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时代风采》2009,(19):22-23
时代的性质往往定了偶像的性质。建国后的30年,从战斗英雄、生产标兵到雷锋,公众偶像的选择一直为意识形态所凌驾,偶像的塑造代表了有关部门的意志力。  相似文献   

2.
官员恨他,农民恨他,房地产开发商恨他。采矿者恨他,挖石取土者恨他,渣土车司机恨他。搞汽车修理的人恨他,开饭馆的人恨他,土杂商店经营者恨他……在与滇池有关的利益链上。他的“敌人”几乎举目皆是。这个被众人仇惯的63岁老农。入选“2005年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2007年被授予“昆明好人”的称号。成为“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今年初。他被选入在美国播出的国家形象片,成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3.
《工友》2006,(10):17-17
说起施洋,人们总把他和“大律师”联系在一起。但施洋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律师,他是武汉工人运动的伟大先驱者。他以律师为职业,为了维护工人阶级权益,经常将敌人驳得瞠目结舌、无言以对。他领导了声势浩大的“二七”大罢工,最后面对敌人的屠刀,坚贞不屈,壮烈牺牲。1889年6月13日,施洋出生在湖北竹山县杨家湖桂树村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贫穷成为他童年成长忠实的伴侣。他在贫穷之中不仅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更在心灵深处立下了发愤读书以拯救穷人的远大志向。  相似文献   

4.
郑云华 《时代风采》2014,(12):11-11
提起昆明发电公司的倪杰,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大家都异口同声,赞不绝口。领导表扬他吃苦耐劳,为企业赢得效益功不可没。职工夸他是个率真、耿直、身先士卒的拼命三郎。他方方正正的脸、中等个子,其貌不扬,每天身着一身满是油灰的工作服,穿梭在粉尘飞扬的煤场上。20年的历练,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力工人成长为劳动模范,到处都有他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5.
工友侃点     
《工友》2009,(6):55-55
人生最底层有一个好处,就是无论从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说他当年开过山、放过炮、打过炮眼、挖过煤,什么苦活、累活、险活都干过,长期处于人生的最底层。  相似文献   

6.
证明     
郭龙 《农村青年》2009,(8):55-55
刀八爷最近身体越来越差了。 刀八爷本不姓刀,只是本家族中排行老八,关于他的名字也另有说法: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在战场上一把鬼头大刀耍得神出鬼没呼呼生风,杀得敌人闻风丧胆,大家出于对他的尊敬于是就直呼刀八,一来二去就成了名字。  相似文献   

7.
耀忠  清明 《农村青年》2011,(6):32-34
被亲切称为“苏珊大叔”的音乐神马,在2011年的春天里,演绎了一唱成名的神奇故事。大家都为一个农民的音乐追求而感动。在山东电视台《我是大明星》选秀节目中,他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技惊四座。他身穿一件军大衣,戴着一顸旧线帽,虽貌不惊人,可唱功非凡,他那深沉浑厚的男中音,一如著名歌唱家杨洪基在演唱。他的歌声可以与著名歌唱家媲美?这位歌手就是普通农民朱之文。  相似文献   

8.
“胡大炮”     
这次回乡又见到老胡。老胡七十多岁了,嗓门儿依旧声若洪钟,只要他一开口说话,半个村子都能听到。在村里无论年长、年幼的见了他都叫老胡,他也从不介意,整日嘻嘻哈哈像个老顽童。老胡说话除了声高音亮之外,还喜欢有意无意地掺些“水分”,这是村里公认的。因此,大家也都叫他“胡大炮”。  相似文献   

9.
过日子总得花钱,但是不能瞎花。哪些地方该花,哪些地方不该花,要算笔细账。 于是,他就有了一个外号:“陈老细”,远近闻名。 他实际上叫陈文丰,是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川头镇头道沟村村委会主任,管着11个村民小组、367户、1512口人的“大日子”。不可思议的是,他从1980年开始当村长,居然一直当到现在,整整27年,在历次换届选举中都没有被“造掉”。什么原因? 不光他,还有支书任国库,当了32年村干部,“官龄”更长。同样,乡亲们自始至终都选他。为什么? 原因在于:他们两个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真心实意维护村民利益的人,从来不乱花集体一分钱。为此,大伙信任他们。 利用好国家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带领大家增收节支,勤俭建设新农村。有了这样的当家人,头道沟村民的日子能不红火吗?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唐朝爱国诗人杜甫,在他的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写下这样的著名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相似文献   

