证责任倒置适用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林琳  赵芳 《山东审判》2003,19(1):80-8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是立法和司法解释第一次明确了医疗侵权纠纷的举证责任倒置。 一、设定举证责任倒置的现实因素 (一) 信息不对称状态。这里的信息主要包括专业  相似文献   

15.
举证责任倒置作为举证责任分担的一项重要原则,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也规定了六种情况可以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负担举证。但是,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对举证责任倒置作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其适用受到很大限制,许多应该实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法制建设的重视,人们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逐步增强,同时人民法院主动查证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逾加暴露无遗。《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规定》)中第2条、第5条、第6条的规定,完善了当事人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加之第4条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设置,形成了当事人举证责任分配的立体体系,明确了提供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应由主张事实的当事人负担,同时,不再要求法院全面、客观地收集和调取证据,而是全面、客观地审…  相似文献   

17.
张冬青 《法治研究》2006,(12):70-70
一、《证据规定》中规定了医院的举证责任 2002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四条第(八)项明文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里明确了医院在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该规定对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处理有一定的进步性,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 下简称《证据规定》)已经通过,于2002年10月1日开 始实施。《证据规定》一共有80条,6个部分。分别对举证责任的分配和举证期限、提供证据的要求、调取和保全证据、证据的对质、辩认和核实、证据的审核认定等问题进行了规定。  相似文献   

19.
严格实行当事人举证责任制度,充分调动当事人举证的积极性,迫切需要建立当事人举证保障制度,以保障他们的调查取证权。一、我国当事人举证保障制度的现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了当事人有权收集、提供证据。既然当事人举证是其法定权利,当它受到侵犯或妨碍时,权利人应当获得某种形式的救济。但我国法律法规、“高法”司法解释以及全国人大的立法解释都未对当事人举证权利的行使提供必要的、具体明确的保障。(一)当事人举证保障的规范欠缺。最高法院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对当事人举证的终点期限作了较为具体详细的规…  相似文献   

20.
在任何诉讼中,证据都是决定官司输赢的关键。为了维护诉讼的公正,保护当事双方的合法权益,合理分配举证的风险,在医疗事故争议法律处理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上,既有"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规定、也有举证责任倒置的特殊规定。据此,医疗机构和患者均负有举证责任,但双方举证范围不同,举证责任有轻重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