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为与有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政府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后发式"变法之路。在中国市场经济法治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进行法治定位:要求政府对于市场主体的营利性竞争行为采取不干预的"无为"态度,尊重市场规律及市民社会的自治自律;同时要求政府应积极采取有为的姿态,构建健康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按照法律授权和法定程序执行市场监管法律以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从而保障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正当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2.
老子的"无为"政治哲学包含深刻的辩证法内涵,吸取其合理内涵,正确处理有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可为执政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认为执政党在执政的实践中,要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3.
行政立法与无为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而治”的思想如果经过适当地吸收和转换,完全可以作为现代行政管理和行政立法的精神营养。而现代治理中与“无为”精神相通的就是“有限政府”的理念。行政立法的“无为”精神要求行政立法不能越权立法,不能限制基本人权,对非基本人权的限制也必须有法律的授权并且程度适当,不能立自利之法、不公之法、无效益之法和违背自然生态规律之法。在行政立法中实现“无为”精神要求正确处理“无为”与“有为”的关系,要求健全的监督机制和民主化的立法程序。  相似文献   

4.
老子及整个道家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就是其著名的"无为"主义。老子崇尚自然,追求"道法自然"的状态,进而在社会政治方面推崇"无为"政治。但是"无为"的根本在于"善为",通过尚柔贵弱的方式达到"无不为"。这种"无为"政治针对政府的妄为提出,与现代文明提出的有限政府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5.
《中国卫生法制》2008,(6):29-3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整个社会始终处于深刻转型和快速发展之中,不仅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转型,而且逐步实现了政府管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型,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卫生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卫生法制初步形成和不断完善的三十年。卫生法制建设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在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对政府的要求以及政府将来走向的问题。作者指出,政府行为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府根本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一种新的、反映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政府体制。政府应从“有为政府”走向“相对无为”的政府,似释放经济主体的创造少,克服市场经济的自身弱点。为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政府应由非理性实现理性化,变统制型为服务型。法制化则是政府改革的依据和保障,是防止政府权力商品化、腐朽化的关键,也是政府实现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打黑三十年     
1979-200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风云激荡的三十年,也是黑社会犯罪从萌芽到滋长的三十年,更是各级政府对黑恶势力保持高压态势的三十年.  相似文献   

8.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在我国历经了30年的路程。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河南监狱工作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在河南监狱发展史上书写出浓重的一笔。三十年的河南监狱发展史,是一部三十年的艰苦创业史、光荣业绩史,也是一部解放思想史、改革开放史。  相似文献   

9.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历经三十余个年头,而中国公证事业的全面恢复和发展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经历了不同寻常的三十年.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我国已经实施了三十年。三十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和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经商,公民的"居住自由"开始与户籍迁移分离开来。另一方面,建国六十  相似文献   

11.
目次一、中国经济法学三十年发展历程回顾二、中国经济法学三十年发展的主要成就三、中国经济法学三十年发展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四、中国经济法学的展望五、进一步提升经济法学解决重大社会实践问题的作用结语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法学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法学立足中国现实,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在众多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努力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免费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社会福利和救济面扩大、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意识得到增强。然而,在城市化速度加快,城乡一体化战略全面实施的当下,政府公共服务仍表现出不足。本文将深入探讨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宛利 《法制与社会》2010,(3):153-15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文化建设显现出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发展与变革。回顾和深入反思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对于促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和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宪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宪法学的发展历程、反思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总结,以期对这三十年中国宪法学的发展作出尽可能的客观评价;并通过反思,尽可能全面地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利于中国宪法学在今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汉初高祖至景帝时期朝廷治国思想并非黄老之学,而是以儒家学说为主.理由如下:刘邦在即帝位之后,由轻儒转为重儒,以太牢祀孔子为具有重大象征意义之举;惠帝之无为,是由于无法有为,他思想上倾向儒家,对曹参之无为有不满表示;吕后行事完全不合于黄老,"制政不出房闼"乃是太史公微言讥刺;文帝好道家之学主要表现为立身处世的谦卑态度,而其治国的主要思想是儒家学说;景帝在窦太后的威压下不能进用儒生,但也未服膺黄老,"独尊儒术"实际胎育于景帝之时.汉初朝廷真正服膺黄老者只有二人:一为曹参,但他仅担任了三年汉廷相国;二为窦太后,她崇奉黄老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力,而非治国.  相似文献   

16.
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行政法治建设,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风雨征程,三十年的不息奋斗,绘就了榆阳30年的辉煌画卷。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榆阳区生产力不断地解放,改革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城镇化和城市规划都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受到不同时期国家发展方针的直接影响。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城镇化没有进入政府城市发展决策的视野,是一个纯粹自发的过程,城市规划也局限于为城市空间布局的技术工具性功能,两者联系不紧密,并且法制程度低。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得到了深化发展,城市规划功能受到重新认识,城市规划开始将城镇化纳入视野标志着城镇化进入了自觉的阶段,城市规划也因此逐渐具备了现代城市规划的特质。  相似文献   

19.
杜充  周毅 《行政与法》2008,(3):23-25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成功申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如何通过政府采购这一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杠杆以实现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的发展将是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政府绿色采购发展状况的分析,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探讨推进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发展的途径。以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三十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举措。2008年9月18日,广东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法学会和南方日报社在广州共同举办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与法治建设”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小川同志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