11.
办起三个合作社,不当老板当农夫 晒得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材,但都难以掩盖住这位“90后”的稚气,他是河北省献县十五级乡八章村的赵俊太、出生于1990年的他。穿衣新潮,喜欢上网、玩儿微信……24岁的他乐此不疲地忙活着一件事——包地种庄稼。  相似文献   

12.
《工友》2006,(5):25-25
丛飞,作为一名著名歌手,商业演出频繁,本应该生活富裕。但他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20日,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37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同志是我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和杰出的理论家。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刘少奇参与并领导了中国工人运动中的历次重大斗争和中国工会的主要活动,并且留下了许多的论述。如今,他的风范和论述都已成为我国工人运动宝贵的精神财富。值此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工会运动的杰出领导人──赖若愚赖若愚同志是山西五台县人。1910年1月1日出生。1928年考入北平工学院,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北京被敌人逮捕,在狱中表现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1932年出狱后...  相似文献   

15.
乡言 《农村青年》2006,(11):1-1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翻开历史图册,不难看出,红军长征的行军路线大部分都是一些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经济发展相当落后的偏远地区。这其中至少有两个理由:是在反革命势力的重重包围中,选择这些交通闭塞、反动势力控制相对薄弱的地区,更有利于突破敌人的封锁;二是这些落后地区的老百姓苦大仇深,更容易接受革命思想,支持或者参加红军。长征的胜利证明了红军路线选择的正确性。因此人们说,长征是一次“红色的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6.
纯金易拉罐     
他是个穷孩子,住在郊区的一个垃圾场附近。上三年级的时候,他在路上拣了一只易拉罐。这时,一个收破烂的正巧路过,他做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笔交易,这笔交易的纯利润是一角钱。从此,他发现满地被人弃置的东西都是金钱。从三年级到高三,他卖了8745公斤废纸,4762只易拉罐,3143只酒瓶,981公斤塑料包装袋。无论同学们如何嘲讽和挖苦,他都认为真正傻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见到易拉罐不拣的人。十年间,他没给家里要过一分钱,没有因拣破烂使学业受到丝毫的影响,相反,他因增加了阅历而使自己的成绩跑在了前列。1995年他顺利地考入广州的限…  相似文献   

17.
《时代风采》2009,(17):13-13
醉酒驾车并不是属于哪个阶层的原罪和专属哪个群体的罪恶标签,人人都可能醉酒,人人都可能开车,人人醉酒开车都会危及交通安全。醉酒驾车是醉酒者对公共规则和公共安全的侵犯,是醉驾者与公众的矛盾,而不是富人与穷人、民众与官员、强者与弱者的矛盾。公众的敌人是无视法律的醉酒驾车者,而不是官员或者富人——  相似文献   

18.
学习十五大报告问答问:怎样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反对腐败?答: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  相似文献   

19.
这个结果我们很满意 这是一封来自云南中航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9名职工的联名求助信,吴有显是9名职工之一,他在来信中反映,公司已经拖欠了他们4个月的工资了,连续8个月没有为他们缴纳社保。他有个同事在年前因工作事故住院,工伤、医保、职工互助医疗都不能报销。  相似文献   

20.
唐洪 《农村青年》2007,(10):13-15
邵建波是南京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曾经满腔热情地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每次到外地出差。他都要去福利院、敬老院捐款;跟别人谈生意时。他要对方先答应资助一个贫困学生。然后才肯继续谈下去;困难群众向他求助时,他首先要询问对方是不是有过诸如无偿献血等助人为乐的行为…… 几十年来。邵建波共捐款300余万元。其中捐给政府慈善机构100多万、助学391人、助残320人;他还资助2000多个下岗职工创业致富。为此。他被媒体称为“慈善狂人”。 让邵建波难以预料的是,他的事迹被媒体“曝光”以后。竟然招来一大批骗捐、索捐者,有人张口就要100万。2007年5月8日。十多个索捐者找他要钱不成。竟然一起跑到他的家中大吵大闹。导致他患病的母亲口吐鲜血。当场昏迷,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仍于5月23日撒手人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